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讲,二战初期苏军的战斗力真的挺一般的,例如在1931年的诺门罕战役中,苏军15万人打日军5万人,兵力优势3:1。而在武器方面,苏军各式装备的数量也基本都是日军的五倍以上,光飞机就投入超过500架,无论兵力还是武器都优势巨大。

按理说苏军应该碾压日军才对,但是诺门罕战役的经过却并非如此,苏军打得非常艰难,最终以伤亡2.5万人的代价取得胜利,而日军伤亡只有1.9万人。

装备占优,且以多打少,苏军的伤亡居然比日军还多,可见苏军当时的战斗力是有问题的。

(苏军确实是赢下了诺门罕战役,但绝不是秒杀日军)

到了当年下半年,苏军又在欧洲发动了对芬兰的战争,试图一举占领芬兰。

当时的芬兰还只是一个农业国,人口只有440万人,常备军只有3.2万,几乎所有武器装备都要依赖于外国支援。

对比之下苏联已经完成工业化,综合国力远超芬兰,两国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

在战争初期,苏军投入兵力45万,试图以绝对武力优势碾压芬兰,但却遭到了芬兰军队的顽强抵抗,苏军损失惨重,止步于曼纳海姆防线。

为此苏联政府只得不断增兵,苏军前后共动员兵力超过120万,却仍旧难以取得明显优势,最后以伤亡37万人的代价才勉强赢下战争,而芬兰军队总共只有20万。

(苏军在芬兰的抵抗下死伤惨重)

通过诺门罕和苏芬战争可以看到,苏军在二战初期战斗力非常堪忧,这并非是苏军士兵诞生怕死,而是苏军的指挥层出了问题。

在二战前夕斯大林为了巩固在党内的地位,掀起了大清洗运动,苏军中大量有经验的中高层军官被清洗,导致苏军的战斗大幅下滑。

直到诺门罕战役和苏芬战争之后,斯大林总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重新整顿的军队,苏军的战斗力才有所恢复,但整体的军队素质仍然是处于一个二线水平。

所以斯大林很担心日本从远东进攻苏联,在诺门罕战役后苏联就开始向日本寻求和解。

其实日本方面也不想和苏联开战,诺门罕战役本身就是关东军自己擅做决定发动的,否则也不可能只投入5万人。

日本当时已经决定了南下的战略,因为东南亚的资源都是现成的,远比西伯利亚强多了。别的不说,单是橡胶资源,西伯利亚就不可能有。

于是在打完诺门罕战役后,日苏迅速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大家互不侵犯。直到二战快结束的时候,苏联才对日本宣战。

苏联是1945年8月8日对日本正式宣战的,而日本投降是在8月15日,也就是说苏军在对日宣战7天后日本就投降了,苏军在中国东北的进攻没有受到多少抵抗。

而且当时的关东军早已不是5年前的关东军了,关东军的精锐部队早在太平洋战场打光了,1945年的关东军就是一帮新兵蛋子,武器装备也严重匮乏,因为到了二战末期日本政府已经决定死守本土,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军队投入捉襟见肘。

(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关东军精锐全部调往太平洋战场和美军死磕去了)

但即便如此,苏军在一些地区的进度也不是很顺利。

例如在千岛群岛战役中,苏军就打得很吃力,若不是日军接到了投降的命令,再给苏联三个月时间也不一定拿下千岛群岛。

在整个千岛群岛战役中,苏军伤亡1567人,日军伤亡只有1018人,苏军的伤亡人数还是多于日军。

而反观美军,除了在个别战斗中的伤亡多于日军,美军在大多数夺岛战中的伤亡都是小于日军的,可见美苏之间的战斗力有着不小的差距。

总的来说,苏军横扫日军是捡了个便宜,倘若碰到日军巅峰时期,苏军必然是伤亡惨重。而如果是打海战打夺岛战,苏军完全没有取胜的可能。

PS:本文并踩苏捧日,而是很多人对苏军太崇拜了,把苏军塑造成天下无敌的形象,把日军说成废物点心,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的。

事实上苏军的战术水平和战斗力确实有待提高,苏军之所以能打败德军,离不开美国的支援,美国光各类飞机就向苏联提供了1.4万架,各类汽车和装甲车超过50万辆,所有物资加起来超过1600万吨。

纵观整个苏德战场,德军的物资是越打越少,而苏军的物资是越打越多,再加上苏军有着充足的兵源优势,生生地把德国给耗死了。

(苏军在攻克柏林时所使用的火炮就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提供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