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路漫漫,歷史作伴,歡迎來到不二書說歷史。

之前跟大家聊過電影《金剛川》,電影拍得好不好已經說過了,那麼今天我們來聊聊《金剛川》背後的那段真實歷史。

這段歷史比電影中描繪的還要壯烈英勇,但同樣的,也比電影中描繪的更加慘烈。

時間要回到1953年的4月,此時正是夏季反擊戰中,由於我軍接連取得多場戰役的勝利,局面對於我軍越發有利,而相反的是,美軍面對戰局的無力使他們所處的位置變得越來越尷尬。

所以,美軍表露出了談判停止的信號,而我軍本着和平的意願開始和美軍進行了談判。但是已經多次證明了自己是戰五渣的李韓政府卻囂張無比,企圖干擾停戰談判,繼續在美軍的武裝下進行戰爭。

從而爲打擊李韓政府的囂張氣焰,促使和談停戰快速進行,並在談判中取得更多的主動權,我軍進行了夏季反擊戰的行動規劃。

這場夏季反擊戰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階段戰役主要是進攻“聯合軍”所處的20處陣地。

第二階段戰役主要是進攻“聯合軍”所處的51處陣地。

而第三階段則是抗美援朝戰役中的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

而電影《金剛川》背後的真實原型戰役,則是在第一階段戰役中我軍進行的一場強渡金剛川局部戰。

金剛川是位於金城前線的一條河流,在巖裏渡口上有一座大橋,我軍要去到金城前線,那麼必須通過這座橋。

和電影《金剛川》所表述的不同,我軍不止是需要部隊過去,還需要把後勤物資還有大型武器裝備運送過去。所以這座橋不是一座單獨過人的橋而是一座承重橋。

這也就是意味着,相比電影中所描繪的窄橋,承重橋在被轟炸摧毀後,修建的難度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並且,由於部隊先行,物資後行,所以一旦這座橋遭受了打擊,就相當於前線部隊的生命線被切斷了,整個過程相當兇險。

敵人自然也能看到這一點,從而一場慘烈的金剛川戰役打響了。

在我軍渡河期間,美軍不止動用了兩個炮羣對這座橋進行了炮轟,還出動了飛機對這座橋進行了嚴密的轟炸封鎖。

美軍的目的非常明顯,他們不允許我軍渡過金剛川,也不允許我軍將物資運送到金城前線。

當時我軍奉命執行承重橋修建任務的是志願軍工兵第十團第三連連長,在接到任務之後,連長張振智帶着連隊來到了了金剛川第一線。

此時金剛川上原本的大橋已經被敵軍轟炸得不成樣子了,難以支撐我軍部隊強渡金剛川。

於是連長張振智立馬讓戰士們伐樹建橋,他們需要抓緊時間架起一座木橋,讓後續主力部隊可以達到金城前線。

然而敵軍的監察哨崗非常頻繁,當他們發現我軍戰士正在伐木,從而洞悉到了我軍要搭木橋的想法,從而對着金剛川我軍伐木區採取密集性轟炸,目的便是爲了將沿岸的林區全部炸燬,好讓我軍無搭橋材料。

美軍對着金剛川我軍伐木區投入了上百枚炮彈,剎那間山頭盡是炸彈爆炸後升起的黑煙,伴隨着一棵棵樹應聲而倒。

但美軍未成想,他們在這裏犯下了第一個錯,美軍想把樹林炸燬讓我軍無材料可用,但炸彈只是把樹炸斷,並沒有完全毀,因爲投入的不是燃燒彈,從而對於整片樹林的殺傷性不高。

並且,炸斷的樹正好幫助我軍省去了砍伐的時間,在美軍第一輪轟炸結束後,我軍戰士開始收集木材,他們將木材頭尾去除,然後捆綁成木排,通過水路將木排運送至橋點,正式開始造橋。

工兵第十團第三連的將士們都是一等一的好手,造橋本身並沒有什麼難度,我軍歷來集體配合度相當高,從而木橋修建速度非常快。

可是,美軍並沒有就這樣放棄阻擋我軍搶修木橋,他們多次動用炮兵羣對我軍修橋進行干擾,而最要命的是,美軍飛機時常飛到我軍修橋工兵連的上空,對着橋點採取了頻繁的轟炸。

於是在這場角逐中呈現出了這樣一幅畫風,我軍修橋,美軍來炸,美軍炸了,我軍繼續修,然後美軍繼續炸,我軍繼續修。

讓我軍頭痛的是時間有限,而美軍的轟炸又非常頻繁,而讓美軍頭痛的是,這座橋他們似乎永遠炸不毀,因爲只要炸了,我軍又會立馬重修。

當然,此間的拉鋸戰中,我軍付出的傷亡非常大,因爲在美軍的轟炸中,我軍的將士因爲修橋常常躲避不及。

在七天七夜的時間裏,美軍都向橋點投下300多枚炸彈,而我軍的將士常常頂着炮彈搶修木橋。

特別是此時正是夏季反擊戰第二階段白熱化階段,金城戰役前線正在火炮,前線部隊軍用物資也快消耗光了,槍支彈炮也快見底。

從而上級下達了命令,必須在5月27日7點前修好橋,而此時橋纔剛剛被美軍又一次炸燬,七孔橋被炸燬了五孔,只剩下兩孔。

上級下了命令,意味着前線急需支援,而此時工兵連的戰士們都清楚,如果搞不定這座橋,前線的弟兄們處境將會非常危險。

在前六天六夜的搶修中,我軍部隊已經陸續過去了一部分,而現在繼續把軍用物資運和子彈全部運送過去,這是影響整個戰局走向的事情,從而必須搶時間。

工兵第三連連長張振智,也就是電影《金剛川》中閆瑞的原型,他看着被炸得面目全非的七孔橋,帶頭跳下了橋墩,此時的他肩上多處受傷,衣服上滿是血跡,頭部也把美軍炸彈的碎片刮傷,血跡和汗水凝固在頭髮上,整個人看起來非常猙獰可怕。

手底下的將士讓他先處理一下傷口,但張振智只是扯着沙啞的嗓子說:修橋要緊修橋要緊!

也正是在張振智的帶領下,工兵第三連的將士們鼓足了勁兒修橋,那一刻戰士們爆發出了極強的“戰鬥力”,雖然抬着非常重的材料,但戰士們動作卻非常迅速。

而在美軍再次來轟炸的時候,工兵連的戰士們也不往岸上撤了,他們需要爭取時間,而好在,雖然我軍沒有制空優勢,沒有飛機去與美軍轟炸機戰鬥。

可當時我軍有高射炮,並且不止電影《金剛川》中的兩門架高射炮,此時雙方的火力已經持平,美軍雖然是轟炸方,但是他們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因爲一個不留神,便會機毀人亡。

靠着高射炮的掩護,我軍在最後時刻完成了木橋,此後部隊頂着美軍的轟炸完成渡橋。

而在渡橋的過程中,美軍的炮彈再次擊中了七孔橋,但好在損毀不是特別大,爲了搶時間渡河,從而工兵連的將士們跳到橋墩上,架起幾根木樁,然後用自己的身體頂着木排,填補被炸燬的斷橋處,讓軍用卡車繼續通行。

美軍依舊沒有放棄,不斷投放炸彈,而我軍高射炮全體發威,對着美軍轟炸機不斷打擊。此時他們的目標已經不是爲了命中美軍飛機,而是爲了讓美軍飛機不能精準投彈,讓他們不得不爲了躲避高射炮打擊而偏離飛行路線。

可儘管如此,美軍的炮彈對於我軍工兵連的將士們依舊有不小的威脅,炸彈落在木橋周圍,炸起了一陣陣水花,而還有一些炮彈正好命中橋邊,但戰士們已經沒有選擇躲避炮彈。

有的戰士失去了手臂,有的戰士失去了腿腳,而有的戰士失去了生命,但他們沒有挪動自己的身軀,因爲他們知道,他們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這場勝利。

因爲這是立國之戰,祖國不能輸,我們要用這場立國之戰去換取後世的和平,去換取後世的人屬於他們的山河無恙,歲月靜好!

那一代人!都是如此可愛的人,他們總是願意爲祖國,爲後世祖國的同胞付出一切,乃至於自己的生命。

我們中國,總是被偉大的人保護得很好,這話一點都沒有錯!

也正是因爲如此,工兵連的將士們沒有了恐懼,他們對於美軍的轟炸不爲所動,他們只想着用身體頂住木排,好讓橋上的部隊順利通行

靠着工兵連將士和橋,我軍後勤部隊完成了渡河,朝着金城戰役奔赴而去。

而金城戰役,我軍在抗美援朝中的最後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我軍大獲全勝,殲敵達到了五萬三千餘衆,而在這場戰役結束之後,不管是韓軍還是美軍都不敢再繼續與我軍打下去了,因爲這場戰役我軍表現出來的全新戰鬥力,讓他們震驚不已,他們知道了,再繼續拖下去,他們的損失只會更大,從而在戰役結束後,美軍高層一改此前的作風,開始主動尋求停戰。

金剛川戰役是整個金城戰役的一個側面,它不如主戰場那麼壯烈史詩,但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在這一環中所付出了血汗的工兵連將士們,值得我們敬畏,值得我們銘記!

希望大家可以去多瞭解一下這段歷史,所以在這裏給大家推薦李峯寫的這本《決戰朝鮮》,這是一部全景式再現朝鮮戰爭歷史風雲的經典作品。

它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和分析了朝鮮戰爭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同時,書中通過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朝鮮戰爭臺前幕後的諸多歷史真相,被廣大軍迷譽爲抗美援朝題材國內品質扛鼎的作品。

點下面的橫條就可以購買,上下兩本,原價88,我們的折扣價只要69元。#百度雙十一購物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