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据报道,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我国首部抗美援朝故事片《上甘岭》获得“新生”,经过4K精致修复后再现银幕,近期已在南京、北京进行了专场放映,未来还将在还将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专场放映。

网友纷纷在网上表达了希望尽快看到这部影片的呼声!

希望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专场放映,而是尽快到院线去排片公映,一定能够再次掀起观影热潮,甚至拿下几十亿的票房也不在话下。很多家长也在网上表示要带着孩子们去看这部真正的抗美援朝经典电影!

图片:彩色修复后的《上甘岭》,如果到院线上映,你愿意付这张电影票吗?

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得“上甘岭”成为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也从此成为了人民军队乃至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高地。

1956年上映的黑白故事片《上甘岭》就是以此次战役为背景,以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为基础上拍摄的,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

影片一经上映即引起轰动,这是我国第一部抗美援朝电影,而影片中的插曲《我的祖国》成为了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永远流传的经典!

经典永远是经典!

过去拍摄电影和现在的商业电影有着很大的差别,在电影《上甘岭》中,你看不到找片空地,搭个战壕,放几门炮的事情。整部影片是正儿八经重回朝鲜战场上拍摄的,拍摄的剧组中80%是真正的军人,不少人是打过仗杀过敌的,为了追求真实,剧组还专门到上甘岭前线去体验生活!

而能够实现这一切,也因为拍摄《上甘岭》对于当时来说是一件光荣的任务。

为了体现这一打出中国军威的战役,是毛主席亲自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我国这第一部描写志愿军抗美援朝战斗生活的故事片。

图片:上甘岭坑道中的战士们。

2002年,《辽沈晚报》曾经采访过当年还健在的白英宽和刘学尧两位老艺术家。

白老给记者讲述的当年拍戏的一些幕后故事。

因为上甘岭战役和最近上映的电影《金刚川》反映的战斗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因此当年要把战役的宏大场景、和战争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用短短的一部影片反映出来,难度是可想而知。

接到拍摄任务后,1956年4月,全部剧组就赶到了朝鲜的上甘岭战场体验生活。演职员们换上志愿军军装,以边界巡逻队的身份,踏上了当年上甘岭战役的战场。

虽然已经战争结束,但是在上甘岭上,每个人都切身地感受到了当年战役的惨烈和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当时剧组眼中的上甘岭,整座山头已成了一方焦土,非常突兀。地上的子弹皮、弹片足有没脚面深,到处可见打满弹孔的军用水壶和钢盔。在方圆几里内没有树木,连根野菜都很难找到。

正是有了这些在战场旧地的真实体验,才有了后来在《上甘岭》影片中的表演。

图片:进攻上甘岭的美军。

图片:守住上甘岭的英雄们!

当时,白英宽老人回忆:

“整个《上甘岭》剧组的100多人中80%以上是军人。因为有过军旅生涯,又与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战士们经历过相同年代,所以,演员们入戏都比较快。”

白老自己也是刚刚从部队转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刚脱下军装又穿上了志愿军的军服。

为了拍摄影片,服装师为每个演员准备了8套拍戏用的志愿军军装。其中有整洁一新的、有与敌人肉搏时撕得支离破碎的、有被炮火烧焦的……

为了准备服装道具,服装师专门到参加过战斗的部队去搜集原始资料,然后按照每个演员的不同尺寸赶制一批当年志愿军军装,在军事顾问的指导下把军装加工成各种样子。这就是当年拍电影的敬业程度!

图片:战后的上甘岭,在剧组演职人员看来,仍然和战场一模一样。

由于上甘岭离板门店太近,当时局势还不稳,因此最后选择了一处与上甘岭地形类似的山岭进行拍摄。

在拍几场缺水戏的时候,为让影片收到再现当年战场的真实效果,剧组把一种化学试剂涂到演员的嘴唇上一分钟后嘴唇马上开始干枯起来,颜色呈苍白色。肉眼看上去与多少天没喝水的状况相差无几。

但那种液体一抹上,唇部感觉干枯、而且痛感,戏一拍完人们必须马上去洗脸。因此,此后的一段时间大家都养成了频繁洗脸的习惯。

图片:《上甘岭》中缺水的镜头。

拍摄的时间是初春,因为刚刚打过仗的朝鲜资源匮乏,剧组一日三餐,除了罐头以外很少有粮食和青菜吃,很多人营养不良。但是他们仍然继续战斗,继续拍摄。

晚上,演员和剧组人员都就地支起简易帐篷,在地上铺上草垫席地而睡。晚间温度很低,山岭的山风吹得帐篷呼呼作响,几个人只有挤在一起才能睡着,蛇和老鼠也非常多,就和当年打坑道战斗的志愿军战士一样,生活艰难不亚于战争年代。

图片:《上甘岭》中很多镜头都是在坑道中拍摄的。

为了真实再现当年的激战场面,志愿军动用了两个营的战士,仿照上甘岭的地形进行土工作业,挖掘阵地工事,筑坑道口,和当年打仗的时候一模一样,这才有了几乎和上甘岭完全相同的坑道工事。

而阵地树木上的弹痕、枝杆的光秃,坑道口石块变成碎石,服装烧毁磨烂的痕迹,化妆注意战斗的血痕等等,都是当年剧组和军事顾问非常重视的细节。

而在拍坑道内景的过程中,美术设计采用艺术真实的手法,相对加大坑道的高度,采用框架分解式结构,以人、坑道柱子、弹药箱造成层次感,解决了拍摄中的照明问题。

同时,《上甘岭》电影中还出现了很多敌人,虽然大多数都是战士扮演的群众演员,但是各个人的造型都不一样,当时敌人方面面部化妆、面部造型的就有500多人。

正是有了剧组演职人员的追求真实和精益求精,正是有了我志愿军的全力支持,电影《上甘岭》才成为了现在也不能复制的经典之作!

图片:希望能够在电影院看到重新修复的《上甘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