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麥可可

編輯| 吳懟懟

「對不起,我咕了。。。」

「這周更,絕對不咕。。。」

視頻創作者們總是在「立FLAG」與「打臉」之間反覆。一邊是年輕人對視頻內容的嗷嗷待哺,一邊是頭禿生產者的激情創作。在整個內容行業從圖文向視頻的遷徙浪潮裏,已經有年頭、有話語權的傳統圖文創作者常常會被視頻製作的門檻勸退,又往往摸不到年輕人的喜好脈搏,偶爾試水效果也不佳,這一拉一扯裏,棄視頻者是多數。

工具對於內容生產的適配性和效能度就在於此。這些年剪映、快影等輕量剪輯軟件的出現,在內容生產的前端,直接養肥了內容池裏的魚羣。

魚羣一旦溯流而上,內容平臺也能順勢乘風而起。圈地跑馬幾年過後,視頻江山格局初現。快抖B站三國鼎立,其餘諸國暗自發力。行業風口裏,誰搭上最優的Tool,就睥睨更遼闊的市場,把戰程直線縮短。

只是苦了傳統的優質圖文創作者們,前有禿頭寫作,後要激情創作,再加上苦逼剪輯趕鴨子上架,把握年輕世代的脈搏,全靠一時玄妙。

01

快抖B站三國殺,剪輯成爲新戰場

行業目前的格局不再贅述,快抖B站三國殺已成氣候。倒是微信、知乎最近也在抓緊搶灘,有幾分變數現在還不好說。

大廠們都忙着佈局視頻,連微信這種生態完善的也在下場。坦白而言,微信的閉環和邏輯已經走得夠順暢,本身也夠重,所以視頻號搭載其問世時,評論直接向兩極化發展。

對視頻內容的重視,自然溯源到內容生產的前端,佈局剪輯工具是最快的方法。

以目前內容創作者對視頻工具的使用偏好和掌握程度來看,操作簡便、易上手的剪輯工具的確能成爲強NPC。所以騰訊推出了秒簡,B站上線了必剪,快抖的剪映和快影起步得早,量已經在那裏了。

起步早的平臺籌謀也早,總有些用慣了某款剪輯工具的用戶,自然而然地就紮根在原平臺。剪映和快影都有「一鍵發佈到」快抖平臺的功能,這是產品細節上隱藏的留人之道。

如果起步稍晚,那後期多線程佈局也不遲。B站內部催生了必剪,又投資了不咕剪輯。

細細究來,Versa旗下的「不咕剪輯」,乍一看多少有B站的影子。“不咕”的名字就是來源於B站的一個梗。“咕”是鴿子的叫聲,B站用戶們常用“放鴿子”或者“咕咕咕”的擬聲詞來調侃催更UP主。「不咕剪輯」還內設了一鍵三連、彈幕貼紙等Z世代特色素材庫。

此外,「不咕剪輯」創作的視頻可以一鍵發佈至B站,這是實在的便捷導流,操作成本也低。對比之下,「秒簡」現在還不能一鍵發佈到視頻號,這裏一脫節,之後起量上多少有點困難。

02

平臺、工具的雙向反哺

說到產品的留人,一方面是原本純視頻剪輯工具的用戶,轉化爲工具背後平臺的內容創作者,在視頻平臺和社區承擔內容供給的角色;另一方面,是原本平臺或社區裏的內容創作者,因爲兼容性、適配性和可操作性,更容易選擇平臺自身發佈的剪輯工具。

舉個例子。

剪映和快影裏面都有個「剪同款」的功能(說法不同但功能一樣)。花字、貼圖、特效的效果都給你做好了,你只要導入圖片或者視頻片段就行。操作上已經簡化到極致了。

但這裏很有意思。網絡世界最容易颳風,模仿就是一場行爲藝術。這種模板化的操作,在短時間內以極低成本迅速複製「病毒般」的走紅內容,帶動社區內更多用戶的創作慾望,社區濃度和調性的滲透、統一就內化在此。

這就是所謂的視頻內容平臺和剪輯工具的雙向反哺,簡單的工具豐富前端內容供給,擴大內容池,池子裏的魚羣又反過來影響了池水的流向,和整個池塘的生態系統。

背靠平臺的剪輯工具自然有流量等資源輸血,只要快抖常青,剪映和快影,日後盤踞視頻剪輯的頭部圈層也在意料之中。但市場並不是沒有裂縫。

2018年左右,一款以色彩審美、橫屏風格爲主的視頻工具VUE走紅。敘事化的視頻風格主打個人故事講述,隨即切入社交領域,也算是獨領風騷。

今年,一款名爲FlexClip的視頻工具問世,既支持B端企業品牌需求,也支持C端求婚等生活記錄,並將視頻生成速度提高到原來的5倍。

而此前提到的通過識別視頻內容進行分軌的移動剪輯工具「不咕剪輯」,是通過AI摳像+分層、多軌編輯功能,讓你1秒get影流之主分身效果,5秒獲得比伯5毛夏季彩虹MV特效,B站UP主倒是用得挺有意思。

視角姬是個在B站有200多萬粉絲的博主,他用「不咕剪輯」製作了一期「在水下給美少女拍大升格」的視頻,裏面有很多衝擊力Max的特效,以及烘托氛圍的BGM視頻。

看完視角姬的視頻,你馬上就能get爲何年輕人聚集的B站對「不咕剪輯」如此友好,像視角姬說的那樣,不咕剪輯在手機就能處理素材,方便快捷,「爲了玩梗、笑點密集,平時素材後期工作量還是比較大的」,這是軟件裏誇張的表情包儲備就派上了用場(裸眼3D的效果也能隨手get)。

可想而知,當剪輯工具明確自身的差異化定位和設計時,在視頻格局初定的這一階段,這的確是新入局者的破局之路。

03

入局者衆,誰來奇襲Z世代?

年輕人的表達語義鮮明個性。視頻內容的創作者,既然已經花了大量機會成本去克服從圖文向視頻的轉型,是不是更應該花時間想一下,年輕世代感興趣的內容的到底是什麼?

從工具賦能的角度來說,傳統的視頻軟件在搶時間熱點,以及操作便捷性上,都不夠友好。Pr、Final Cut技術是足夠強大,但門檻太高,對設備處理器要求也高。諸如剪映、快影之類的新工具好用,但是它們更適合娛樂化、信息濃度較低的短視頻,在特效趣味上天花板也很明顯。

足夠有梗、奇妙有趣,對於年輕人來說太重要了。前面提到的「不咕剪輯」,操作性剛好介於傳統工具和新工具兩者之間,趣味性和創造性卻獨勝一籌。

這裏肯定要提一嘴近期B站火熱的鬼畜視頻「影流之主」。

原版一套貼身秋衣秋褲,加上隨意搭配的拖鞋,在內嵌彩燈的歐式大客廳下,人物隨着土味DJ隨性搖擺。

UP主「猛男舞團ICONX」用上不咕剪輯的特效搭配後,也出了一版視頻,迅速登上B站熱門。「影分身」特效和英雄聯盟角色「影流之主」的分身技能相似,這個梗讓遊戲玩家不禁會心一笑。

各路亞文化圈層的Z世代又不斷地將影流之主的形象加以結構重組,滿屏飄過去的彈幕都是菲律賓黃磊,馬來西亞分磊。於是,這支B站鬼畜區的小衆視頻瞬間擁有了引發大衆狂歡的推動力量。

坦白而言,剪映快影等新工具,並不是不好用,但他們剪出來的內容,只在調性最匹配的平臺上好用。這就是爲什麼快抖的超火視頻,被搬運到B站,似乎也沒什麼水花。

除了豎屏到橫屏的不適之外,年輕用戶的第一感覺就是「味兒」不對。這和之前所說的,剪同款的功能被大量應用、批量化的花字貼圖等特效模板聯繫起來一看,就說得通了。

主要在於,背靠背的視頻平臺和剪輯工具,雙方之間互相滲透,彼此影響,介入程度太深,也可能導致社區調性和內容風格的固化。

如此看來,以技術性見長、第三方的獨立剪輯工具,既能用豐富的特效和素材庫,給視頻創作者符合社區調性的支持,像不咕剪輯對B站UP主的賦能就在於此,又能讓創作者自我發揮去差異化內容定位,從長遠來看,可能更站得住腳。

我們回頭來看,在視頻內容的發展浪潮裏,對於平臺和社區來說,擁抱降低用戶創作門檻、解放創造力的移動端視頻剪輯工具,很可能成爲巨頭內容生態保衛戰的關鍵堡壘。

而對於創作者而言,剪輯工具入局者衆,自己選擇多當然是好事。但在琳琅滿目的工具裏,選一款最匹配自身風格調性的工具,倒沒有那麼容易,總要把市面上的軟件都摸索過一圈,才知道誰用起來最順手。

希望探索一圈過後,各位UP主下次不要輕易再咕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