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在世界各地发动了一系列局部战争,其中多为利益所驱动。然而,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动的越南战争却留下很多疑问,时至今日,这场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仍饱受诟病,前后近二十年时间,美国因越南战争耗资数千亿美元、近六万军人阵亡,30多万人负伤。在美国二百多年建国史上,除了内战和两次世界大战,这恐怕是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战争。

关键是美国并没有从越战得到什么好处,一寸领土也没占到,一点资源也没捞到,最后还落得个灰溜溜撤退的坏名声。对此,在外交领域颇有建树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越南战争也许是一场悲剧,美国本不该闯进去的。”

的确,对几十万美军不远万里跑到中南半岛“帮”越南人打仗,连美国人自己也想不通。一方面,越战给美国民众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几乎撕裂了美国社会;另一方面,战争的巨大消耗令美国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国内的种族、民权矛盾借机发酵,民众的反战情绪不断高涨。

那么,从1950年杜鲁门提出《美国在东南亚的目标和行动方针》,一直到1975年福特总统执行撤侨行动,前后25年时间里,连续5任美国总统都盯着越南并逐步扩大战事,难道说美国人选出的这些总统脑子都有病?

显然不是这样,“闹革命”起家的美国从来不玩虚的,当它所谓的安全受到威胁时,美国人绝对要真刀真枪跟你干。为什么在杜鲁门时期美国人就盯上越南?那时候朝鲜战争还正打得火热。这就要说到冷战时期美国的“印太战略”了。

在美国看来,中南半岛的战略价值丝毫不亚于朝鲜半岛,在亚太与苏联阵营对抗,越南的战略地位甚至高于韩国。就算朝鲜打下整个半岛,大不了把日本顶在第一线,以关岛、夏威夷为外围防御圈,美国在西太平洋还有回旋的余地。

而如果南越被胡志明的北越拿下,根据美国人自己预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南半岛三国直到泰国、马来西亚都将“沦陷”,旁边的菲律宾、印尼也岌岌可危,马六甲海峡都保不住了,美国在东南亚哪还有立足之地?

应该说,美国人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回想一下,当年日本人不就这样干的嘛,从中南半岛一路南下,开战后首先进攻美属菲律宾,最后一步步把美英势力赶出东南亚。日本当时偷袭珍珠港和进攻东南亚是同时进行的,而在美国人看来,珍珠港被袭只是丢了面子,丢掉菲律宾才是最致命的,这里可是美国人在南海作威作福的坚固堡垒

基于这样的冷战思维,杜鲁门的继任者艾森豪威尔开始介入越南局势,从法国人手中接过棒后,美国扶植吴庭艳建立了南越政权,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越南人,吴庭艳却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重要的是他这个政权唯美国主子马首是瞻。

从1954年至1959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向南越派遣的所谓军事顾问达到近千人。肯尼迪上任后,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明确提出:美国不会从亚洲撤退”。1961年5月,肯尼迪向南越派出一支美军特种作战部队,美国正式介入越南战争。

1963年11月,美国支持南越军方发动政变枪杀吴庭艳,当月,肯尼迪遇刺身亡。到这个时候,在南越的美军已达一万多人,但美国并没有在军事上介入越南内战。真正大幅升级越南战争的还是肯尼迪那位继任者,先不说这位副总统与肯尼迪之死有无关系,刚宣誓就职,约翰逊就下令轰炸北越,毫不掩饰自己急于扩大战争的心情。

在任5年多时间,约翰逊不断扩大越战规模,期间也不乏“大手笔”。1964年北部湾事件后,约翰逊批准对北越实施战略空袭的“滚雷”计划。1965年7月,约翰逊下令动用B-52战略轰炸机对北越展开“弧光作战”,让越南人民见识了什么是地毯式轰炸。

到1966年8月,已有43万美军驻扎在南越,这还不包括海空军。赢得1968年大选,尼克松于次年初就任美国总统。针对越战,尼克松推出“越南化”政策,说白了就是让越南人打越南人,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只管出钱,美军开始从南越撤离。

然而,中南半岛局势的发展不以美国人意志为转移,随着柬埔寨发生军事政变和北越发动大规模复活节攻势,尼克松下令发动了越南战争中规模最大的空袭,向北越倾泻了数十万吨炸弹。

有数据显示,在尼克松任内,美军投放到越南战场的炸弹比整个二战期间盟军投放的总数还要多,时任美空军参谋长李梅也不无兴奋地附和道:要把北越炸回石器时代。

1973年在巴黎签订和平条约后,美军开始全部撤出越南。十几年越战打下来,美军地面部队虽然始终没敢越过苏联和中国划的那条“红线”,但也算动用了常规战争的一切手段。再看看这场惨烈的战争,美国人几乎打赢了期间每一场战役,却没有赢得这一场战争

1975年4月30日,最后一批美国人刚撤离,北越部队的坦克就轰鸣着冲进南越总统府,美国精心扶植的南越政权终究抵挡不住越南统一的步伐。

现在看来,东南亚也没有像美国人当时担忧的那样被对手吞噬,相反,今天的越南和美国化敌为友关系还亲密了。这么说来,美国人当年还是想多了,真不该为那场“无谓”的战争抛头颅洒热血。

文/田瑞安 水平有限,请多指正 ;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