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科學史上的很多重要發現一樣,碘的發現充滿了意外。

碘是法國化學家貝爾納·庫爾圖瓦在1811年發現的。當時,庫爾圖瓦發覺到盛裝海草灰溶液的銅製容器很快就會遭到腐蝕,他認爲是海草灰溶液含有的一種不明物質在與銅作用。

他將硫酸傾倒進海草灰溶液中,發現產生了一股豔麗的紫色氣體。這種氣體在冷凝後不形成液體,卻變成暗黑色帶有金屬光澤的結晶體。

庫爾圖瓦把他取得的這種晶體送請當時的法國化學家克萊門、德索梅、蓋·呂薩克等人進行研究鑑定,後來由蓋·呂薩克命名爲碘。

19世紀30年代,人們將碘與酒精混合到一起發明了碘酒,並很快獲得了美國藥典的承認,在之後的美國南北戰爭中,碘酒挽救了大量的生命,自此以後碘酒在世界上廣獲使用。

雖然碘酒有很好的消毒作用,但缺陷也比較明顯,它的腐蝕性和刺激性過大,不能用於黏膜和傷口的消毒,後來爲了解決碘酒的消毒缺陷,人們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了碘伏,也就是碘和表面活性劑的絡合物,也叫絡碘或絡合碘,它對皮膚無刺激性,性能穩定、溫和,可以與水任意比例混合,中國在20世紀80、90年代開始廣泛使用碘伏。

除了碘酒和碘伏,人們對碘的認識莫過於加碘的食鹽了。碘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主要存在於頸部的甲狀腺。

甲狀腺是人體內最大的內分泌腺,由它合成和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有促進組織代謝和身體發育的作用,可促使各組織器官生長、發育、分化、成熟,對人類的生長、智力發育以及繁衍起着巨大的作用。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委託專家編寫了《中國居民補碘指南》,做到既消除碘缺乏病、又防止碘過量危害,爲防治碘缺乏病和高碘危害提供依據。

《中國居民補碘指南》指出,中國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佈廣泛、病情較嚴重的國家之一,因此,碘缺乏病防治是一項長期工作,應堅持不懈。

另外,當前中國居民中一般人羣整體處於碘營養適宜的狀態,但特需人羣還面臨碘營養缺乏的風險。妊娠女性、哺乳女性、嬰幼兒等人羣是碘的特需人羣,兒童和青少年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點人羣,在日常生活中這部分人羣尤應注意充分補碘。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