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桃情感

——看兩個人能否走入婚姻,就看這兩點。

男女之間的感情始於顏值,忠於人品,毀於三觀。

剛開始總是因爲對方的外表和氣質而心動,開始有了想了解對方的想法,然後慢慢靠近接觸,近距離的瞭解對方。

看兩個人是否合適,不僅要看兩個人的相處,還要看雙方的家境,因爲家庭是從小長大的地方,培養了一個人的三觀。兩個人想要繼續在一起,一定要三觀契合。

在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中,高加林先後有兩段感情,但都沒有走到最後,歸根結底都敗於這兩點:

一、兩個人是否門當戶對

在現代社會,門當戶對分爲兩種:一種是家庭條件上的門當戶對,另一種是兩個人的學歷、個人經歷等是否門當戶對。

(一)家庭條件上的門當戶對

高加林出身在陝北地區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的初戀是村裏最富的農民劉立本的二女兒巧珍。

高加林外表乾淨帥氣,又有學識,有氣質,是個文藝男青年,自然很吸引女孩子。但是他家非常貧寒,自然不入劉立本的眼,更不會願意讓女兒嫁給他。

高加林和巧珍的唯一可能,就是高加林通過努力得到事業單位工作,拿到城市戶口,有了養活家庭的能力,劉立本纔有可能願意。只可惜,他得到了縣裏記者的工作後,拋棄了巧珍,堵死了他們之間的唯一可能。

後來,重新成爲農民的高加林,只能眼睜睜看着初戀嫁給別人後悔不已。

高加林的第二任女朋友,是縣裏的“官二代”小姐黃亞萍。他們都是高中畢業,愛談論文學、小說、國際時事等等,很有共同語言,高加林的個人能力不弱於黃亞萍,兩個人都覺得對方是自己的最合適伴侶。

但是,最終還是因爲高加林的家庭條件太差,和黃亞萍的家庭的地位相差太遠,門不當戶不對,不了了之。

黃亞萍高中畢業後,因家裏的關係,能順利到縣廣播臺當廣播員,高加林則只能回家當農民。好不容易因爲當官的叔叔的關係,當上了縣裏的一名正式的記者,結果,得罪了人,被揭發後,仍然成了農民。黃亞萍肯定不會嫁給一個農民,所以,兩個人的結局只能是分手。

一個人從小的家庭環境,決定了他的眼界,他的處事態度。家庭條件相差懸殊,兩個人的生活理念也會有很大不同,即使結婚,也會出現很多矛盾,比如消費觀,包括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等等。感情基礎不夠,又不願妥協的兩個人,很難走到最後。

(二)兩個人學識精神上的門當戶對

高加林和巧珍,怎麼看,都不像能過在一起的人。

巧珍勤勞、務實,腳踏實地,想到什麼就去幹了,很勇敢,很坦誠。但因爲父親不重視教育,所以,巧珍沒上過學,是個文盲,這是她一輩子的痛。

而高加林雖然精通筆墨,能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卻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愛面子、自尊心強,夢想有一天能出人頭地,這就表明,一有機會,他就要飛出這個窮山村做出一番事業。

高加林想談文學、音樂、繪畫、時事,巧珍卻只能談“你家的母豬生了幾個小豬”,“村裏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兩個人之間沒有共同語言。

高加林和巧珍在一起,不過是因爲高加林受到了感動,在失意潦倒時有個人陪着自己,安慰自己,用愛來感化自己疲憊痛苦的心。在村子裏他還可以和巧珍在一起,一出了村,理性戰勝了感性,他立馬就會覺得兩個人太不合適了。

一時的感動和恩情,並不是愛情,兩個人學識精神上不門當戶對,沒有共同語言,又怎能走到最後呢?

二、是否願意爲對方付出、妥協

兩個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不過是“我在鬧,你在笑。”

能寬容對方的缺點,包容對方的小性子,因爲付出而幸福。

巧珍在高加林面前,一直在付出,從剛開始替高加林賣饃,到不顧自己的名譽每天晚上和他約會,安慰他,再他去縣城工作,巧珍去看望他,將自己幹農活掙的50多塊錢給他,讓他買一雙運動鞋。不僅如此,還幫他照顧他年老的父母,巧珍爲心愛的人做這些事,感到由衷的幸福。

反觀高加林,一開始討厭這個“大字不識的俊女子”,後來因爲巧珍對他的付出才產生了一點點愛意,唯一一次給巧珍買了一個紅圍巾,還是滿足自己對一副著名油畫的嚮往。等到自己飛上枝頭變鳳凰,立馬將巧珍拋棄,根本沒想過他可以教上進的巧珍寫字、看書,培養共同語言。

高加林和黃亞萍在一起,完完全全一副鳳凰男的嘴臉。他在黃亞萍面前的自卑,都轉化成了一股怒氣,毫不猶豫地噴灑到她的身上。

黃亞萍因爲從小就被很多人寵愛,所以很任性,她喜歡高加林,卻感受不到高加林對她的在乎,所以,她總是試探高加林對她的愛。

這卻令高加林非常憤怒,他想到,如果以後黃亞萍一直這麼任性,自己怎麼受得了?還不如巧珍,什麼都聽從自己的,自己也不知道能忍多久。

高加林其實對家庭、對感情都沒有責任感,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從來都不懂得付出和妥協。

他傷害了深愛他的巧珍,辜負了她的一片真心。自然也沒有對黃亞萍付出真心,因爲他壓根不想包容她的性格。只不過,黃亞萍承諾讓父親幫他在南京也找一份工作,可以離開這個小縣城,高加林才委曲求全。

一個眼中只有自我,不懂付出和妥協的人,是註定得不到真正的愛情的。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