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健康險“6666”!三季度保費增速一馬當先 若按年均25%增速年內或摸高8000億

這幾日,健康險最新的保費表現,令不少保險人感到“興奮”。

1月-9月,健康險保費6666億元,同比17.4%。這一增速一騎絕塵,不僅遠超行業保費平均增速,還大幅超過壽險、萬能險及意外險增速。

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袁永基表示,疫情的爆發不僅促進了2020 年健康險保費增長,也將加速中國醫療市場的改革和商業化進程,並提高消費者對於新健康服務模式的接受度。這些趨勢將會推動各類健康險產品的需求和新的參與渠道。

年內能否攀登8000億高峯?

今年以來,疫情提高了居民對疾病的自我防範意識和對健康風險的保障意識,激發了健康險的配置需求,推動了健康險行業迅速發展。

在銀行業保險業一季度運行發展情況發佈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指出,從宏觀環境看,各項政策措施陸續出臺,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將逐步減弱。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同時社會風險意識、羣衆保險意識將得到顯著提高,對保險功能作用的認識將進一步加深,保險保障需求將持續增長,這是大趨勢。

根據銀保監會等13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力爭到2025年,健康險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力爭到2025年,爲參保人積累6萬億元養老保險責任準備金。

按照這一目標測算,天風證券表示,2020-2025年養老、健康險複合增速爲20%左右。未來健康與養老產品及服務將成爲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着力點,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持續的政策支持,將促進商業養老保險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某保險公司健康險業務負責人更爲樂觀。他表示:“若按年均25%的增長速度,2020年,健康險保費將達到8000多億元,成爲與財產險、壽險並駕齊驅的三大業務種類之一。” 

誠然,健康險行業還有諸多利好因素。例如,今年4月,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通過引入費率調整機制,解決了困擾醫療保險發展的制度障礙,明確傳達了鼓勵發展長期醫療保險的積極信號,有利於爲消費者提供保障期限更長、保障責任更加全面的保險產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長期健康保障需求。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爲,長期醫療險市場發展前景廣闊。在政策鼓勵下,未來保險公司有望設計更多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長期健康險產品,並通過費率調整平滑利潤,預計健康險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不過,麥肯錫諮詢報告顯示,SARS驅動了健康險業務發展。2003年SARS結束後,圍繞“SARS”保障需求出現了各種保險創新產品,當年健康險業務甚至連續幾個月出現100%到300%的高增長。2004年後,壽險、健康險、意外險增速大幅放緩;而財險,特別是企財、責任、貨物運輸保險增速則持續大幅增長。

健康險消費羣體有進一步下沉趨勢

今年以來,健康險市場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水滴保險研究院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健康險用戶層面出現了新的趨勢。其中,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的用戶保險意識被喚醒,訂單量增長幅度超過一二線城市,健康險在下沉市場的發展需要重點關注。

對此,衆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相關人士分析稱,健康險消費羣體有進一步下沉和擴展的趨勢,縣域級分支機構鋪設完備的傳統保險公司和已經下沉市場的互聯網平臺將會從中受益。

不僅如此,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指出,疫情過後,不同客羣未來的保險需求在全面提升的同時,也會更差異化、碎片化。 例如,老年人在疫情刺激下,可能爆發出強烈的健康險購買需求;面臨贍養老人、養育小孩壓力的中青年,可能會更關注家人的意外險以及自身的健康險需求。疫情之後,營銷可以聚焦家庭與健康主題,從客戶個體延展到家庭成員,利用家庭賬戶進行綜合營銷,這些情景都需要通過精細客戶分羣來深入洞察。

對於健康險的經營,東吳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的定位客觀上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專業化經營健康險,才能發揮核心競爭力和服務優勢,保險公司應從組織變革、經營體系、隊伍建設三個方面努力提高專業化經營水平;健康險未來的大發展不單純是保險產品的開發與銷售,而更多的是構建由醫療服務、藥品供應、健康管理、護理養老等多產業組成的健康服務鏈和利益共享鏈。”

持續加大健康管理投入佈局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將健康管理嵌入健康保險中。如此一來,形成了一個從“低頻”向“高頻”的邏輯關係,即通過健康保險、健康管理等佈局形成業務閉環,爲消費者提供以保險保障爲核心,並融合疾病預防、健康管理,到醫療問診及醫療信息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從住院保障的低頻服務切入至在線診療的高頻互動。

袁永基稱:“更商業化的醫療服務將會擴大保險公司的作用並提升其業務實力。”

具體而言,這些趨勢將催生出中國醫療保險體系新業務模式,即摒棄單純的付款人傳統模式,而更全面地整合醫療供應鏈,與投保人和醫療服務提供商直接溝通互動,參與途徑包括直接投資或與醫療衛生價值鏈中的第三方合作。

不過,袁永基坦言,這些轉變在促進產品差異化以及改善客戶數據獲取渠道方面將具有重要影響,但也蘊含着風險,包括投資於新模式所涉及的初始投資成本,以及健康險產品在實現承保盈利能力之外還需滿足中國多項社會目標。

長期來看,保險公司未來將持續加大在健康管理上的投入佈局,並且通過營銷資源的整合,運用科技將數據生態與傳統服務揉合,在健康險各個環節實現服務提升,構建更加高效、便捷的數字化服務體系,從而做到全流程風險管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