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昌江10月29日电(樊欢迪)“王炸村的闲置劳动力不少,该怎么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作为昌江县王炸村驻村第一书记,郭辉一来到村里就面临“难题”,几番思虑,郭辉决定借鉴贵州等地经验,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

郭辉(左)与村民兰海青谈起豆角种植情况(人民网海南频道 樊欢迪摄)

海南省昌江县十月田镇王炸村内辖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3000余人,面积大人口多,属于实实在在的大村庄。“村里人均耕地近5亩,完全可以将种植业发展壮大。”初步想法有了,如何落地成为关键一步。

村里属于干旱地区,郭辉就决定种植火龙果等耐旱作物;村里没有集体土地,郭辉就租用村民的地,承包作为产业园;村民的积极性不够,郭辉发动党员的带头作用……经过一年多摸索,郭辉确定了短中长期产业多元化结构模式:种植圣女果、豆角、南瓜等短期瓜菜,同时发展火龙果、红心菠萝蜜等中长期经济作物。

在村民兰育培的”庭院“里,郭辉(右)查看种植的红心菠萝蜜的情况(人民网海南频道 樊欢迪摄)

稳定的收益加长线发展的种植模式吸引着更多村民加入。在豆角地里套种红心菠萝蜜是村民兰海青如今的发展模式,“豆角一茬一茬地收,不耽误固定收益,菠萝蜜也在长大,三年后能拥有稳定收益,今后的日子都有盼头了!”兰海青十分认可如今的种植模式。

“庭院经济”是利用闲置资源创造收益,内容广泛,并不限于种植业。村民兰育培家则是典型代表,种植圣女果、菠萝蜜、橡胶等作物外还发展了“林下养鸡”,“现在一个月可以卖出200只鸡,光卖鸡不算成本能收益一万块。”兰育培笑着说,“政府帮忙将自己的楼房进行了改造,我打算攒钱再加盖一层,让家里人住着更舒服。”

郭辉(左三)查看发展种植地点(受访人供图)

“不让任何一寸土地闲置!”郭辉发动村里有地的村民盘活所有耕地创造收益,增加他们的收入。没有闲置地的村民,郭辉将他们吸纳进集体产业园,让他们务工增加收益。“现在产业园种植着86亩圣女果,现在还打算种植64亩玉米,产业多元化,收益会更稳定。”郭辉告诉记者。

郭辉(左三)查看豆角种植情况(受访人供图)

有了产业,也不能放弃就业。郭辉组织举办《创业培训》《种养实用技术》《农民工建筑砌墙》、《面点制作》等培训班,积极鼓励村里年轻人学会一门专业技能,为将来发展积蓄力量。“普通工作容易被替代,工作的积极性也不高,学到更专业的技能后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的积极性。”扶贫先扶志,郭辉明白“输血”不如“造血”。

在郭辉的鼓励动员下,贫困户中737位劳动力中已成功就业723人。“他们比别人慢50米,我们就帮他们扶上50米,到了同一起跑线,他们也许会比别人更成功!”郭辉说。

村民的庭院里结出硕果,郭辉喜笑颜开

从2019年2月驻村到现在,郭辉明显感受到了村里的变化,“以前村里游手好闲的人很多,现在在村里转一圈,溜达的人少了,田地里工作的人多了,村民的精气神明显提上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