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GARMIN佳明发布了第二款智能体脂秤Index S2 ,也首次在国内发售。看看它的实际体验,肉身评测——

相比前一代产品 Index S1,佳明 Index S2智能体脂秤最大升级在于将原有黑白显示屏升级为彩色显示屏,并在其中加入体重趋势等更多功能,在传感器与自身算法上也进行了优化升级。

佳明的所有产品,小到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大到飞机上的导航仪器,都主打数据的精准度和专业性。

佳明 Index S2智能体脂秤的肉身评测主要围绕这几点——

Index S2 开箱及基本功能说明实际体验:体脂秤与手机配对、一次完整上称体验精准度及功能测试:体重精准度、多项生理数据准确度测试购买建议:Index S2适合哪些人使用?

Index S2 开箱介绍及基本功能说明

Index S2有黑色与白色两种配色。打开包装盒,除了Index S2秤外,还有一本快速入门手册、四节7号电池以及四颗底座垫扣。

在外观上,Index S2 采用四边流线型设计,圆弧弧度很大,颜值和细节做工都很好。

玻璃表面使用了 ITO 镀膜工艺,镀有一层导电隔膜。相比电极片体脂秤来说能够更加完整的接触到人体脚面,在精准度上也会有所提高。

Index S2 面板为玻璃材质,这类材质让表面平整光滑,颜值高;但也会留下痕迹,需要经常擦拭

Index S2 体脂秤细节做工非常精致

背面有两颗按钮、电池凹槽以及四个活动秤脚。

Index S2 拥有一块分辨率390x390、2.8英寸的彩色屏幕,TFT LCD显示屏。

——TFT 为屏幕材质,LCD指液晶显示方式。通过结合背透和反射方式进行工作,每个像素点都配备了一个半导体开关,通过点脉冲的方式来控制每一个开关。TFT LCD屏能够精准控制屏幕的显示灰度,以及提高屏幕反应速度。

实际显示的细腻度还是很不错的。

背面两颗按钮分别为「RESET」和「ST/KG/LB」,前者负责进入配对模式,后者可通过滑动在英石/千克/磅之间进行选择。

1千克(KG)=0.16英石(ST)=2.2磅(LB)

活动秤脚搭配附送的底座垫扣,是当需要在地毯、瑜伽垫等柔软地面使用时安装的,这样能保证数据的精准度。但我们依然建议,尽量在无弹性、平整地面上使用 Index S2。

Index S2的功能——

健康数据:目前支持六项生理数据:体重、体脂率、骨骼肌质量、骨骼重量、体内水分、体质指数,传感器得出数据,通过算法作出评估;体重变化:测量结束后,体重上方会显示相比上一次的增减;体重趋势:可查看最近30天内体重变化趋势;天气预报:在所有数据显示完毕后,会显示当日天气预报;WiFi:依靠无线网络传输数据,蓝牙配对手机等设备。连接无线网络后,数据自动显示在 Garmin ConnectAPP 中,支持连接7个 WiFi。

Index S2的功能,及与上一代S1对比:

Index S2 实际体验:配对手机、体验一次完整的上秤测量

将7号电池装入,同时滑动背面右侧滑块至「KG」,摁下左侧“RESET”按钮即可唤醒并进入配对界面↓↓

出现该标志时,即可打开GarminConnect 进行配对。

打开手机上的Garmin Connect APP ,点击「Garmin 设备」进入「添加设备」界面,便会自动搜索,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即可配对。

Index S2 只能有一位所有者,其他用户被邀请后才能够使用,且被邀请者必须是GarminConnect 用户。

一次完整上秤测量:

将 Index S2 放置在平坦的硬地面上,轻触体脂秤任一部位唤醒;赤脚上称,待体重数值停止波动并在上方出现绿色锁标志后即为完成称重,一次体脂分析完成;随后依次显示使用者姓名、体重趋势、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骨骼肌质量、骨骼质量、体内水分和天气;当所有数据显示完毕后,便会自动熄屏上传数据。

测量得到的生理数据,及这些数据所代表的含义:

身体质量指数(BMI):以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有助于标准化人体体重和身高,是衡量人体胖瘦的简单数据;体脂率:人体中体内脂肪重量占比,反映了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其中包括必需脂肪和贮存性脂肪,必需脂肪与基本健康息息相关;骨骼肌质量:骨骼肌重量和肌肉中水分的总量,也是锻炼增肌中着重需要了解的指标之一;骨骼质量:体内骨骼(不含骨骼内水分)总重,女性正常范围在2.5-4%左右,男性在-5%左右;体内水分:指体内液体占体重百分比,正常体内水分占体重的50-60%。

如果是不同的使用者使用,Index S2 则根据目前体重以及历史体重数据切换到当前使用者姓名,如果错了,通过轻触体脂秤切换即可,如果转到“?”用户即为删除此次数据,也可以通过Garmin ConnectAPP 删除。

当体重出现锁定时,即为完成一次称量。

在Garmin ConnectAPP 「我的一天」中「体重」界面看到详细身体报告,除了一天内每次测量的数据,也可以查看每项数据在不同时间段(一周/一个月/一年)的变化波动。

在「体重」界面右上角点击「···」,还可进行设置目标体重以及在「帮助」中查看各项数据讲解。

体重目标不仅会在 APP 中出现,也会同步到 Index S2 中,每次测量时都会在体重趋势中出现。

图中上方虚线即为体重目标。

上秤使用简单总结——

一次完整称量大概在10秒左右;测量结束后,体重上方会显示距离上一次增加或减少了多少,这可以在锻炼前后进行称量,通过减少的量来对身体进行1 : 1的体液补充,毕竟在锻炼中所消耗的大部分为水分;屏幕虽小,显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在不同数据上方也有不同的图形告知当前显示为哪项数据,如水滴代表体水百分比、骨头代表骨骼重量等;对于有一定锻炼习惯及知识基础的运动爱好者来说,这几项数据可以了解自身近期锻炼情况如何;用脚轻触机身或表面可唤醒体脂秤,站上即可使用。当所有数据显示完毕后,便会自动熄屏上传数据;Garmin ConnectAPP 使用很便捷,WiFi 传输数据意味着能够远程查看生理数据;

精准度及功能测试:体重精准度、多项生理数据准确度测试

针对Index S2 在称重、体脂率、骨骼肌、体内水分、骨骼方面准确度表现的专业测试——

测量手机使用的是精准到克的电子厨房秤+苹果官方的数值

重量准确度表现测试

作为体脂秤,能否精准测量出微小变化是考量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我们通过拿着不同数量及型号的 iPhone 上称,通过其前后重量变化是否符合手机重量来判断 Index S2 在重量准确度的表现是否及格。

从数据中能够看出,佳明 Index S2 在重量准确度方面是相当合格的,隐藏小数点后几位数字也是为了方便使用。

生理数据准确度表现测试

人体成分分析最为准确的测试为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此类方法仅在大型医院与科研机构才配备,由于疫情缘故,去医院进行检测过于繁琐。我们就去了一兆韦德、威尔士与独角兽,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与 Index S2 进行数据对比。

当下体脂秤和健身房仪器较为主流的测试方法均为“生物电阻抗法”,其原理为检测生物电阻,利用人体各成分导电性不同特性,通过电极发放电流测出电阻、再结合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来计算各成分含量和比率。

看看Index S2在体脂率、骨骼肌、骨骼重等生理数据表现(测试者信息:男,23岁,169cm,体型偏瘦,经常运动健身)——

一兆韦德与威尔士所配备的产品为 Inbody 570,独角兽健身所配备的产品为 Inbody 270,具体数据以及与体脂秤对比如下:

四次测量均在早晨空腹情况下测量

对比水分时,需将体重与体内水分比相乘。

从数据中能够看出体质指数和体重两个数据在四项设备上一致,BMI更多与身高、体重有关,并不直接参与体脂、骨骼等测量,但可用作与自身是否肥胖的考量纬度;

在体脂率、骨骼肌质量、体内水分,Index S2接近两款 Inbody 仪器,更接近570型号;

姑且不讨论设备老化,精准度下降问题,Inbody 570 机型本身比起270在电流频率等各方面上略优一筹,在精度和准度上自然会有更好的表现,例如电流频率的高低决定了电流通过细胞膜的能力,也决定了测量时精度与准度。

以570为基准,Index S2 在生理数据准确度上并不输于 270。

生理数据方面精准度总结——

Index S2 拥有足够高的重量准确度;各项生理数据对于Index S2 来说,很大一部分力需要算法完成,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更新的算法能够出更多的力,让数值往精准靠拢人体成分分析基本没什么临床参考意义,生理数据的意义更多在于变化趋势,通过同一时段不同时期但对比,能够得知自己在某段时间里的生活/饮食/运动对自身体脂/肌肉的影响,这也是在 Index S2 中加入体重趋势的意义,帮助追踪数据变化;就目前而言,Index S2 尚未能够结合 Garmin Connect 中其他数据给出相对实际性的训练意见,同时也可以展望一下在未来更新中可以加入类似Forerunner745中“训练建议”,并根据不同锻炼目标以及当下身体状态给出动态训练建议;

以参观办卡为目的前往健身房进行体测,其中一家测纸还不让带走,猜猜是哪家?

Index S2 购买建议

Index S2 国内预售价为980元,日后会回调至1280元——相比小米等诸多国产秤,佳明Index S2的价格显然高很多。

Index S2的优势在于除了细节做工、后台自动上传至Garmin Connect 云端外,硬件技术和软件算法很靠谱,测量的数据比较精准——我们其实很期待,日后佳明是否会尽快打通体脂秤数据和它当下手表等设备的算法,将更精准更多的生理数据,例如手表中运动时所消耗的卡路里以及最大摄氧量等数据计算都是需要考虑到体重这一维度,结合到运动恢复、训练计划上去。这才是佳明最强项的地方。

购买建议:

仅仅只是作为体脂秤使用,Index S2价格较高。当然它有一定品牌价值加成,颜值也很适合放在家中;

如果你对体脂率、骨骼肌、体内水分、骨骼数据很在意,是健身减脂或者经常运动者,Index S2能够提供相当精准的数据,不比普通健身房的那些仪器差,且也适合你高频使用,来比较自己身体的变化,就专业度和精准性而言,Index S2表现是很不错的;

Index S2 体脂秤未来会是佳明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失的一环,相信后续很快就会结合佳明自己的睡眠、运动、恢复/训练计划等数据——即,佳明体脂秤可能会真正成为佳明-firstbeat那套算法的一部分。这也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