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頂峯村是一個普通的山村,它能夠穩定脫貧的原因,是村級集體經濟持續發展,村民有長效增收產業。時間跨度不過6年,同一方水土,同一方人,卻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實現了消除絕對貧困與推進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實施精準扶貧戰略,推進脫貧攻堅戰,讓雨城區實現了從未有過的可持續發展,給貧困村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村38個、貧困人口3808戶11705人,貧困發生率6.47%;2018年,實現38個貧困村退出、11560名貧困人口退出;2019年至今,堅持把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致貧放在首位,貧困發生率降至0。

在第7個全國扶貧日到來之際,記者奔赴雨城區,通過探訪一個個脫貧村、一戶戶脫貧戶的變化,回溯它從脫貧攻堅到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歷史進程,展開一幅鏖戰貧困、衝刺小康、綠色發展的美麗畫卷。

李紅(右)經營農家樂

持續精準幫扶 貧困羣衆穩定脫貧

10月14日早晨,秋雨瀟瀟,草壩鎮頂峯村籠罩在迷霧之中,像穿了一層白紗。村民李紅像往常一樣,忙着餵魚、養鴨、開門迎客。此前的國慶中秋“黃金週”,李紅的農家樂推出垂釣,自產鴨蛋、藏香豬肉銷售等項目,深受遊客喜歡,營業收入3000元。

在被識別爲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後,李紅的人生軌跡發生了改變。駐村工作組鼓勵他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承包灌溉池塘養魚,扶持他養殖巴馬香豬,改造住房搞農家樂……他於2016年脫貧,今年的家庭人均收入將達到15000元,比剛脫貧時的7300元又增加了一倍。李紅“逆襲”的背後,凝聚着雨城區推進脫貧攻堅的有力舉措。近年來,當地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爲頭等大事和“一號民生工程”,始終念茲在茲、唯此爲大,聚焦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退出和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三大任務”,狠下“繡花”功夫,構建起一系列工作機制,推動貧困人口數量逐年減少,貧困戶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通過建立全覆蓋精準幫扶機制,向貧困村全覆蓋選派38名第一書記、38名駐村農技員、38個幫扶單位、114人的駐村工作隊,實現幹部全覆蓋、網格化聯繫服務貧困村,再通過相應的考覈機制,確保每一個指標、項目責任到人,有力確保各項工作落實。”雨城區脫貧攻堅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9年底,雨城區脫貧家庭年人均純收入達到9363元,比2014年的2727元增長了2.4倍。

今年,該區又以脫貧攻堅普查爲中心,突出“人均純收入、衛生秩序”兩項重點,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打造“扶貧車間”,培育養雞、養豬、種植蔬菜等短平快項目……確保脫貧羣衆穩定增收的喜悅,也藏在青江街道張碗村脫貧戶謝遠富的年度賬單裏:今年養雞260只,每隻雞平均8斤重,按16元/斤,年底毛收入3.4萬餘元;土雞蛋1.5元一枚,可收入2萬元。

雨城區開展“就業扶貧日”送崗位促就業活動

突出工作重點 鞏固提升脫貧質效

“村民要致富,首先要修路,讓交通更加通暢。”望魚鎮中壩村第一書記古德旺說。2019年4月,雨城區醫療保障局開始對口幫扶中壩村。“我們來了之後,大家統一認爲,中壩村要真正實現脫貧致富,要把通村公路加寬、產業路延長,把外面的資源引進來,推動農產品走出去。”此前,中壩村通村公路於2010年由村民投工投勞修建,已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需要。他們爭取資金項目,把近4公里的通村公路全路段加寬1米,新建11公里林區道路,爲盤活林竹資源奠定基礎。村裏的蜂蜜、金銀花、甜柿,成了持續增收的來源,也豐富了村外人的舌尖。

雨城區雖是雅安中心城區,但處在成都平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地形兼具平地、丘陵、山地。特別是中高山地區,由於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發展緩慢,貧困問題一度頑固。脫貧之後,雨城區按照脫貧不脫責任、不脫政策、不脫幫扶、不脫監管的原則,持續實施產業提質、就業增收、基礎提升、惠民保障、長效幫扶“五大行動”,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僅去年,科學編制17個扶貧專項方案,實行專項行動清單化管理,統籌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612萬元,實施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1個,安排貧困戶產業發展、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貼息和脫貧攻堅政策保障性資金等863萬元,確保政策和資源落實到村、到戶、到人。”雨城區扶貧開發局局長韓世勇說,通過“資金清單”和“項目清單”管理,41個工程類項目全面完成,進一步提升了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生活質量。

“黨和國家幫助我脫貧致富,我要回報國家!”今年2月,張碗村脫貧戶吳明靜自發向武漢捐款三百元。通過大力改造提升自來水等技術設施,發展果蔬種植、生態雞養殖,張碗村成爲城裏人的“菜籃子”。脫貧攻堅的利民惠民政策,也像安全飲用水一樣,滋潤着羣衆的心窩。

雨城區的生態茶園

發展富民產業 無縫銜接鄉村振興

10月13日,周公山鎮新榮村村民王澤祥天剛亮就進山伐竹。他將伐倒的竹子鋸到和自個兒一般高的長度,然後捆起來背下山。

王澤祥說,如果賣竹子,他一天只能賣20元。若編成竹筐,以他的手藝和速度,一天砍伐的竹子能收入幾百元。僅做竹編,王澤祥去年就掙了1萬多元。但更令他高興的是,雨城區在去年底引進年產30萬噸竹漿紙一體化項目,將有助於帶動全區60萬畝林竹資源轉化成直接的經濟效益。

數十年來,雨城區發展了林竹、茶、獼猴桃、藤椒等特色農業產業100多萬畝。但由於大都以小規模生產、分散經營爲主,特別是受農村發展基礎和先天條件掣肘,農村人口流失,新型經營主體不足等,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對此,該區創新工作思路,發揮區工商聯的企業資源優勢,開展“兩新聯萬村·黨建助振興”行動,統籌39家企業聯繫幫扶貧困村;組織全區所有第一書記爲藤椒、茶葉、蜂蜜、獼猴桃、冷水魚、生態雞等40個農特產品代言,推出五黑雞、牛尾筍、手工茶、六月雪梨等10餘個“網紅”產品,實現“線上訂購”與“線下銷售”結合,全區貧困村農產品銷售額達100餘萬元。

與此同時,從全區層面推進綠色發展、轉型發展,結合產業基礎和優勢特色,提出發展林竹、茶、商貿物流、綠色工業、旅遊“五大百億產業”,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五大百億產業’,既是持續增收的核心支撐,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動力源。”雨城區脫貧攻堅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隨着產業持續深入推進,產業之花美麗綻放雨城,全區推進鄉村振興的路子將越來越寬闊,越來越暢通……(四川新聞網 唐小未 記者 袁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