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0月29日讯 29日,赶到武汉参加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研究员,以鲜活的临床案例诠释“基因组学”:“今年,中国新冠肺炎病毒的数据快速释放到世界数据库,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用的就是‘基因组学’的技术。”

平实科普达人:跨国救援故事诠释“基因组学”

“决定我们未来的是微生物。”张文宏介绍,大量微生物继续停留在动物界,另外一些会随着人类进化进入人类世界,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

他讲了一个临床案例。一位非洲务工人员被昆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回国后辗转来到华山医院感染科时,已全身布满瘀斑,奄奄一息。

张文宏团队通过测序获得基因组学的证据,向世卫组织证明,患者是被“布氏锥虫”感染的。只有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卫组织存储了有针对性的药物。此时,正好有一位官员要去北京开会,通过跨国送药、加急通关,病人送入院71小时后就用到了特效药,命保住了。

敏锐的观察家:从不明病因联想到病毒跨种传播

“只要人类生活在微生物世界里,就存在危险,人类要学习如何与微生物共存,我们要跑得比微生物更快,就可以活下来。”张文宏回忆,2017年,华山医院感染科接诊了一名患者。入院时这位患者视力下降,难以查出病因。追问病史,得知患者在养猪场工作,发病前一天曾被猪圈中的污水溅入双眼,张文宏立刻警觉起来。团队马上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猪疱疹病毒。

“1986年,学界就认为该病毒会跨物种传播,但没有找到案例。”取样后,通过基因测序,团队验证了31年前学界的猜测,确认了猪疱疹病毒的跨种传播,这在全世界属首度发现。

硬核张教授:“这次我们已做到最好”

“2003年时,当我站在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一线时,我们不能有效认识这个疾病。”张文宏说,中国基因组学获得极大发展,17年后中国再遭遇新冠病毒,国人已做到最好。

“每年冬季,人类都会发现一系列不明原因肺炎,全球一直在进行比赛,看谁更快去分辨它。现在我们以时间轴来复盘,我敢说,任何一个新发传染病从暴发到被发现,我还没有看到比中国更快的反应速度。你今天不要告诉我,你做,你会更快,因为我们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

当日,张文宏获本届大会“2020年度科研领袖奖”。

据了解,正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10余位院士及百余位组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参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卞修武、高福、贺福初、谭蔚泓、魏辅文、王福生、康乐,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乔杰悉数来到武汉现场,他们中有化学生物学专家、分子肿瘤学家、传染病教授、生态学家、昆虫学家和生殖医学专家,共议“组学与人类健康”。

(记者李佳 通讯员麦丝绮 温婷婷 龚碧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