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的鼎盛时期是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夕。此时的德国已经通过“闪电战”横扫了大半个欧洲,包括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多个国家宣告沦陷。据统计,当时德国控制的领土面积达904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方面则是达到了1.17亿。

在如此庞大的资源支持下,德军针对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进行了最大力度的扩军和军事准备,将德国的军事力量推到了二战的最巅峰水平。

当时德军的总兵力高达723万,其中德国陆军一共有207个师,总兵力高达395万。在装备方面德军总计拥有坦克5262辆、突击炮377 辆,此外还有超过6万门的各型火炮。德国海军方面则拥有40万人的兵力,装备各型舰艇217艘。而在大不列颠空战中遭到重创的德国空军,依然保有强大的实力,其总兵力多达168万,拥有各型号飞机一万多架,其中近五千架是作战飞机。

此外,德军还拥有120万人规模的后备军团,作为地面部队的补充。所以总的算下来,德军的总兵力应该在723万左右。如果匹配当时德军的装备以及兵员素质,此时的德国应该算是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头号军事强国。

后面在1943年,德国还进行过一次全国总动员,总兵力一度攀升至1200万人。但此时的德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仅在对本国涸泽而渔,将16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派到前线,还大规模的征召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仆从国兵员。因为兵员素质的下降,德军规模虽然扩大了,但其实际战斗力却大不如前。

当然了,这样的规模也非常可观了,要直到在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可是一个军事力量受到制裁的国家,仅有10万人的军队。1920年1月10日,针对德国处理的《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根据条约内容。德国在需要割地赔款以赔偿协约国战争损失的同时,还需要限制自己的军备。

其中德国陆军人数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并且不得拥有重型武器,此外象征着德军大脑的总参谋部也被取消。而德国海军方面,只被允许装备有6艘万吨级的无畏战列舰,以及少量的轻型辅助舰只,不得装备潜艇。空军是最惨的,直接被解散,不得组建。

总而言之,一战后德国的军事力量被限制在了一个非常安全的范围内。那么德国是如何挣脱这些限制,实现军力的再度起飞呢?

首先德国人很聪明,在面对《凡尔赛条约》缩减军队规模这一限制时,他们改变发展路线,使德军走上了职业化、精英化的道路。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精,当时德军虽然只有10万国防军,但却是筛选下来的精英,每个士兵都被以士官标准来培养,具备一定的基层指挥和领导能力。

而这些人,便是日后德军扩张的关键。一支军队,基层指挥人员往往是最关键的,他们的存在可以让一支新组建的部队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战斗力。

此外,德国的军事装备研究也没有落下,他们总是在寻找条约的各种空子。

比如条约规定德军不得生产装备水冷式重武器,所以德军就搞出了MG-34这样的通用机枪。再比如条约规定德军不得生产装备坦克,德国人就以造农用拖拉机的名义,秘密搞研发,为后来打造钢铁动物园打下了基础。不让有空军,那就弄一个飞行俱乐部。

总之,一战之后的德国,虽然有着《凡尔赛条约》的军备限制,但他们并没有闲着,一直都在利用有限的条件,努力发展军备。

当然了,毕竟有着条约限制,德国也不能明面上做,所以此时的发展都比较慢,尤其是在军队规模上,是看不出来有多少改变的。德军真正实现扩张,是在胡子上台之后。

这个人根本就不把《凡尔赛条约》放在眼中,在他看来,所有条约都是一张纸,承诺都是一句话。根本就是想承认就承认,不想承认那就是等同于没有。为了实现所谓德国的再度崛起,德国开始不顾《凡尔赛条约》,明目张胆的扩张。

1935年春,德国公开扩军计划,增编24个野战步兵师,3个装甲师、2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和1个山地旅,将国防军由10万扩充到50万。引起英法等国的强烈抗议,但也仅仅只是抗议。

尝到了甜头的德国,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继续扩充陆军规模,对于空军海军也是在不遗余力的发展。空军方面,各种航空俱乐部和航空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为德军培养了大批的高级飞行员。而海军方面,诸如俾斯麦这样的大型战列舰和潜艇部队建造计划,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后来,德国因为走上武装扩张的道路,军队规模再进一步的扩大。尤其是在吞并莱茵兰、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区之后,当地的资源和工业基础,保证了德军扩张的后勤支持。毕竟扩军不是单纯有人就行,其需要装备、物资的支持。

所以,随着德国的不断扩张,德军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德国吞并奥地利后,便组建了四支部队,其中包括奥地利的五个师。截止进攻波兰前夕,德军已经拥有108个师,总兵力约为230万人。也就是说,二战前夕,德军已经拥有了两百多万的部队。

而在1940年,为了对付西欧各国,德军再度扩充,其陆军地面部队超过350万人,如果算上海空军,其部队总人数超过450万。

此前的英法等国,对于德国的扩张并不是不知情,但他们只是在口头抗议,并没有拿出实质性的行动去阻止。一方面是一战的创伤阴影实在太大,英法不愿意再起战端。另一方面则是老生常谈的祸水东引,他们想让德国去对付苏联,自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毕竟从当时德国的表现来看,他们就是奔着苏联人去的。直到1939年,德国和苏联狼狈为奸,合伙瓜分了苏联,英法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然而,此时已经晚了。

总结来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德军之所以能够从一战之后的10万人,发展到二战前夕230万,凭借的是多年的积累。比如国防军精英化体系下培养的大批基层指挥人员,比如各种打着民用幌子的军工积累,再比如扩张过程中的各种掠夺。这些都是德军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