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聚居,无支柱产业,人口稠密......作为自治州首府,一系列的短板,让甘肃省临夏市的经济发展一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临夏市大力发展集约化牲畜养殖加工、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在这个过程中,临夏农商银行发挥了“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强大支撑作用。

作者:中华合作时报记者 吕国旺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黄河上游,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州委、州政府所在地,临夏市总面积88.6平方公里,辖内居住着汉、回、东乡、保安等18个民族,总人口约41万,其中回族等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一半。在过去,临夏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当地并无成规模的主导产业,居民主要以外出务工和从事民族工商业为主。

多民族聚居,无支柱产业,人口稠密......作为自治州首府,一系列的短板,让临夏市的经济发展一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临夏市大力发展集约化牲畜养殖加工、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在这个过程中,临夏农商银行发挥了“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强大支撑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我们金融机构的职责就是要用‘金融活水’浇开老百姓‘增收致富之花’。”临夏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绍功向《中华合作时报》记者介绍,截至9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64.01亿元,较年初净增8.1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1.64亿元,较年初净增6.36亿元;存贷款净增均提前半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综合考评连续多年位居甘肃省农信系统前列,连续8年获得甘肃省联社综合经营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夯实内部管理基石

临夏农商银行稳健的经营业绩,与多年来该行对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视密不可分。

该行一直将党建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引领作用,该行党委每月开展一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严格督促各党支部执行 “三会一课”制度,不定期检查基层党支部对党建理论的学习情况,通过多种形式让党的思想理论浸润到每位员工的心中。据统计,2019年,临夏农商银行共开展了12次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2次集中学习研讨,12次主题党日活动,2次民主生活会,1次红色教育及重温入党誓词活动,5次组织生活会以及6次党课。

除了重视党建引领,临夏农商银行还始终把加强制度执行作为另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其与党建工作相辅相成,合力增强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和工作热情。“再好再全的管理制度,如果只是嘴上一说,墙上一挂,对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业务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狠抓制度落实才有实质意义。”据谢绍功介绍,该行以甘肃省联社和监管部门下发的相关制度办法为蓝本,结合本行自身实际,针对公司治理、信贷管理、会计财务、人事劳资、科技信息等方面制定了90余项管理制度,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内控管理和风险管控制度体系。

与此同时,该行狠抓制度学习,通过晨会、专题培训、检查指导等方式,督促全体员工自觉学习制度、自觉执行制度,并由行纪检监察部和综合管理部不定期对员工学习情况进行督查。此外,该行十分重视稽核审计工作,选配优秀员工专职从事信贷、会计、财务、运营等各条线的稽核审计工作,加大对各支行的稽核审计和专项检查力度,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无问题防患于未然。

全力扶持百姓自主创业

面对临夏市并不优渥的自然条件,“扶持老百姓自主创业,让人人都有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机会”成为临夏农商银行的不懈追求。近几年,临夏农商银行以民族工商业、畜牧业、特色文化旅游业为主导,把创业担保贷款做得风生水起。

“八坊十三巷”是临夏市一片充满地域特色的古街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街区内多为民族美食、八宝茶、民族地毯、民族服饰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店铺,旺季时街区内游客络绎不绝,堪称临夏市的文化旅游地标。而在过去,这里曾是一片破旧的棚户区,景区改造成立后得益于临夏农商银行创业担保贷款,当地百姓通过自主创业,共同促成了“八坊十三巷”如今的繁荣。

马孝山家住临夏市八坊街道,此前他看到许多邻居在“八坊十三巷”经营店铺,日子越过越红火,自己也萌生了开店创业的想法。老马计划用自己位于景区内的家,开一家民族特色小吃店,但是启动资金的问题却让他犯了难。一次偶然的机会,老马了解到临夏农商银行的创业担保贷款,随即将自己的资金需求反馈给了该行的客户经理。在及时了解老马的实际情况后,该行给老马发放了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帮助他开起了小吃店,实现了创业梦。

为顺利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临夏农商银行专门制定了《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全行50名客户经理进行了专题培训,安排客户经理进村、进社区、进商铺,大力宣讲创业担保贷款相关政策,截至9月末,该行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83笔,金额4.96亿元,用真金白银的帮扶使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临夏市落地生根。

老马的经历,只是临夏农商银行全力支持当地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该行贴心、快捷的信贷服务,不仅惠及到了像老马这样的个体工商户,也让当地从事牛羊养殖加工等特色畜牧业的规模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临夏市清源清真肉制品公司是一家集肉牛养殖、收购、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畜牧业企业,为甘肃省第二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年屠宰肉牛10万头,产值达3.2亿元。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从成立到发展壮大,一直都得到了临夏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今年3月,为更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临夏农商银行以优惠利率向该公司发放疫情专项贷款5000万元,帮助企业与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与7家合作社及养殖场签订了收购协议,带动周边210户农户发展养殖产业,形成了“企业+农商银行+合作社+养殖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逐步凸显。

临夏市佳源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特色牧业公司,在临夏农商银行惠农贷款支持下,该公司采用现代肉羊繁育技术,发展成为集种羊繁育、肉羊育肥及屠宰加工、饲料生产、新技术引进示范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一体的肉羊科技企业。短短几年,佳源牧业从当初的一两百只存栏羊迅速发展到高峰时的18000多只,被农业部授予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并成为甘肃省重点种羊场。如今,佳源牧业饲养的肉羊品种有德克赛尔、萨福克、小尾寒羊等,现存栏种羊和育肥羊12000只。每年向社会提供种羊7500只,育肥出栏杂交肥羔17500只,年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

临夏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支小支微的市场定位,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紧盯当地政府产业发展政策导向,不断加大特色产业信贷支持力度,有效支持了像清源公司、佳源牧业、俊林公司等一大批地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广大群众脱贫致富。截至9月底,临夏农商银行已对167户中小微企业进行了评级授信,发放贷款102户,金额13.56亿元。其中,向从事清真食品、民族贸易、牛羊肉加工等特色产业的企业发放特色产业工程贷款56笔,金额4.17亿元。此外,该行对全市18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查摸底和对接培育,目前已对18家从事大棚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兴陇合作贷”3832万元。

多维度开展脱贫攻坚

贫困和多族聚居,是临夏市的两大显著特点。如何帮助多民族百姓实现共同富裕,是临夏农商银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该行重点发力的工作方向。多年来,临夏农商银行响应国家号召,多举措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资金瓶颈,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对此,该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谢绍功任组长的临夏农商银行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了《临夏农商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方案》和《临夏农商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规划》,对部门职责、工作标准、计划目标、考核激励等做了详细规定。

按照临夏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临夏农商银行负责包片联系枹罕镇马彦庄村25户建档立卡户122位贫困人口。为了做好扶贫工作,临夏农商银行定期召开扶贫干部职工会议,结合帮扶户的产业发展需求,主要领导牵头抓,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难点问题亲自协调。在此基础上,该行对建档立卡户家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详细备案,根据贫困户各自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计划并付诸行动,并对接住建部门逐户开展危旧房排查并督促改造,确保各项扶贫政策精准、及时落地。在该行的帮助下,目前包片联系贫困人口中仅剩1户未脱贫,全面脱贫指日可待。

此外,该行还安排驻村干部协助村委会开展卫生整治、“两费”收缴、技能培训等工作,每年春节、开斋节期间积极组织员工捐款捐物,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除了资金上的扶持,金融设施的完善也是脱贫攻坚题中之义。”谢绍功说,近年来临夏农商银行不断加大“三农”服务终端布放力度,目前该行在全市布放的服务终端达到了29个,全面消除了全市的金融服务盲区。在此基础上,利用各村委会办公场所,参与了全市4个镇,36个行政村的农金室组建工作,全市农金室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农金室加大农户贷款推广和投放,加强农户金融知识普及,构建了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临夏古称“河州”,当地有一种叫做“花儿”的传统民歌广为传唱。如今,国家已经吹响贫困地区全面脱贫摘帽的集结号,各民族团结进取、共同富裕也是永恒的主旋律。作为专心服务一方百姓的农村金融机构,临夏农商银行出色的工作成绩,必将让临夏的“花儿”响彻河州大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