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狀態的志願軍與1940年狀態的日軍相比誰更強?這是很多人都爭議的話題。許多人認爲,1950年狀態的志願軍在技術裝備上要遠遠強於1940年的日軍,理由是志願軍此時已經混裝了美械和蘇械,尤其是戰爭後期,志願軍的裝備水平甚至可以達到和美軍在局部戰場上"火力對射"的能力。所以,即便是有觀點認爲志願軍強於巔峯狀態下的日軍,"功勞"也應該歸功到武器裝備上。但是,在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第1師第1170戰術團原上校團長約翰·馬丁的眼裏,志願軍和日軍之間存在着本質上的差別,這個同時參加過太平洋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美軍高級軍官認爲,日軍的作戰特點是表面上看似十分兇猛,但是,實際上卻是一種無助的歇斯底里的最後發作!

但是對於志願軍的評價,約翰·馬丁則認爲這是一支依靠"精神力量"的武裝,他們的裝備很差,在戰爭初期甚至還用着漢陽造,中正式和日械爲主的混雜裝備,輔以少量在解放戰場上繳獲國民黨軍的美械裝備,形成了一套口徑繁雜,型號各異的裝備系統。而且,志願軍十分缺乏大口徑重炮和炮彈,也缺乏像日本航空兵那樣規模的空中力量。所以,單論裝備水平來比較志願軍和日軍的話,毫無疑問日軍的裝備反而要高於志願軍。按照原日軍師團級編制,一個滿編的日軍師團應爲28000人左右,相當於志願軍的兩個師。裝備稍好的師團配備8門150毫米口徑的重炮,24門90毫米~105毫米中大口徑榴彈炮。70毫米炮和37毫米炮等,都配屬到底下的各個聯隊。而志願軍1950年狀態最典型的38軍113師,全師最猛的支援火力是120毫米迫擊炮,而且每門備彈只有20發。

從這個角度來看,始終不存在所謂的"志願軍裝備優於日軍",即便是後期蘇械的進入,也只是從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觀,但是論其它方面的綜合配置,巔峯狀態的日軍在裝備上始終強於志願軍。但爲什麼志願軍能夠擊敗17國集團,贏得戰爭的勝利,而日軍卻不行?究其原因,還是指揮官的水平問題。在這方面,巔峯狀態下的紅軍在戰役指揮,單兵技能上,強於日軍都是毫無異議的。當紅軍改編爲八路軍後,裝備落後的八路軍之所以能夠在敵後戰場上保持活躍並常常對日軍造成打擊,就是因爲單兵的技戰水準和指揮官的能力高於日軍。而八路軍骨幹在初期戰鬥中所出現的傷亡,多數是因爲缺乏彈藥和武器太差。按照日軍的總結,改編初期的八路軍在幾輪射擊之後必然會發起衝鋒,力圖靠拼刺和格鬥來節省彈藥。很多老紅軍都是在這樣的戰術下慢慢消耗的。但是,八路軍最高決策層能夠敏銳的發起游擊戰和持久戰與日軍消耗,可見眼光之長遠,已經超過日軍。另外,志願軍大名鼎鼎的"三三制"戰術,最早創立者是林彪,解放戰爭中實力最強的東野司令員。這要是換作日軍同等級別的指揮官,他們是否能夠鑽研出這樣的戰術精髓?

所以,約翰·馬丁乃至美軍其它退役將領,普遍的認識是德軍強於日軍,但是志願軍強於前兩者。如果志願軍在與17國集團作戰時能夠擁有像美軍那樣的裝備及後勤補給能力,17國集團可能連還手的餘地都沒有。當時,17國集團沒有任何一名指揮官或者任何一支軍隊能夠適應志願軍的這一戰術的速度,即便是裝備精良的17國集團佔地據守,依靠優勢裝備和火力充當延伸,也很難佔到便宜。但日軍卻不同,在進攻正在防守的美軍時,不過多久便開始不支,瘋狂的"萬歲衝鋒"雖然氣勢磅礴,但是在美軍旺盛的火力網下,總是有去無回。另外,日軍還有一個顯著的缺點就是不善於總結自己的戰鬥經驗,除了少數人擁有這方面的意識外,底層很多士兵和軍官聽信"美軍都是少爺兵"。誠然,中國在當時也有這樣的宣傳,但是志願軍指揮官和作戰部隊卻並未相信。在每場戰鬥結束後,志願軍都會跟進總結17國集團的作戰模式和樣式,分析他們的特點和不足,在往後的戰鬥中規避對方的特長,猛攻對方的弱點,從而獲得勝利。現在,我們分析印軍的特點和不足,實際上也是戰略和戰術兩個層次的重視,而不是所謂的"輕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