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北大一對學霸結爲夫妻,令周圍的人十分羨慕,他們二人學習成績優異,同是北大的學霸,男的叫王青松是河南的一個農民家庭的孩子,王青松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了北大他是村子裏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青年,他從農村走出來,全憑藉自己的實力,王青松考上北大的法律系。從本科到讀研究生再到留職北大任教,王青松的學習之路一直很順暢,他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十分刻苦,儘管他已經很優秀了,他對知識的渴望始終沒有停止過,王青松在職期間利用閒餘時間,一直爲博士考試做準備。

妻子張梅也是留校的英語老師,她們二人是在一次養生交流會上認識的,因爲王青松曾經習過武,作爲養生專家出場,他的與衆不同的氣韻,被張梅關注到了。通過後來的交流雙方彼此很欣賞,之後又結爲夫妻。兩人的性格比較相近,幹起工作來十分認真,兢兢業業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

促使他們隱居山林的直接原因,是王青松博士考試成績是第一名,他報考的哲學系,結果出來時王青松沒有被導師錄取,這樣的結果讓王青松心情十分沮喪,王青松報考了哲學系湯一介教授的博士考試最後卻沒有被教授錄取,

促使他們做下歸隱山林、與世隔絕的決定。王青松報考的是哲學系湯一介教授的博士考試,本以爲可以和普通人一樣,做出努力就一定會有結果。他的成績是絕佳的,但考上第一名的成績並沒有讓王青松如願以償的順利攻讀博士學位,王青松收到的答覆是不予錄取。

就在第一次考博失敗之後,王青山並沒有放棄考博的努力,他在繼續努力學習着準備着第二年的考試,誰知命運似乎在有意捉弄他,儘管這一次成績依舊靠前,最後等來的的結果還是不被錄取。他的妻子張梅這段時間工作上不順利,最讓她糾結的是連着五年都沒評上講師的職稱。

於是二人對自己從事的這份工作陷入了迷茫,沒有了工作的信念,王青松提出辭掉工作,去鄉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兩人不謀而合,兩人一起辭掉了工作,在80年代辭掉北大的教師工作,也是在媒體上轟動了一陣子,當他們這樣的決定周圍的人們確實難以理解。

王青松.張梅夫妻二人選擇回到鄉村,選擇了一處山林,過起了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隱居生活。夫妻二人就用自己手中的積蓄承包下2500畝的荒山。當時的王青松夫婦除去工作積累的工資外,一無所有。在山上居住的房屋都是他們自己親手所建,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着。實際情況是兩個人的想法太單純了,不計後果的辭職兩人並沒有成熟的思路,不多的一部分積蓄花錢僱當地的農民幫忙開墾荒山,最後所剩無幾。

雖然是在與世隔絕的山林間,夫婦兩將自己的小家經營的還不錯,生活中的食物逐漸能自給自足。王青松的兒子從小就在那山間長大,已經會幫助父母放羊,能識得草木鳥蟲,能辨別五穀名稱,也知道四季更替。張梅說他們的兒子從小沒有打過針也沒有喫過藥,這都得益於這山間自然的物產。一家人的生活就這樣寧靜安詳的度過了27個春秋。

回首27年也是瞬間而逝,現實的問題擺在夫婦面前,七歲的兒子從小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雖然天資聰明,已經7歲的孩子,還沒有見過大山外的世界,王青松夫婦在大山中生活27年,已經與社會完全隔離脫節。曾經有一個北大的同學來到王青松的家中,看到眼前夫妻二人的這種境況時,情難自抑,失聲痛哭。

這位朋友已經事業成功,也算是一個富豪,當即提出他們需要多少錢,都6可以幫助時,被夫妻二人婉言拒絕。他們當時還沒有離開山裏的打算。事實擺在面前,孩子得接受教育。況且他們承包的土地,沒有產生多少經濟效益,一直處於虧損之中,經濟上越來越拮据,積蓄已經面臨枯竭,孩子的未來不得不考慮。王青松夫婦又重新回到城市,繼續爲生活去打拼,一切都是爲了孩子。整理於2020.10.2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