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友誼醫院肝移植中心爲一位重症患者成功完成肝移植手術,爲患者供肝的是他65歲的母親。通過中國肝臟移植註冊系統(CLTR)確認,這是目前國內活體右半肝移植年齡最大的供者手術。

“情況怎麼樣?”

“情況很好,正在恢復,您別擔心”。

在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肝移植中心病房裏,剛做完“割肝救子”手術的宋母,每天都要問醫護人員好幾遍這個同樣的問題。而每次醫護人員的耐心回覆都是她堅持下去的動力。

肝移植中心主任朱志軍

“我第一次見他們時,小宋已經不能行走,他母親推着輪椅送他來的醫院。”

小宋很瘦弱,腹部卻因爲腹水漲得很大。經過各項檢查發現,小宋的身體情況非常不好,門脈血栓,腎功能不全,營養衰竭,每日放腹水大於1000ml。而小宋的母親年齡已經65歲,遠遠超出了我國肝移植指南中建議18-55週歲的捐肝年齡。加上女性個子小,全肝體積本來就比男性小。

此前,朱志軍團隊曾完成一例67歲供者的活體左半肝移植手術,創造了我國活體肝移植年齡最大的供者手術記錄。在爲小宋制定手術方案的過程中,朱志軍和團隊多次召開會議,通過軟件系統,根據CT掃描,模擬計算肝臟體積、血管區域,算出病人需要多少肝臟,哪段血管需要後臺重建。經多次討論決定,切除宋母右半肝做爲活體移植肝臟。對正常成人來說右半肝大於左半肝,但是切除難度也更大。

這期間,住院等待手術的小宋多次出現身體波動,每一次波動帶來的變化,都會推翻上一個方案,朱志軍和團隊不停調整治療方案,幫助小宋渡過一次次難關,讓身體儘快達到手術標準。同時,方案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4次調整。

術前,朱志軍團隊根據實際情況,在保證供體宋母生命安全情況下,計算了移植物重量與受者小宋體重比,數據顯示只有零點八幾。

肝移植中心主任朱志軍

“這一數據我們最低要求是0.8。母子倆的情況需要我們在每一步手術的過程中做到精打細算,不能取多了影響母親,又還要爲小宋提供足夠的肝體積,取出的肝一點都不能浪費,要完全發揮作用。”

在攻克了一道道難關後,終於,手術開始了。在手術室的白板上,每一步都標註着明確的時間,時間精確到了分鐘。

中心副主任魏林

“我們這個時間表主要是爲了儘量做到無縫銜接,儘量縮短供體在體外時間。”

通過兩個手術室的配合,凌晨3點多經過19個小時的手術,小宋完成了活體肝移植手術,被送往重症醫學科病房。

目前,在重症醫學科病房的小宋已經恢復意識,各項化驗指標顯示,移植肝臟開始發揮作用。“割肝救子”的宋母轉到普通病房恢復情況良好,開始下地行走鍛鍊。

近年來,北京友誼醫院肝移植中心年手術量在200例以上。自中心2019年9月整體搬到通州院區後,繼續發揮綜合醫院肝移植外科的醫療技術優勢,不斷開展高難度的移植手術,已完成184例移植,其中活體移植手術104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