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大爆之后,芒果顺势开启了第二季预热,并在月中的招商会上宣布了部门嘉宾的关键词。

对于这则动静,一半网友开启了欢快的嘉宾解谜探讨,另一半网友的反应却不乐观,以为没有再办第二季的必要。

理由很简朴:第一季已经烂尾,第二季还好意思做?

成团夜的尴尬场面仍然历历在目,没有宣布女团名便仓促结束的“选秀”,让许多付出真情实感追过《姐姐》的观众失望。

时隔一月,有了团名X-sister的姐姐团才终于在综艺《爱乐之程》合体,但场面仍然尴尬,姐姐们之间显著布满陌生感。

作为女团养成选秀综艺,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合格的,七话也曾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结束后多次吐槽策划虎头蛇尾。

但对于第二季的制作,个人仍旧会投上一张赞成票,不是为了支持女团综艺,而是市场给到熟龄姐姐们的曝光平台太少。

这档综艺,对中年女艺人来说,其实太重要了。

赵薇曾在《演员请就位》中感叹:女演员越来越难出头。

对中年女演员来说,想要碰到合适自己春秋的角色非常难题,想要出演春秋契合且人设有张力的角色,更是难上加上。

处于中年女演员顶层的海清,第一个公然为女演员呐喊,但愿能够获得更多机会,曾经引发过大量争议声。

她的机会在同龄演员中已经属于优等状态了,然而,细捋海清出演的角色,清一色为婚姻头疼的媳妇或为子女教育奔波的妈妈。

这类角色有她们的魅力所在,但当一位顶级中年女演员只能将自己束缚在同一类角色中时,已经说明整个群体都处于这类状态了。

即使中年翻红并因独特个性成为中年“顶流”的刘敏涛,选择空间也很有限,通过《伪装者》走红之后,她几乎一直在出演背景化的妈妈角色。

直到2020年,刘敏涛才在悬疑网剧《白色月光》里遇到了中年小三杨雁,这个人设极不讨喜的反派,却是刘海涛近五年来接到的最有张力的角色。

选择权相对丰硕的年青女演员,她们的成长空间实在也没有表面上那么夸姣,往往由于作品题材特性题目,人气收割能力普遍弱于男演员。

在这方面,女艺人的商务资源便是最好的证据,原本属于女明星主场的彩妆行业,目前几乎清一色换成拥有庞大粉丝群的年青男艺人。

造成这种现象本质上与性别是没有关系的,商家的选择永远追逐利益,之所以男演员能够为他们带来更丰厚的回报,根源皆在行业本身。

我们不缺优秀的女演员,更不缺有魅力的熟龄女演员,但市场压缩了她们的展现空间,让她们陷入“无好资源——人气弱——无资源”的死循环。

而《乘风破浪的姐姐》之于她们,是一个绝佳跳板。

这档综艺掀起“姐学”风潮,熟龄女星的魅力因综艺被观众认可:原来变老一点也不可怕,原来我们的女艺人这么飒,这么千姿百态。

许多人不满《浪姐》的烂尾,但在这个过程,观众也被姐姐们的个性折服,这些优秀的女艺人,也通过这个舞台收成了贸易市场最钟爱的“流量”。

成团的几位姐姐基本上商务资源接到手软,未成团的姐姐也收成许多机会,但凡在舞台上有个性风格呈现的艺人,都有一定的附加成果。

由于受伤及结婚生子已经多年没有水花的郑希怡,凭借自信飒爽的气质受到品牌商认可,节目播出之后,各类商务资源纷至沓来。

出道后演技备受好评但人气太低的蓝盈莹,也成功收成了自己第一支广告代言,终于赢来了人气质变机会。

即使没有走到终极战场的姐姐们,也由于《浪姐》收成颇丰,以金莎为例,她在新综艺《女儿们的恋爱》中便有着甜美的埋怨:行程满了。

回顾金莎近两年的资源,上一部电视剧仍是2018年客串的《北京女子图鉴》,两年内独一没有断层的事业,只有为影视剧唱没什么水花的OST了。

通过这些“业绩”,很难想象她在10年前是一线人气女歌手、是内地第一波青春剧中的女神级人物,与胡歌曾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这些只是个别几位姐姐的变化,在综艺播过程中话题颇多的伊能静、黄圣依、张萌等女艺人,目前都成了综艺红人,有了更多曝光机会。

独一遗憾的是影视行业没有做好迎来“姐学”的预备,目前这些姐姐的资源都集中在商务和综艺上,影视作品短期并没有太多起色。

假如没有及时的增补,熟龄姐姐们的市场,很轻易短暂热闹后归于平静,在这个时候,《浪姐》第二季的推波助澜便很重要了。

这档综艺主打的是熟龄女性魅力,固然以女团形式呈现,内核却是女性的多元美、成熟美,填补了当下娱乐圈及社会对成熟女性审美的空白。

但对女性美的赏识,大众受影视娱乐行业影响多年,已经垂垂有了低龄化趋势,对“奼女”型艺人情有独钟,也常常将女性美局限在奼女感上。

如今,“奼女感”这个词汇几乎横跨了70后到00后的女艺人,曾经一度引发走气质美路线的殷桃吐槽。

想要打破这种审美禁锢,一档《浪姐》两个多月的冲击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在女性主题影视作品还未跟上之时,持续的综艺渲染非常有必要。

这也是七话鼓励《浪姐》出第二季的枢纽原因,女性的多元审美意识培养需要这个舞台,中年女艺人也需要这个舞台突破事业瓶颈。

但,《浪姐》很重要,想要延续价值,改变更迫切。

第一季节目组显著没有做好完整规划,它抓了熟龄美的内核却没有匹配合适的内容与定位,导致后半程舞台越来越单一、成团也变成了笑话。

固然由于大众对“姐姐”概念的钟爱让这档综艺获得了现象成绩,却并不能真正让观众共情,给出可持续的姐姐气力。

《浪姐》第二季如何让舞台作品以更完美的方式呈现,找到契合姐姐团的定位与发展模式,是节目组能否延续姐姐气力的枢纽。

但愿节目组能注重改变与成长,莫让《浪姐》沦为割韭菜综艺,让它成为真正能改变大众审美与女艺人处境的优秀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