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E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

胡杏儿竟然成了《演员请就位》最大黑马,从头到尾牢牢抓紧S级席位,我还挺意外的。

作为看着她戏长大的电视儿童,我得承认自己和多数人一样,低估了胡杏儿的演技。

被低估的香港演员,不止胡杏儿,尤其是TVB出来的演员,许多时候都会被“低看一眼”。

视帝视后,为了捞金什么角色都能接?

说到TVB出走的北漂演员,大家印象便是:过了演员黄金年龄的大龄艺人,操着一口不咸不淡的港普,以老派浮躁的演技,回内地捞金的一群人。

就拿胡杏儿来说,她1999年以港姐季军出道,在TVB一待就是十六年,期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女一号。离开TVB前,还凭《万凰之皇》虚伪腹黑的皇后拿下“最佳女主角”。

巅峰时期离巢,她却开始了在各种内地剧集里打酱油的日子。

唯一出圈作品是《那年花开月正圆》,一个由爱生恨,被复仇蒙蔽双眼的女人,观众至今恨得“牙痒痒”。

几乎每位回内地发展的TVB演员,都有过恶毒反派的经历。

蔡少芬是《甄嬛传》里阴险毒辣的皇后娘娘;邓萃雯在《新还珠格格》里和“小妖孽”们斗智斗勇;宣萱也演过《爱情悠悠药草香》里歹毒的正室,天天想方设法迫害姨太太娄艺潇。

佘诗曼被称为TVB辉煌时期最后的一姐,离巢后却一度远离观众视线。直到2018年《延禧攻略》里的“黑莲花”才真正被看见,而这部剧的主角是当时名不经传的吴谨言。

蔡少芬佘诗曼还算是运气好,遇上了爆款剧,许多“北漂”的视帝视后,漂着漂着就没了姓名。比如曾经的三届视帝罗嘉良。

另一位三届视帝黎耀祥,曾经是大器晚成的励志传奇,演了上百次配角才在《巾帼枭雄》里转正。没想到一进内地剧组,又要给初出茅庐的小花小鲜肉们当绿叶了。

总之,TVB演员们哪怕在TVB站到了金字塔的尖尖,回内地进组就只有配角的份儿,只是内地一部剧的片酬可能等于TVB一年的工资,还是让许多“一哥一姐”们趋之若鹜。

投资方限制是一回事,许多内地观众对TVB演员,是有审美偏见的。

胡杏儿演《那年花开》,观众就diss她演技老派,认为TVB以前总把讨喜的角色给她,并没有什么真正实力。

比较香港和内地演员的演技,网友也普遍觉得TVB演员演技浮夸,只能演些日常生活戏,内心戏跟内地演员是有差距的。

直到这次和内地演员同场竞技,胡杏儿的真正功力才彻底表露出来。

演村妇李红琴,没有形象包袱,节奏拿捏得当,哭戏有感染力和爆发力。台词表达上,不仅没有暴露“港普”,还进阶挑战了安徽方言。

这正是现场评委对她赞赏有加的原因,她的表现,足以让观众们对香港演员刮目相看。

被嫌弃的TVB演员

观众对香港演员演技的偏见,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出身的偏见。

传统意义上,科班出身更受主流影视圈青睐,流量时代以后,这一条不做数。

科班出身的演员,读过相关理论书籍,经过专业表演训练,受过高级的审美熏陶,只要不是混吃等死的学渣,基本毕业即具备表演方面的专业技能,声台形表达到一定标准,入行起点总是高于群演。

对这些演员,学历就是底气,行业大佬们先看学历再看表现,也是很正常的。

相反,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多数都不具备塑造人物专业技能,理解力也与科班演员相差一截,很容易就会闹出张大大这样的,把无名英雄演成小偷的笑话。

可TVB这边,不好意思,除了极少数演员如苏玉华王祖蓝黄智雯等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几乎都是非科班出身。

要么歌手转业,要么选美出道,即使是号称培养了香港演艺圈半壁江山的艺训班,说白了也不过是一个“演艺速成班”。

训练期只有半年,头3个月学习,后3个月实习。

这和内地学院派资深的教学体系是难以相提并论的。

因为演员入行门槛不高,很多“一哥一姐”都有过不堪回首的演技黑历史。尤其是港姐出道,一来就空降电视剧当女主,能演好才怪……

佘诗曼当年就是季军出道,第一部戏就被李添胜选中,演出了《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

剧集播出后,观众diss她看着水灵,可演戏毫无灵气,说台词有气无力,像“鸡仔声”。

这些被强捧的“戏渣”港姐中,被骂得最惨、最久的就是胡杏儿。

2003年的大制作《冲上云霄》,她饰演集矫揉造作与癫傻呆痴于一身的苏怡,却是剧里绝对的女主角,连陈慧珊都要给她作配,观众们很不满意。

期间传出吴镇宇因为剧里演员演技太烂当众发飚的传闻,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观众们一致认为说的就是胡杏儿。

直到多年后吴镇宇澄清,我没说胡杏儿不行,说的是S4而已。

S4即吴卓羲、黄宗泽、马国明、陈键锋,吴镇宇说他们精神老是不集中,剧本又不熟

后来胡杏儿豁出去增重42斤演了《肥田喜事》,大家佩服她的牺牲精神,但因为哭戏太难看,还是被港媒嘲笑为“胡囧囧”,说她哭起来脸很像一个大写的囧字,演技也很“囧”。

就算2011年拿下视后,胡杏儿依然被观众炮轰为“最水”视后。

毕竟当时TVB花旦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而胡杏儿又是“亲生女”……当时大家更喜欢宣萱张可颐这些大花旦。

可以说,一直到离巢,胡杏儿都是伴随着争议的,这些“黑历史”也在许多观众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除了演员“不入流”,TVB剧集在内地影响力变弱也是原因之一。

早年还有《创世纪》《金枝欲孽》这样跨时代的、领先行业审美的大制作,近几年也偶然会有《使徒行者》《金宵大厦》之类的黑马剧集成为爆款,但和庞大的、随时都可能推出现象级作品的内地影视行业,已经难以相提并论。

何况更多时候,TVB的题材都是反映香港小市民家长里短的“师奶剧”,再加上演员都说粤语台词,有时还夹带些谐音梗,更给人一种“小众趣味”的观感。

有人会心一笑,有人莫名其妙。

就像李溪芮演完顾里,赵薇委婉说下次可以挑战难度复杂度更高的题材,证明自己的演技。同样的,TVB那些背景简单,情节轻浮的家庭剧,也常被认为是不需要高深演技就能胜任的。

剧集“不入流”,哪怕演员演得再出彩,也很难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在知名度和番位上都不如很多小花小鲜肉。

TVB演员还有多少惊喜是内地观众不知道的?

最新一期《演员》,胡杏儿挑战了《误杀》里难度更大的警察局长。

这是一个凶狠、强势的角色,也是小组演员中的灵魂人物,不仅自己的情绪要在警察局长和失去儿子的母亲中来回切换,还需要引导其他演员的反应。

她的台词最满,走位也最复杂。(三次进出办公室)

在排练时间极短的情况下,胡杏儿交出了最好的答卷:台词清晰,走位准确,情绪含蓄饱满。

连续两期稳打稳扎的精彩表现,有人提问:胡杏儿到底是什么时候会演戏的?

她也在舞台上揭晓了答案:就是在娘家TVB这个“少林寺”训练出来的。

是的,TVB的演员虽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过系统的、高深的表演训练,但他们却接受过最苦最累最持久的地狱式训练。

艺训班虽然速成,但那只是一个起点,跑龙套才是重点。

从早年的周星驰梁朝伟刘嘉玲,到后来的马国明杨怡(最近改名了杨茜尧),都有过丰富的龙套经验,林峯这样的富二代,一样得从《创世纪》里的小狱警做起。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龙套和配角的经验非常珍贵。

如果说理解力是天赋,而阅历就是后天打磨,当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会帮助演员增加对角色的理解。

空降主角的香港小姐们,虽然减少了龙套的经历,但导演的要求是一样的——一样熬夜开工没得睡觉,一样要“飞纸仔”(边写边拍)。

胡杏儿回忆最难熬的时候,一天拍二十几个小时,连续一周如此。电视城里的休息室有过闹鬼传闻,但她困得根本顾不上害怕,能躺上十分钟也是好的。

前年TVB剧集《十二传说》就有休息室闹鬼的情节,累得不行的小演员在休息室睡觉,最后惨遭“鬼压床”……编剧太狠了。

外景加厂景拍摄12小时起步,导演戏瘾大发还要over一两个小时,凌晨4点收工也很常见,收工之前,他们还可能收到8点开工时用的剧本。

所以,仅有的4个小时是拿来睡大觉,还是拿来看剧本?多数演员都会选择后者。毕竟谁都不想成为拖后腿的那一个。

其次,严格的导演,让TVB的演员们不敢有半分松懈。

之前拍过《创世纪》《金枝欲孽》的金牌监制戚其义回内地拍剧,就遭遇了滑铁卢。他吐槽内地的影视生态,怎么演员权力大过导演呢?

在TVB这种传统电视台,一部戏永远由导演主持大局,内地却常常出现演员主导整部剧的情况。

某些所谓的S级演员,地位高到拍摄的时候不用背剧本,对台词。开机之后就对口型,最后只能通过后期或者配音补救。

TVB开台以来,除早期部分剧集是配音外,绝大部分剧集都是现场收音。台词不错是基本,还必须和角色情绪对得上,不过关只能一遍遍重来,直到导演喊good take为止。

很多TVB演员都有过被导演骂哭的经历。

佘诗曼出道时曾因为迟到十几分钟和没带剧本(只有一句对白)被导演当众羞辱,“硬净”的阿佘强忍着泪水,拍完戏才偷偷回车里哭。

据说这位恶导演就是张永豪,几年前又传出他教戏时过于粗暴,虐待女新人的新闻,阿佘作为前辈声援了女新人,作为高层的曾励珍却依然力挺导演。

珍姐觉得媒体夸张了事实,说:“导演教戏很正常,你们这样写,以后还有导演敢教演员戏吗?”

就算导演温和亲切让你条条过又怎样?胡杏儿说了,戏拍不好,观众不会骂别人的,他们只会骂你一个人。

蔡思贝演《潮流教主》的时候,就有观众打电话投诉演技太差,说会因为她罢看电视剧。

也许是被骂多了,你会感觉到TVB演员有很强的“羞耻心”,会将批评作为自己进步的动力。

佘诗曼当年为了改变自己的“鸡仔声”,每天都大声读报纸,声音大到隔壁邻居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反观内娱一些演员,要么是走偶像派路线的,瞪眼脸瘫也有粉丝闭眼吹彩虹屁;要么是杨志刚那样的资深演员,十几年以一个标准去演戏,还以为这是对的。

时间久了,他们对自己的演技根本不会有正确的认知,要怎样进步?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虽然TVB出品大部分都是生活剧,但生活剧不代表演员可以随便应付。

就拿TVB最喜欢拍的“吃饭戏”为例,黎耀祥曾说,一个演员的功力,从一场吃饭的戏就可以看出来。

大家下次看剧可以留意一下

水货演员,整场戏拍完一口饭都没吃进口里;好演员,不仅能自然进食,还能在聚餐环境中和周围的演员自如交流,同时不忘表达这场吃饭戏背后的真正目的,吃饭的仪态也和人物身份符合……一心多用,才是一场完整的吃饭戏。

正是因为生活剧贴近生活,即使是最普通的家庭观众,都能辨别演员几斤几两。

E姐结语

看到胡杏儿眼含热泪,骄傲地说出“没有TVB就没有胡杏儿”的时候,还是蛮感动的。

事实上,TVB的演员们无论离巢时是否闹出过不愉快,对于这个铁面无私的“少林寺”他们仍然心存感激。

他们今日可以轻松吊打大部分同行,不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是日以继夜的训练,让他们有了表演的“硬功夫”。就和少林寺里苦练成才的苦行僧一样,看似平平无奇,招式和秘诀早已烂熟于心。

这几年内娱影视圈发展迅猛,有了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演员培养方式,而TVB影响力退减,人才流失,可培养演员的模式依然是传统那一套。

你可能觉得她落后,不入流,但不能否认,她确实用这种笨拙的方法磨练出一批一批的好演员,那些优良的演员品格也依旧在代代相传。

倒是内娱的许多演员,可能初出道还会咬紧牙关力争上游,而一旦成名,就很容易沉溺于鲜花掌声和财富,而不是戏剧本身,甚至最后忘记了自己演员的身份。

是时候让久居舒适圈的内地演员,接受一下TVB“苦行僧”们的吊打了。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认同TVB演员吊打内地同行吗?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本文作者已签约快版权维权服务,转载请经授权,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