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隋文帝楊堅從專權到篡位 這兩個人出力最大

隋文帝楊堅是隋朝的開國皇帝,他即位後,在正式淨面積方面進行改革,實行三省六部制,鞏固了中央集權。他的皇位得的非常容易,僅僅八個月的時間,從專權到達了篡位。

而這個過程中,有兩個人出力最大,甚至是關鍵性的,他們就是劉昉、鄭譯,時人稱“劉昉牽前,鄭譯推後”,形容楊堅是被他們連個連拉帶拽,推上皇位的。可是,楊堅稱帝后,爲何翻臉無情,將功臣之一的劉昉處死呢?

一、劉昉是何許人也?

劉昉是博陵望都人,父親在北魏任大司農,後來跟隨孝武帝遷入長安,被宇文泰任命爲東梁州刺史。史書說劉昉“性輕狡,有奸數”,雖然帶有貶義,但從側面說明他還是有智謀的。北周武帝在位時期,劉昉以功臣子弟的身份入侍皇太子(即北周宣帝),奠定他日後的政治基礎。宣帝即位後,劉昉成爲皇帝的寵臣,“出入宮掖,寵冠一時”。

當時,有三位近臣最得北周宣帝的信任,他們分別是劉昉、鄭譯以及顏之儀。別看他們三個官位不高,但由於是皇帝的近臣,宣帝對他們言聽計從,所以三人可以說權傾朝野。不過三個人卻分成兩派,劉昉與鄭譯的關係很好,都是北周開國元勳的後裔,兩人算是一派,而顏之儀則來自南方。

二、如何幫助楊堅篡位?

580年五月,北周宣帝宇文贇突然患病,一病不起,而且無法言語。宣帝雖然在一年前就已經退位,但他的兒子靜帝只有8歲,根本無法執政。當時,宣帝病重的消息被劉昉、鄭譯、顏之儀給封鎖了,三個人各懷主意。劉昉、鄭譯畢竟名望、資歷不夠,所以無法出面輔政,但他們讓自己的權勢在將來受損。

當時,最有條件輔政的自然是宣帝的五個叔叔,他們也已經在入朝路上。在這種情況下,劉昉、鄭譯密召楊堅入宮,想推他來矯詔輔政。楊堅在得知情況後,當場推辭起來。劉昉說道:“公若爲,當速爲之;如不爲,昉自爲也。”聽了劉昉的話,楊堅這才下定決心,就這樣,在劉昉、鄭譯的幫助下,楊堅成爲北周的權臣。八個月後,楊堅稱帝,建立隋朝。

三、劉昉爲何被殺?

楊堅成爲權臣後,對劉昉很好,“拜下大將軍,封黃國公,與沛國公鄭譯皆爲心膂”,“前後賞賜鉅萬,出入以甲士自衛,朝野傾矚,稱爲黃、沛”,是當時炙手可熱的人物。隋朝建立後,劉昉進位柱國,改封舒國公,但卻失去了往日的權勢,“閒居無事,不復任使”,因此他鬱鬱寡歡,心懷不滿,與同樣失去權勢的梁士彥、宇文忻交往。

586年,楊堅突然下詔,將劉昉、梁士彥、宇文忻三人逮捕,並且抄家,理由是三人打算謀反。但事實恐怕不是這樣,三個人當時已經無兵無權,根本沒有造反的條件,只不過在一起發發牢騷而已。但楊堅這個人外寬內忌,對此不能絕對不容忍,於是三人被處死。臨死前,宇文忻看到了高熲,連忙跪地求情,劉昉勃然作色,說道:“事形如此,何叩頭之有!”

來源:凱風網綜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