前言:

在热播剧《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角色为赵敏的哥哥王保保,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真实的王保保却不像电视剧中那样窝囊,反而是个朱元璋一直想的,却得不到的男人。在现代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你那么牛咋不上天呢?”而在明代也有类似的流行语,即“尝拿西边王保保来耶!”意思说你那么厉害,怎么不去捉王保保?此外史料记载朱元璋与部下议事之时,曾问道当时天下谁为奇男子,有人提名常遇春,而朱元璋莞尔一笑说:“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意思说常遇春虽然也很强,但是已经被他收入麾下,但却不能得到王保保,此人才是奇男子。王保保到底是何方神圣?在朱元璋心里的评价比常遇春还要高,有什么资本能被一代雄主朱元璋如此高看?

横空出世的少年英雄

王保保从名字上来看,像一个中原人士,他也的确与中原有关系。王保保出生于河南沈丘,他的父亲是中原人,而母亲是蒙古人。王保保自幼被舅舅察罕帖木儿收养,后来元顺帝赐其名扩廓帖木儿,承认了他蒙古人的身份。王保保早年跟随舅舅南征北战,四处与“红巾军”作战,后来察罕帖木儿被叛逆王士诚、田丰刺杀,而后王保保在军中继承了养父的职位,这一年他还不到20岁。誓要替父报仇的王保保,率领大军围攻益都,刘福通从安丰支援,王保保早就料到刘福通的行动路线,在半路上布下伏兵阻击,后又挖地道攻入益都,活捉了王士诚与田丰,并挖掉了他们的心脏,告慰了养父的在天之灵。此战过后王保保的名字响彻蒙古,元廷开始对他重视起来,王保保也由此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王保保击败红巾军平定北方后,接着陷入了元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与养父的政敌们攻伐不休,连元顺帝都无法调停。因为元顺帝自身也是“泥菩萨过江”,与自己的儿子,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争夺朝廷权力,太子拉来王保保作为助力,而元顺帝也有一帮重臣的支持。身在大同的孛罗帖木儿,因为包庇御史大夫老的沙,被太子一派污蔑图谋不轨,要收回他的兵权。这孛罗帖木儿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带着大军进逼大都,元太子为了避祸,向东逃到了古北口,元顺帝也慌了神,将当初污蔑孛罗帖木儿的众官员,交由其自行处置,孛罗帖木儿这才罢兵回了大同。元太子回到大都后面子上挂不住,令王保保率兵攻打害他丢人的孛罗帖木儿,后者听闻消息后,绑了元太子的母亲为质,诱骗元太子陷入圈套。

看清形势不站队割据一方

可元太子识破了这个计谋,挥师逼进大都,孛罗帖木儿最终兵败被杀。这场内斗结束后,王保保因为保护元太子有功,被晋升为中书左宰相、知枢密院事。随后元太子欲自立为帝,其母还密令王保保带兵保护元太子入京,逼迫元顺帝就范,而王保保对此坚决反对,只带了几个亲兵入了城。王保保因此彻底得罪了元太子,连元顺帝也担忧王保保兵权太重,封他为河南王,外出统兵负责镇压农民义军。远离京师的王保保,因为资历不够镇不住地方将领,所以这个河南王,指挥不动任何地方将领。王保保在1366年兴兵南征,而一些将领不听调遣,气得王保保率军与这些将领,打了近一年的仗。朱元璋趁此良机,吞并了各路农民义军,积蓄实力欲与元朝争夺天下。

同元顺帝的决裂与合作

王保保一意孤行,失去了元顺帝的信任,被革除了权力,还被元顺帝与地方将领合力讨伐,王保保大怒占领了太原城,正式与元顺帝不死不休。闷头发展实力的朱元璋,见元朝窝里斗心中喜不自胜,一路攻下了山东、汴京等地。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元璋听闻王保保被元顺帝围困之时,表示愿意助其脱困,而王保保直接杀了朱元璋的使者,告诉朱元璋等到自己腾出手,一定要好好收拾他。

尽管如此朱元璋还是一心想与王保保结交,派人替王保保守护其养父的坟墓。等到朱元璋一路高歌猛进,威胁元朝根基之时,元顺帝赶紧与王保保议和,恢复他的官职,协调各路人马共同讨伐贼逆。不过这还是太晚了,仅一个月后徐达与常遇春的大军,就逼到了大都城下,王保保勤王救驾都来不及。最终大都被攻陷,元顺帝仓皇北逃。王保保则带军北上,在西北地区成为明军的心腹大患。

大都失陷后元顺帝心有不甘,命王保保攻打雁门关,徐达在王保保带兵外出之时,突袭了太原城,王保保急忙回援。此战中王保保的部下暗中投了明军,差点被徐达活捉,一个人骑马逃到了大同。1370年徐达再次西征王保保,双方战于甘肃定西,王保保接连战败逃到了漠北。至此陕西、甘肃都被明军占领,王保保再也没有机会踏上中原的土地。此战明军还俘虏了王保保的家眷,朱元璋还是想收服王保保,将他的妹妹收为儿媳妇,并7次派人与王保保通好,而王保保对此不加理会,还杀掉或者卸掉了使者的胳膊。

朱元璋见王保保如此不识抬举,对身边人说王保保若是来降,定不失王侯之位,还能造就一段君臣佳话,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王保保为何铁了心,要跟随即将覆灭的元朝呢?朱元璋一边感叹王保保的忠心,也一边对他的忠心十分不理解。元顺帝逝世后,元太子继位是为元昭宗,他对王保保冰释前嫌,将国事全权委于王保保,这位大将独自扛上了撑起北元天下的重任。然而此时的蒙古军事力量,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在与明军作战的过程中,节节败退到了哈拉和林一带。

一代传奇终将陨落

1372年徐达带领李文忠、冯胜,分三路扑向哈拉和林,誓要铲除北元余孽。北元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对明军做出了激烈反抗。徐达率领的中路大军,亲自与王保保“对线”,蓝玉击败了王保保的先头部队后一路追击,最终陷入了王保保的包围圈,接着王保保与北元大将贺宗哲,合并攻击徐达主力,结果明军大败死伤万余人。此战过后明军再也不敢深入草原作战,王保保的威名,也在明军中愈发响亮。北元也在此时得到喘息,与明军在边境线,呈拉锯式对峙。不过当年的哈拉和林之战,也是王保保最后的辉煌时刻,在公元1375年,一代名将、北元的顶梁柱王保保,病逝于哈拉那海,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直到王保保身死,朱元璋也未得到,这位心念念的大将。北元也因此元气大伤,在很久的时间内,蒙古军队都无力再向中原进军。

纵观王保保的传奇一生,可算对得起“奇男子”的称谓。他是个横空出世的少年英雄,跟随养父镇压农民义军,在养父被杀后,以20岁的年龄成为一方统帅,并亲率大军手刃了杀父仇人,节制山东河南地区,成为元朝的重臣。这个经历和项羽、刘秀这些英雄豪杰十分相似,也为后世的曾国藩做出了榜样。到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豪杰互相征伐,元朝内部太子与元顺帝暗自较劲,各地军阀争夺地盘之时,王保保看清形势不轻易站队,而是选择拥兵一方,发展自身实力,默默成为北方最为强劲的军阀。期间还不顾国家大局安危,与其他军阀打得不可开交,这彰显了他乱世奸雄的野心。到了北元后期,他更是成为了力扶大厦将倾的肱股之臣,在朱元璋攻破元大都之时,与元太子摒弃前嫌,拼死护住了北元的最后命脉,仿古又有千古名臣的模范形象。

这个力挽元朝狂澜的英雄,更是明军的头号劲敌。像汤和、李文忠、蓝玉这些明朝名将,都曾被王保保击败。相比同时期的元朝大将,王保保这份战绩,算是“蝎子拉屎独一份”,明军在与元朝的战争中,吃到的败仗,大部分都是与王保保有关。以至于除了徐达,没有人敢与王保保正面“对线”,朱元璋每次北伐,都是顶着朝堂上的反对声音进行。不过这倒不是说王保保无人能敌,起码徐达就不虚王保保,在太原差点就将其活捉,不过王保保也是不认输,在哈拉和林用计诱敌深入,大败徐达算是找回了颜面。

作为一代名将,王保保没有在徐达面前丧失信心,不管吃了多少败仗,从不气馁也不认输,在北元退无可退到了生死存亡之际,用沉稳与无畏的心态,背水一战成功击败来犯的明军,从这点上来看,他确实不辱英雄的美名。他的威名远播中原,连民间都用他的事迹作为流行语。朱元璋也与王保保“相爱相杀”,一直想收王保保于大明麾下,但无论是写信还是派遣使者,招纳王保保归降,王保保都对朱元璋的诚意毫不所动,朱元璋也未动怒,反而越来越重视王保保。甚至还自降身份,祭奠了元朝死敌,王保保养父的坟墓,并将王保保的女儿,嫁给了自己儿子秦王,做了王妃,但这些怀柔手段依然感动不了“钢铁直男”王保保。

尾声

明朝开国前后端,都将王保保视为心腹大患,认为王保保十分狡猾,有他的存在大明王朝就会不得安生,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三路北征行动。有史料记载说朱元璋,生平有三大憾事:没有得到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没有得知元太子的消息,与没有活捉王保保。可见王保保在朱元璋心中的超然地位。要论在军事上的能力,朱元璋在历史帝王中,“妥妥”地能排进前五,他一生最难打,与敬畏的对手,无非有两个人,即陈友谅与王保保了,而朱元璋要为中原帝王,就必须“血战鄱阳湖”,除掉陈友谅,而王保保却是朱元璋一直想得到的人,不过最后也未能得到,伟大的人物总是互相成全,而正是这个遗憾才造就了朱元璋,与王保保的伟大。王保保若是轻易归降明朝,他就不是那个真汉子了,恐怕也不会得到朱元璋“奇男子”的称谓。

【参考资料:《扩廓帖木儿传》,《天下“奇男子”王保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