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是朱元璋的二姐曹国长公主朱佛女的儿子。在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去世,随着父亲李贞辗转多地,投奔朱元璋,几次都差点亡命途中,两年后终于跟舅舅朱元璋团聚。从此,李文忠改姓朱,叫朱文忠,跟朱元从甥舅关系变为养父子关系。后来又复姓李。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李文忠排名第三。他十四岁跟随朱元璋,十九岁上阵杀敌,四十五岁去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武将,一生更是战功赫赫。

池州之战是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战中的一战,重要性不亚于赤壁之战对于孙刘。陈友谅攻打池州,守城的常遇春,徐达决定将计就计,来个里外夹击,外设伏兵,内以羸弱之兵守城。而李文忠参与的第一场战役,便是率领朱元璋的亲卫增援池州。最终的结果是击溃敌军,攻下了四个县,占领了建德、诸暨,且招降了王溥。

由于元末农民起义频繁爆发,为了镇压各地的起义军,元朝从苗疆募集了一支军队,最终在投降了朱元璋,但是这股势力并不稳定,而且这支军队彪悍强劲,个个视死如归。公元1362年2月镇守金华的苗军大将蒋英、刘震、李福和驻守处州的苗军大将李佑之发动一场叛乱。李文忠奉命前往退敌,稳定金华,安抚部众,夺取处州,守住诸全、义乌、诸暨,大败张士诚部。

1365年,张士诚又派20万大军攻打新城,朱元璋派李文忠救援。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战役,李文忠为鼓舞士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此战消灭敌军精锐骑兵无数,斩首敌人数万之众,俘获将领六百,其士兵,粮草,兵器皆被占。

1366年,朱元璋讨伐张士诚,李文忠奉命牵制敌军。他招降余杭守将,并以礼相待,且治军严明。据史料记载,李文忠军中的一名士兵借用了老百姓的锅具,被李文忠下令斩首示众,大军进城时更是严令军队“ 擅入民居者死”。

战功方面,征讨北元,李文忠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1369年.李文忠随常遇春征讨北元,跟随常遇春一起逼元帝退位,常遇春病故后,由李文忠接管部队。在于元军作战的过程中,李文忠降服了兴和将领,虏获元帝之子元昭宗的后宫、将臣等人,又获得珠宝无数,降服敌军五万余人。也因为此战获得的巨大胜利,朱元璋亲自到城门迎接李文忠,并升他为曹国公,且享有世袭权。

而李文忠在战场上的唯一一次没有被封赏的战役,也没有失败,而是打了个平手。

所以,作为一位武将来说,李文忠一生没有败仗,他骁勇善战,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事实上,李文忠的厉害之处不止表现在军事方面,李文忠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却生性耿直,为人低调。

明初的胡惟庸一案牵连甚多,朝中人心惶惶,皆唯恐避之不及。李文忠认为大肆诛杀功臣,会给明朝的政权带来隐患,不顾朱元璋龙颜大怒,多次进言。李文忠的行为惹怒了朱元璋,朱元璋下令将其斩首,要不是马皇后求情,李文忠早成了朱元璋的刀下冤魂。因此,李文忠被朱元璋革职,赋闲在家。

1384年,李文忠病逝,朱元璋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

然而关于他的死亡,正史却有不同的原因:

其一,病死的。

其二:朱元璋怀疑是被华中下毒致死。遂将华中降职,流放家属,妻儿处死。

其三:朱元璋害死的。因为朱元璋去探病之前,李文忠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是在朱元璋探病三天后却骤然去世。原因是朱元璋担心李文忠威胁自己子孙的地位。

但是具体什么死因,至今没有定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