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走过20年,全国房价涨得有多高?

近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报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今年6月至9月份,全国新房单月成交均价均位于1万元以上的水平,分别为每平米10113元、10263元、10540元和10191元。销售均价连续4个月突破万元,说明全国房价正式进入“万元时代”。而从累计数据来看,今年1-9月份全国房价为每平米9989元,离万元大关也仅有一步之遥。

要知道,从98年房改至今,受“有房才有家”和“买房造富”思想影响,中国房地产持续繁荣,房价也由最初的2000元涨到了现在的1万元,翻了5倍。为了买房,不仅数以亿计的家庭积蓄被掏空,“负债累累”,而且据金融时报数据,目前中国居民的负债率在120%左右,其中有50%的家庭没有存款。背后原因也很现实,房地产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90%左右。

特别是过去5年,楼市更是借助去库存政策、棚改货币化、货币宽松等手段,一跃而起,甚至创造了全国性普涨的局面。然而,老百姓买房难度只增不减,负债率高企不下,但整个市场却一直存在着铁的事实:住房已经严重过剩。

不仅如此,粗略把所有房产加起来,已经足够30亿人居住使用

根据公开数据,截止2016年总计竣工住房面积为9,797,340,000平米,按照90平米一套房计算,一共有9797.34万套房子,商品房一般可容纳4-5人居住,所以这些房子足够4、5亿人使用,如果加上比商品房多3-4倍的小产权房,那这些房子供30亿人居住绰绰有余。

试想想,即便加上这4年新建的房子,住房总量也只会增不会减。房子这么多,总人口才14亿人,房子买了之后哪去了?前有央行统计数据,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高达96%,户均拥有1.5套房,同时有两套房以上的家庭占比达到了31%。后有西南财大、腾讯等机构调查给出的房屋空置数据,都可以倒推出房屋严重过剩的事实:

腾讯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住房空置率就已经达到了22%-26%;西南财大发布的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商品房空置率高达26%,连一线城市的空置率都可能在15%-20%。更重要的是,《2020中国青年租住生活蓝皮书》显示,我国房屋租赁人数超2亿人,两年后将达到2.4亿。庞大的数字背后,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无力承担现在的高房价,他们不是不想买,而是根本买不起。房子本身不会创造财富,因为吸收了大量货币后才被视作为财富,这种虚幻的财富幻觉,不仅使房地产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更蕴含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但在一些为楼市汗牛充栋的专家看来,丝毫感觉不到高房价的存在

近日,北大经济学院长董志勇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不要任何时候都污名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他们有很多困难,但目前为止我个人觉得并没有泡沫。”不仅如此,北师大董教授也说过逆天言论:房价不高,对大多数人是合理的,买不起房的都是自身造富能力不行,怨天尤人毫无意义,要怪就怪自己没本事。

不知道大家看到做什么感想?在房说君看来,越是调控高压,就越有很多专家出来“说三道四”,毕竟,但凡有一点为刚需着想,就不会说出这种与政策基调相背离的观点。然而,眼看着专家尽心尽力地为高房价代言,一时间,很多刚需购房者倍感焦虑,再加上如今突破万元的全国房价,还有严重的住房空置,很多人疑问:房价还在涨,难道真的是自己没本事?

事实上,要判断房地产有没有泡沫,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可探知一二

房价收入比方面,根据易居研究发布的2019年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排名前5的深圳、三亚、上海、北京的房价收入比均超过了20,也就是说要买一套房,需要不吃不喝20年以上才能全款付清。而国际通行说法,一般房价收入比在3-6之间才属于合理区间。可在这50城中,仅有长沙稍接近合理范围。

租售比方面,作为衡量楼市有无泡沫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诸葛找房统计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屋租售比为1:592,其中厦门需要出租90年才能收回购房成本,深圳、北京也至少要54年。

购房年龄方面,据贝壳交易数据,今年上半年,四大一线城市和15个新一线城市,平均购房年龄全部超过30岁,排最后一位的合肥,平均购房年龄为30.8岁,位列前三的是津沪京,分别为35.4岁、34.6岁、34.6岁,这还是在省吃俭用、拼尽六个钱包所取得的,就连邻国的日本,其买房平均年龄都几乎在40岁以上。

这算是哪门子的没有泡沫?专家们说着这种阳奉阴违的话,是哪里来的勇气。对于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言论,央媒经济参考报的“回怼”简直是大快人心。

央媒发文指出:房地产与金融是天然的孪生关系,无论是房地产开发,还是个人购置房产,都很难离开房地产金融的支持。但是,金融运行也有“特立独行”的一面,如果缺乏有效的规范与约束,就很容易让房地产偏离“住”的属性,某种程度上成为房价炒作的助推器,成为房地产业高杠杆运行的兴奋剂,进而削弱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内在动力。

显然,央媒的回应也是围绕着“去金融化”四个字来的,要知道,房地产的危害凸显,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即便国家调控手段趋严,可是泡沫破裂的危机依旧存在。只有把房地产的高杠杆降下来,让那些习惯把房子作为投机品的人吃到教训,才能让整个社会形成“居者有其屋”的共同认知。

房说君有话说,总而言之,虽然在2020年,房住不炒、内循环、3道红线……所有导向都指着房地产,但是,要想有效地降低房地产,不光要在调节供需、遏制投机炒作、规范市场行为上出台政策,更要精准地逼出楼市巨量的空置房。

对此,国家老干部仇保兴早已提出了“良方”,其指出,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空置率已达20%,远远超出了国际上的“危险区间”,这表明很多城市的存量房市场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对空置房源征收空置税,逼出空置房源,有效发挥存量市场,才能真正降低房价。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风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