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是徹底改變一戰戰局的一年,美國在這一年四月參戰,俄國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雖然臨時政府繼續在東線對同盟國作戰,但戰績還是一塌糊塗。通過十月革命奪取政權後,蘇俄着手與同盟國進行停戰談判。

面對德國人獅子大開口,以托洛斯基爲首的談判代表斷然拒絕割地賠款的條件,隨後率團離開佈列斯特。德國人惱羞成怒,沒想到當初看中的蘇俄政權竟如此強硬。於是,德奧聯軍發起一場代號爲“拳擊行動”的軍事進攻,目的就是要讓蘇俄屈服並退出戰爭。

1918年2月,德國和奧匈帝國聯軍兵分三路向俄國展開進攻,德奧聯軍一路狂飆,三路大軍同時向俄國腹地推進。短短11天時間,北路軍就兵臨聖彼得堡城下,這座歷史名城已在戰爭爆發那年改名彼得格勒。迫於形勢,蘇俄當局只得把首都遷到位於腹地的莫斯科。

俄軍在東線屢戰屢敗的局面再度出現,當年3月,蘇俄政府與同盟國簽訂了《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不僅割讓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大片領土和向同盟國支付60億馬克戰爭賠款,還單方宣佈退出戰爭。

俄國人的背叛行徑立刻招來協約國一片叫罵,於是,伴隨着此起彼伏的國內叛亂,所謂的十四國武裝干涉也粉墨登場。很快,英法美三國軍隊以保護戰略物資爲由在蘇俄北部港口摩爾曼斯克登陸,當年4月,日本夥同英美在遠東海參崴登陸。

在當時蘇俄國內衆多反對勢力中,主要以尤登尼奇、高爾察克和鄧尼金代表的沙俄舊勢力爲主,這些白衛軍和蘇俄紅軍的交戰構成蘇俄內戰的主線。

應該說,托洛斯基爲組建蘇俄紅軍做出了很大貢獻,就是這樣一支以赤衛隊和原沙俄逃兵爲班底的隊伍,被托洛斯基用“戰時徵兵制”很快打造成紀律嚴明能打硬仗的紅軍。

紅軍與白軍激烈交戰之際,一支活躍在烏克蘭的“黑軍”也加入了混戰,它就是馬赫諾領導的烏克蘭革命起義軍,因爲舉着黑旗戰鬥而被布爾什維克稱作黑軍。

需要說明的是,馬赫諾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他指揮的這支黑軍既不同於原沙俄將領領導的白衛軍,也不同於彼得留拉領導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軍隊。

雖然紅白兩軍打得難分難解,但在反對烏克蘭獨立這個問題上是一致的,白軍態度甚至更加激烈。於是,在烏克蘭形成紅軍、白軍和彼得留拉的軍隊三方均是“一打二”的奇特景象。

相比而言,馬赫諾的黑軍屬於單打獨鬥,在各方勢力中尋找機會實現所謂自由的理想,這一“中立”角色令黑軍在蘇俄內戰大部分時間未遭到重創。

期間,在紅白軍交戰的兩次關鍵時刻,馬赫諾都站在了蘇俄一邊。第一次是1919年9月,鄧尼金的白軍一路北上,到達距莫斯科僅200多公里處,對新生的蘇俄政權構成極大威脅。依照之前與蘇俄簽訂的軍事聯盟,馬赫諾的幾萬軍隊從鄧尼金背後發動進攻,一舉切斷白軍補給線,鄧尼金“北伐”收復莫斯科的計劃最終泡湯。

第二次發生在1920年的蘇波戰爭期間,當時的烏克蘭處於一片混戰 ,烏克蘭國民軍、紅軍、白軍、馬赫諾的黑軍等各方勢力打作一團。蘇俄紅軍大部分兵力西進投入蘇波戰爭,白軍趁勢再起,與畢蘇斯基的波蘭軍隊東西對進夾擊蘇俄紅軍。

如同上一年馬赫諾從背後進攻鄧尼金軍隊,白衛軍這次也從後方攻破紅軍防線,很快突入到第聶伯河左岸地區。形勢萬分緊急,蘇俄當局再次和馬赫諾結成軍事聯盟,雙方聯合反擊,最終抵擋住了白軍的進攻。

兵敗華沙後,蘇俄紅軍回過頭來“收拾”烏克蘭境內的敵對勢力,相繼擊潰白軍和彼得留拉領導的烏克蘭國民軍後,馬赫諾的黑軍成了蘇俄在烏克蘭唯一的心頭之患。

很快,蘇俄政府撕毀之前與馬赫諾簽訂的盟約,以馬赫諾叛亂爲由將這支黑軍悉數殲滅,馬赫諾本人流亡巴黎,他的烏托邦式幻想最終破滅。相關視頻:悲情英雄還是叛軍頭目,蘇俄內戰中的“黑軍”究竟爲何而戰?

文/田瑞安 水平有限,請多指正 ;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