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宝虹(河南 郑州)

一天,正忙碌时,手机响了,是“陕西西安”的号码。

“陕西西安?该不会是做广告的吧?不,广告电话一般不是那边的号码……”我一边思忖,一边接通了电话。

“把你的地址给我发过来,我给你寄一箱石榴过去……”好直率的口气!是一个中年男子,说一口带浓浓陕西口音的“普通话”。

我有些好笑:“您打错电话了,我不认识您。”

“没有错,没有错!你不记得了?那一年你们一家三口来临潼旅游,在华清池那个地方,我给你们做导游……”

噢!是他,我想起来了。

“是的,是的,我想起来了。师傅,你好啊!这都过去10来年了,怎么,你还留着我的电话?”

“那是呢嘛。你不知道啊,我心里一直觉得过意不去呢。那时候,本来你们是我的客人,我应该好好带着你们旅游的。可是,你为了帮我教育我的儿子,都没能去兵马俑看看……现在我一想起来啊,就觉得过意不去。对了,我的儿子已经成家了,和他的媳妇儿一块儿接过我这行干得很好呢。我不干啦,专门在家看孙子,孙子都五岁了。你们啥时候再来,就让儿子和他媳妇儿给你们当导游啊……”他絮絮叨叨地讲述着。

“真好啊,那你现在该好好享受天伦之乐了。”我笑说。

“是呢,是呢。可是你不知道啊,我一想起来你帮我教育儿子的事,就觉得过意不去。这样,你赶紧把你家的地址给我发过来,我给你寄一箱石榴过去。”

“不用不用!真不用了,师傅,我们这里的石榴很多很好的。您的心意我全领了,但是石榴就不用寄了,我们这里有很多的。”我坚决推辞。

“唉,你怎么这样嘛!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弥补一下那个遗憾嘛。这么说吧,你就别让我把这个遗憾带进棺材里去了,好不好?”

“别让我把这个遗憾带进棺材里去”这句话,他连说了两遍。

我不忍心再拒绝了。

“好的,好的,师傅,我现在就把地址发给您。谢谢,非常感谢啊!”

“咳,说什么感谢的话嘛。不要这么客气,不要客气。”他的语气像是邻家大哥。

放下电话,往事开始清晰地在脑子里回放。

那一年的寒假,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去西安旅游。到了华清池的停车场,刚把车子停下来,就有一个约莫40来岁的男人向我们走过来。

“你们是来自郑州的吧?没有跟团是吗?我给你们当导游吧?”他带着浓浓陕西口音的普通话里,含着殷勤和急切。

交谈过后,我们才了解到,原来在临潼这个地方,像他这样的导游是很多的:如果你是个人游而没有跟团,只要你愿意,商定好价钱,他们就可以开着自己的车载着你,想去哪里他们就拉你去哪里,还为你兼做导游。

我一听,感觉挺好的。于是,最后商定下来,由他带我们旅游两天。

大半天过去后,彼此之间稍稍有些熟悉了,这个人笑眯眯地问我:“你,是干什么工作的?”

我想:一面之缘,就不说那么多了吧。便回他:“你看呢?”

“嗯……你是律师吧?”他认真地猜测着。

“嗬嗬,我可没那么厉害。”我笑笑,看向远处。

“那,要么就是机关公务员?”嗬,他还追问呢。

我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我给你说啊,不管给什么样的人当导游都行,我就是不愿意给老师当导游……”他自顾自地只管说个不停。

“嗯?”我惊讶地望着他:“为什么?”

“咳,你不知道老师有多烦人,有多计较……”他有点滔滔不绝了。

他刚一说完,我就笑了:“告诉你,我,就是老师,初中老师,还是——班主任。”

“嗯?你是老师?!……看你……不像啊!”他的脸上顿时满是尴尬。

“怎么了?我们当老师的,都得在脸上写着吗?别太小看我们,老师里面不计较、大气的人多了去了!”我带着打趣的口吻回敬他。

“是的,是的。”他连连答应。

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口了,只是有点迟迟疑疑的。“我看,你这个老师挺好的呢。嗯……我有个事情,想请你帮帮忙,你看可以吗?”

“没问题,你说吧。”我答应得很爽快。我只想让他知道:老师里面不爱计较的人确实多着呢,别用有色眼镜看我们。

他挠挠头:“我有个儿子,十七岁了,毕业后在家里待着,啥都不想干,还老跟我作对……我想请你帮我教育教育他,让他跟着我也干这一行,你看行吗?”

“行啊,没问题!我试试吧。”我答道。

“哎呀,那就太好了!明天我再来拉你们旅游的时候带上他,就说是让他跟着实习呢,你趁机教育教育他。”他眉开眼笑。

第二天上午,他的儿子果然来了。我一看,这孩子挺腼腆挺有修养的,不像是那种很不像话的人,就跟他聊了起来。

我们上午的行程是参观兵马俑,目的地很快到了。我突然想到:此时,这个孩子跟我的交流已经通畅起来了,而且看起来他也想和我多聊。如果我去参观兵马俑,就不得不中断跟这个孩子的谈话……

“是的,如果这次看不了兵马俑,以后有时间还可以再来。可是如果中断了跟这个孩子的交流,也许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我在沉吟中矛盾着。

最终,我决定:不去看兵马俑了。留下来,跟这个孩子好好地聊聊。

……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旅游中的小插曲早已在我的记忆中成为尘封的往事。何曾想到,那位导游师傅却至今还不曾忘掉。

几天后,我收到了寄自临潼的石榴。我给导游师傅打电话,说石榴收到了。他嘱道:“你们一下子吃不完的话,要注意保存啊。我给你讲讲保存方法……”

打开显得略有些粗陋的包装,里面的石榴装得满满的,浅黄色里杂着些酡红的外皮上,还带有风吹雨打留下的斑斑点点,并不十分好看。打开一个来,只见如红色宝石珠玉般的石榴耔,一粒粒紧致密实地攒聚在一起。尝一尝,味道甜美极了。

不由地,那陕西临潼的导游师傅真诚质朴的模样,又浮现在了眼前。

作者简介:李宝虹,郑州市第51中学语文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作协会员,郑州市拔尖人才,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五一奖章获得者。河南大学、江苏师大、四川师大等多所高校特聘国培专家。赴江苏、山东、陕西、山西和贵州等多地做师德师风、专业成长和班级管理等类型讲座200多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