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小刚电影《不见不散》中,有这么一个桥段,葛优扮演的主角刘元被徐帆说没有大志向,葛优不服气,便连比划带讲地说出了自己大构想。那就是炸开喜马拉雅山脉,引入印度洋的暖风,将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变成鱼米之乡。

电影中原台词是这样说的:

如果我们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道,甭多了,五十公里宽的口子,世界屋脊还留着,把印度洋的暖风引到我们这里来,试想一下,那我们美丽的青藏高原从此摘掉落后的帽子不算,还得变出多少个鱼米之乡

电影中葛优炸开喜马拉雅山,引入印度洋的暖流的想法,并不是出自导演冯小刚,也不是编剧顾晓阳的脑洞。这个脑洞其实是来自于一个叫牟其中的商人,被冯小刚借用在了电影里面。

说起牟其中,现在许多人可能不太熟悉。然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都可以说是如雷贯耳。牟其中靠着从朋友那里借来了300块钱起家,短短十余年,便积累数十亿身家,一度登顶内地首富。他是第一个参加达沃斯论坛的中国企业家,也曾被《福布斯》杂志列入1994年全球富豪龙虎榜,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启蒙者”。

纵观牟其中的发家史,他创造过太多的传说。比如在1991年,他用500列车皮罐头和日用物资换回了三架苏式飞机;1995年,他又在俄罗斯拜科努尔发射场,将三颗卫星成功送上太空。当然,牟其中也提出过许多新奇的想法。比如开发满洲里、将重庆火锅产业化、开发国产芯片等等。其中,炸开喜马拉雅山脉,打造塞上江南的构思无疑是最具想象力的一个。

1997年,牟其中喊出“炸开喜马拉雅山救黄河”的口号,计划把喜马拉雅山炸一个口子,印度洋暖风从口子里缓缓流过,青藏高原变万亩良田……

其具体构想和电影中葛优所讲的其实差不多,就是用炸药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开一个数十公里宽的口子,使得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通过这个口子吹进青藏高原,进而直上中国大西北,改变西北荒漠的恶劣环境,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西部干旱缺水的问题,还可以将贫瘠的青藏高原和大西北彻底打造成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需要肯定的是,牟其中的想法虽然听起来天马行空,不可思议,但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

从理论上讲,引入印度洋的季风暖流,确实是一个可以改变我国西部气候环境的办法。众所周知,南亚次大陆气候湿润,降雨充沛,非常适合农业生产,而这便是归功于印度洋的季风。这股暖风气流原本是可以朝着青藏高原这边流动的,然而,因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这股暖风被挡住了,过不来。由此导致了喜马拉雅山脉南北两面巨大的气候环境差异。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气候暖热湿润,降雨量充沛,例如位于山麓的巴昔卡年降水量则超过4400毫米,被誉为世界雨极。这样的气候环境下,使得南坡地区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在山麓谷地内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可以达到一年两至三熟。相对而言,北坡则是气候寒冷干燥,不适合农业发展。

如果能够让印度洋的季风翻过喜马拉雅山脉,无疑可以为青藏高原带来充沛的降雨,改变其干燥的气候,从而营造一个十分宜居的环境。

因为在喜马拉雅山脉,本身就存在不少的天然沟壑缺口,甚至于河谷,比如著名的喜马拉雅五大沟,其实就是所谓的喜马拉雅“缺口”。因为有着印度洋暖湿空气的滋润这些地方大都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合农业发展。比如五大沟之一的亚东沟,其从江孜一直绵延到亚东县,皆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有着藏地小江南之称。

关于印度洋暖湿空气对这些峡谷沟壑所带来的改变,很早就有人意识到了,并且展开了大胆的构想。比如在1954年,刚刚归国的钱学森就提议把雅鲁藏布江流域多余的降雨量从空中的“云状态”调至我国西北降落下来,从而改变西北气候。

而在1998年,再度有科学家提出在青藏高原建立水汽通道的提议,将印度洋暖湿气流引过青藏高原,湿润大西北。

所以,给喜马拉雅山开口子,并不是牟其中随口乱讲。当然了,这仅仅是理论角度可行,具体操作起来,却不太现实。

关于这一点,早在2006年9月的中国科协论证大会上,地质学家张文敬教授就明确表示“这是不可行的。这是他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对喜马拉雅山进行科学考察所得出来的结论。

张文敬教授认为炸开喜马拉雅山脉不可行的论据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给喜马拉雅山脉开口子工程量太大,工程难度过高。要知道喜马拉雅是一道山脉,那并不是单纯的一座山峰那么简单,喜马拉雅山脉东西长约2400千米,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至于其宽度少说也得二三百公里,其间山峰无数,一道接着一道。

想要在这上面炸开一个数十公里宽的通道,那不知道的需要多少炸药。而且从工程角度而言,里面还涉及的高原运输、废弃石料处理等等问题,即使是基建狂魔,也不一定能揽下这样的活儿。

其次,即使炸开了喜马拉雅山脉,由于青藏高原的山势阻挡,印度洋的湿热水气到了青藏高原仍旧会形成冰川、冻土现象。因为暖湿气流会因为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丧失水分,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海拔4000米以上,已经是起不到任何作用了。所以我们看到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降雨其实都在海拔4000米以下,真正降雨比较充沛的多在低海拔地区。

然而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三千多米,即使暖湿气流能通过喜马拉雅山脉的缺口过来,但却已经是强弩之末,无法对青藏高原的气候产生作用,这也是为何喜马拉雅山脉明明有着大量的天然缺口,却依然无法改变青藏高原的气候。而有着青藏高原阻挡,想把暖湿气流引入西北,更是难上加难。除非再将青藏高原给削低两千米,那可比炸喜马拉雅山脉难多了,估计和填平太平洋也差不了多少。

其实除了张文敬教授所提到的这两点,炸开喜马拉雅山脉还有诸多的负面影响。比如炸开喜马拉雅山脉,引来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之后,很可能会导致降雨量的增加和高原积雪融化。届时青藏高原是否能够变成鱼米之乡我不知道,但青藏高原下面的各大流域,估计得开始着手准备抗击洪水了。

正如电影中葛优所说的那样:

拉倒吧,真要是暖流吹过去,冰雪化了,青藏高原是富了,下面的二十几个省全泡水里了。汉族人民该跟我急了。

所以,总结来讲,牟其中的想法虽说有着一定理论依据,但可行性太差,不太靠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