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很高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方神”概念中,虎是威猛的象征,镇守西方,同时也具有吉祥、正义、辟邪等作用。虎和龙的地位,比较之下,相差并不很大。老百姓用“龙”字取名的,与用“虎”字取名的,数量都极其可观,而且不分男女之别,可见大家都比较喜欢“虎”的文化含义。那么,为何这样一个似乎具有神性的、颇具文化水平的动物会被称为“大虫”呢?

这是唐朝才开始的用法,原因很简单:唐高祖李渊的爷爷叫李虎。唐朝是对避讳极重视的时代。“龙渊”宝剑开始叫龙泉(避李渊的讳),唐朝的其他皇帝对这个避讳也是十分看重的,比如李世民把观世音盖成观音,连神仙都要管。民部改户部(避李世民的讳),诗鬼李贺的父亲因为叫“晋肃”,李贺连进士都不能去考(晋、进同音),韩愈专门写文反击社会舆论都没卵用(那篇文还留在《古文观止》里)。在这种情况下,虎当然也不能再叫虎了,只好改叫大虫。 唐朝灭亡后,这种避讳虽然没人管了,但因为惯性仍然延续了许久。“虫”在古代曾作为所有动物的泛称,包括人在内,所以称虎为大虫是种尊称。

老虎被称为“大虫”,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见于东晋时期的一部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但是,《搜神记》里只是用“大虫”作为老虎的另一个称呼,并没有解释为何要这样称呼。有人解释说,中国古代将所有的动物都叫做虫,虫可以泛指一切动物,并且还可以分成五类。例如禽类为羽虫,兽类为毛虫,龟贝为甲虫,鱼蛇为鳞虫,人和青蛙、蚯蚓之类为倮虫。这一关于“五虫”分类的描述见于《大戴礼记》。我认为,这种说法只说明了一部分原因,并不能完全解释老虎为何叫“大虫”。

至于水浒传中称老虎为大虫,其实早就,没有任何关系了,只是一种习惯罢了,不管是老虎还是大虫,从名字上丢能看出人们对虎的敬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