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他是15位“中革委”之一,建國後,卻爲何銷聲匿跡了

提到王盛榮這個名字,年輕朋友中知道的已經很少了,他曾是一位顯赫人物,1931年11月“中央革委”成立,作爲當時的最高軍事領導機構,王盛榮是其中的十五位委員之一,而這15位中,其中的六位後來都成了共和國元帥。

早年就已經取得這樣的地位,那麼他在解放後爲何銷聲匿跡了呢?

1906年,王盛榮出生在武昌區一個碼頭工人家庭,父親以搬運爲業,母親做筷子補貼家用,由於家庭貧困,王盛榮13歲就進入紗廠當了一名童工,1926年他在項英等人的介紹下參加了工人運動,同年加入中國共青團,擔任童子團團長,次年入黨,調到湖北省委作內部交通。

大革命失敗後,爲了保存革命的力量,黨中央決定選送一批革命性強、有鬥爭經驗的同志去蘇聯學習,準備開展武裝鬥爭。

1927年8月底,王盛榮和陳昌浩一起離開武漢到上海,11月在上海乘一艘蘇聯貨輪去蘇聯,到了莫斯科後,王盛榮和陳昌浩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王盛榮喜歡體育運動,在莫斯科學習期間還學會了滑冰、滑雪等,充分發揮了他的體育天賦,經過3年的學習,1930年7月,王盛榮學成回國來到蘇區,先後擔任興國縣委書記等職。

1931年,在中央蘇區召開了蘇維埃共青團代表大會,成立了少共蘇區中央局,並隨後成立了一支準軍事化組織——少年先鋒隊總隊,王盛榮擔任總隊長,轄管省、縣、區、村的少年先鋒隊組織。

王盛榮擔任總隊長的少共總隊有七千多人,全是14至18歲的少年,他們曾配合主力部隊參加攻打漳州等許多戰役,湧現出一大批像陳光、肖華等高級將領。

攻打福建漳州是場惡戰,身爲少共總隊長的王盛榮爲攻下這座古械,組織了敢死隊,自任敢死隊長,親率戰士與頑敵面對面進行殊死拼殺。

同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葉坪召開,成立蘇維埃政府和革命軍事委員會,王盛榮成爲其中的15位成員之一。

這一屆中革委後來出了6名共和國元帥(朱、彭、林、葉、賀、徐),而王盛榮之所以能夠成爲15人之一,是因爲當時少先隊工作都是圍繞着戰爭展開的,少先隊、模範少隊都是半武裝的組織,每次戰役或戰鬥都要有少先隊、模範少隊的配合,因而有必要讓少先隊總隊長參加軍委會議,瞭解軍委的戰略意圖。

1932年冬天,主席到贛南進行調查研究,當時警衛人員人員和反動民團發生衝突,多虧王盛榮帶領一個排的戰士及時趕到才化解了危機。

1933年,臨時中央遷移到中央蘇區後,留守上海的上海中央局經費十分緊張,向臨時中央求助,當時先後派去一位團級幹部、一位師級幹部去送經費,但是這兩人都攜款跑了。

恰好,紅軍在攻打福建漳州時繳獲了35000元美金,王盛榮受命這次的送錢任務。

王盛榮把3萬美金裝入兩個藤製的手提箱,上面放入書籍等做僞裝,他一路上翻山越嶺,先到達廣東汕頭,然後再坐船經香港到上海,路上前後花了近3個月時間。

期間,臨時中央通知上海中央局此次是派王盛榮參加世界共青團大會,並順路給中央送去錢的。三個月見不到人,上海中央局焦急萬分,屢次催促,懷疑王盛榮是否又像前兩個人一樣攜款潛逃了?

不久,王盛榮風塵僕僕趕到上海,把3萬美元親手交給上海中央局,解決了上海中央局的燃眉之急。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王盛榮先後擔任紅軍總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長、部長,他因爲贊同正確的觀點被撤去職務,下放到幹部團裏跟着隊伍走。

而王盛榮在幹部團裏的工作,就是一路上照顧董必武、徐特立等老同志。

1936年,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王盛榮被派往文工團做收編工作。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王盛榮參與創建抗日組裝,是新四軍五師的創建者之一,曾擔任新四軍第八團政治委員、新四軍挺進隊政治委員、中央管理局祕書長等職務。

在王盛榮的後半生,只有一條腿退,這並不是在打仗時落下的,而是一次意外造成的。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派一大批幹部挺進東北開闢新根據地,有留蘇背景的王盛榮也在派遣幹部之列。

他帶着一個連的部隊和一批幹部,從延安向東北嫩江開進,一路上殲滅土匪,做羣衆工作吸收新成員,等到了東北境內,部隊已由一個連擴充到近6000人,而且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一舉攻下了齊齊哈爾,後來,王盛榮任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兼警備區政委。

1946年,一個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意外發生了。

在一次大會上,王盛榮正站在講臺上講話,突然聽見一聲槍響,他捂着左腿應聲倒下。

起初大家都以爲是特務所爲,後來經過調查,是樓下警衛連的一位戰士在警衛班裏擦槍,結果一不小心手上的步槍走火,子彈穿過薄薄的天花板,從王盛榮的左腳心射進直躥到小腿肚子。

王盛榮被立即送到了醫院,因爲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受傷處被細菌感染,雖然失去了一條腿,但是他仍然樂觀面對以後的人生。

新中國成立後,王盛榮被調到湖北省冶煉廳當廳長,特殊歲月裏受到了不公平待遇,18次批判他拍了18次桌子,後來在老戰友的關懷下,他得到了保護,但是慢慢淡出了視野。

晚年,因爲身體上的原因,20年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醫院中療養,2006年9月,王盛榮因病在武漢去世,享年100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