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熱播劇《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個角色爲趙敏的哥哥王保保,這個人物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真實的王保保卻不像電視劇中那樣窩囊,反而是個朱元璋一直想的,卻得不到的男人。在現代網絡上流行一句話“你那麼牛咋不上天呢?”而在明代也有類似的流行語,即“嘗拿西邊王保保來耶!”意思說你那麼厲害,怎麼不去捉王保保?此外史料記載朱元璋與部下議事之時,曾問道當時天下誰爲奇男子,有人提名常遇春,而朱元璋莞爾一笑說:“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意思說常遇春雖然也很強,但是已經被他收入麾下,但卻不能得到王保保,此人才是奇男子。王保保到底是何方神聖?在朱元璋心裏的評價比常遇春還要高,有什麼資本能被一代雄主朱元璋如此高看?

橫空出世的少年英雄

王保保從名字上來看,像一箇中原人士,他也的確與中原有關係。王保保出生於河南沈丘,他的父親是中原人,而母親是蒙古人。王保保自幼被舅舅察罕帖木兒收養,後來元順帝賜其名擴廓帖木兒,承認了他蒙古人的身份。王保保早年跟隨舅舅南征北戰,四處與“紅巾軍”作戰,後來察罕帖木兒被叛逆王士誠、田豐刺殺,而後王保保在軍中繼承了養父的職位,這一年他還不到20歲。誓要替父報仇的王保保,率領大軍圍攻益都,劉福通從安豐支援,王保保早就料到劉福通的行動路線,在半路上佈下伏兵阻擊,後又挖地道攻入益都,活捉了王士誠與田豐,並挖掉了他們的心臟,告慰了養父的在天之靈。此戰過後王保保的名字響徹蒙古,元廷開始對他重視起來,王保保也由此開啓了自己的傳奇一生。

王保保擊敗紅巾軍平定北方後,接着陷入了元廷內部的權力鬥爭中,與養父的政敵們攻伐不休,連元順帝都無法調停。因爲元順帝自身也是“泥菩薩過江”,與自己的兒子,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爭奪朝廷權力,太子拉來王保保作爲助力,而元順帝也有一幫重臣的支持。身在大同的孛羅帖木兒,因爲包庇御史大夫老的沙,被太子一派污衊圖謀不軌,要收回他的兵權。這孛羅帖木兒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帶着大軍進逼大都,元太子爲了避禍,向東逃到了古北口,元順帝也慌了神,將當初污衊孛羅帖木兒的衆官員,交由其自行處置,孛羅帖木兒這才罷兵回了大同。元太子回到大都後面子上掛不住,令王保保率兵攻打害他丟人的孛羅帖木兒,後者聽聞消息後,綁了元太子的母親爲質,誘騙元太子陷入圈套。

看清形勢不站隊割據一方

可元太子識破了這個計謀,揮師逼進大都,孛羅帖木兒最終兵敗被殺。這場內鬥結束後,王保保因爲保護元太子有功,被晉升爲中書左宰相、知樞密院事。隨後元太子欲自立爲帝,其母還密令王保保帶兵保護元太子入京,逼迫元順帝就範,而王保保對此堅決反對,只帶了幾個親兵入了城。王保保因此徹底得罪了元太子,連元順帝也擔憂王保保兵權太重,封他爲河南王,外出統兵負責鎮壓農民義軍。遠離京師的王保保,因爲資歷不夠鎮不住地方將領,所以這個河南王,指揮不動任何地方將領。王保保在1366年興兵南征,而一些將領不聽調遣,氣得王保保率軍與這些將領,打了近一年的仗。朱元璋趁此良機,吞併了各路農民義軍,積蓄實力欲與元朝爭奪天下。

同元順帝的決裂與合作

王保保一意孤行,失去了元順帝的信任,被革除了權力,還被元順帝與地方將領合力討伐,王保保大怒佔領了太原城,正式與元順帝不死不休。悶頭髮展實力的朱元璋,見元朝窩裏鬥心中喜不自勝,一路攻下了山東、汴京等地。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元璋聽聞王保保被元順帝圍困之時,表示願意助其脫困,而王保保直接殺了朱元璋的使者,告訴朱元璋等到自己騰出手,一定要好好收拾他。

儘管如此朱元璋還是一心想與王保保結交,派人替王保保守護其養父的墳墓。等到朱元璋一路高歌猛進,威脅元朝根基之時,元順帝趕緊與王保保議和,恢復他的官職,協調各路人馬共同討伐賊逆。不過這還是太晚了,僅一個月後徐達與常遇春的大軍,就逼到了大都城下,王保保勤王救駕都來不及。最終大都被攻陷,元順帝倉皇北逃。王保保則帶軍北上,在西北地區成爲明軍的心腹大患。

大都失陷後元順帝心有不甘,命王保保攻打雁門關,徐達在王保保帶兵外出之時,突襲了太原城,王保保急忙回援。此戰中王保保的部下暗中投了明軍,差點被徐達活捉,一個人騎馬逃到了大同。1370年徐達再次西征王保保,雙方戰於甘肅定西,王保保接連戰敗逃到了漠北。至此陝西、甘肅都被明軍佔領,王保保再也沒有機會踏上中原的土地。此戰明軍還俘虜了王保保的家眷,朱元璋還是想收服王保保,將他的妹妹收爲兒媳婦,並7次派人與王保保通好,而王保保對此不加理會,還殺掉或者卸掉了使者的胳膊。

朱元璋見王保保如此不識抬舉,對身邊人說王保保若是來降,定不失王侯之位,還能造就一段君臣佳話,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王保保爲何鐵了心,要跟隨即將覆滅的元朝呢?朱元璋一邊感嘆王保保的忠心,也一邊對他的忠心十分不理解。元順帝逝世後,元太子繼位是爲元昭宗,他對王保保冰釋前嫌,將國事全權委於王保保,這位大將獨自扛上了撐起北元天下的重任。然而此時的蒙古軍事力量,已經不復當年之勇,在與明軍作戰的過程中,節節敗退到了哈拉和林一帶。

一代傳奇終將隕落

1372年徐達帶領李文忠、馮勝,分三路撲向哈拉和林,誓要剷除北元餘孽。北元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對明軍做出了激烈反抗。徐達率領的中路大軍,親自與王保保“對線”,藍玉擊敗了王保保的先頭部隊後一路追擊,最終陷入了王保保的包圍圈,接着王保保與北元大將賀宗哲,合併攻擊徐達主力,結果明軍大敗死傷萬餘人。此戰過後明軍再也不敢深入草原作戰,王保保的威名,也在明軍中愈發響亮。北元也在此時得到喘息,與明軍在邊境線,呈拉鋸式對峙。不過當年的哈拉和林之戰,也是王保保最後的輝煌時刻,在公元1375年,一代名將、北元的頂樑柱王保保,病逝於哈拉那海,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直到王保保身死,朱元璋也未得到,這位心念唸的大將。北元也因此元氣大傷,在很久的時間內,蒙古軍隊都無力再向中原進軍。

縱觀王保保的傳奇一生,可算對得起“奇男子”的稱謂。他是個橫空出世的少年英雄,跟隨養父鎮壓農民義軍,在養父被殺後,以20歲的年齡成爲一方統帥,並親率大軍手刃了殺父仇人,節制山東河南地區,成爲元朝的重臣。這個經歷和項羽、劉秀這些英雄豪傑十分相似,也爲後世的曾國藩做出了榜樣。到了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豪傑互相征伐,元朝內部太子與元順帝暗自較勁,各地軍閥爭奪地盤之時,王保保看清形勢不輕易站隊,而是選擇擁兵一方,發展自身實力,默默成爲北方最爲強勁的軍閥。期間還不顧國家大局安危,與其他軍閥打得不可開交,這彰顯了他亂世奸雄的野心。到了北元后期,他更是成爲了力扶大廈將傾的肱股之臣,在朱元璋攻破元大都之時,與元太子摒棄前嫌,拼死護住了北元的最後命脈,仿古又有千古名臣的模範形象。

這個力挽元朝狂瀾的英雄,更是明軍的頭號勁敵。像湯和、李文忠、藍玉這些明朝名將,都曾被王保保擊敗。相比同時期的元朝大將,王保保這份戰績,算是“蠍子拉屎獨一份”,明軍在與元朝的戰爭中,喫到的敗仗,大部分都是與王保保有關。以至於除了徐達,沒有人敢與王保保正面“對線”,朱元璋每次北伐,都是頂着朝堂上的反對聲音進行。不過這倒不是說王保保無人能敵,起碼徐達就不虛王保保,在太原差點就將其活捉,不過王保保也是不認輸,在哈拉和林用計誘敵深入,大敗徐達算是找回了顏面。

作爲一代名將,王保保沒有在徐達面前喪失信心,不管喫了多少敗仗,從不氣餒也不認輸,在北元退無可退到了生死存亡之際,用沉穩與無畏的心態,背水一戰成功擊敗來犯的明軍,從這點上來看,他確實不辱英雄的美名。他的威名遠播中原,連民間都用他的事蹟作爲流行語。朱元璋也與王保保“相愛相殺”,一直想收王保保於大明麾下,但無論是寫信還是派遣使者,招納王保保歸降,王保保都對朱元璋的誠意毫不所動,朱元璋也未動怒,反而越來越重視王保保。甚至還自降身份,祭奠了元朝死敵,王保保養父的墳墓,並將王保保的女兒,嫁給了自己兒子秦王,做了王妃,但這些懷柔手段依然感動不了“鋼鐵直男”王保保。

尾聲

明朝開國前後端,都將王保保視爲心腹大患,認爲王保保十分狡猾,有他的存在大明王朝就會不得安生,所以纔有了後來的三路北征行動。有史料記載說朱元璋,生平有三大憾事:沒有得到傳說中的“傳國玉璽”、沒有得知元太子的消息,與沒有活捉王保保。可見王保保在朱元璋心中的超然地位。要論在軍事上的能力,朱元璋在歷史帝王中,“妥妥”地能排進前五,他一生最難打,與敬畏的對手,無非有兩個人,即陳友諒與王保保了,而朱元璋要爲中原帝王,就必須“血戰鄱陽湖”,除掉陳友諒,而王保保卻是朱元璋一直想得到的人,不過最後也未能得到,偉大的人物總是互相成全,而正是這個遺憾才造就了朱元璋,與王保保的偉大。王保保若是輕易歸降明朝,他就不是那個真漢子了,恐怕也不會得到朱元璋“奇男子”的稱謂。

【參考資料:《擴廓帖木兒傳》,《天下“奇男子”王保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