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梆子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角色行当、唱腔板式、伴奏乐器中。莱芜梆子将传统的角色行当划分为三门十三行。三门是指生行、旦行、净行。十三行是指生行的红脸、老外、帮生、大小生、二小生;旦门的正旦、小旦、二旦、老旦;净门的大花脸、二花脸、副花脸、三花脸。生行的红脸类似后来的武老生,如《哭头》中的赵匡胤、《探山》中的司马懿、《大辕门》中的杨六郎、《临潼山》中的李渊、《两狼山》中的杨继业等角色。

老外类似后来的文老生,如《徐策跑城》中的徐策、《送女》中的周奇、《青风亭》中的张元秀、《天水关》中的诸葛亮等角色。帮生主要扮演的角色如《富贵图》中的姚礼、《春秋配》中的耿四时、《战洛阳》中的徐茂公、《御书楼》中的程思敬等。大小生,即后来的武马生,如《薛礼征东》中的薛礼、《长坂坡》中的赵云、《反潼关》中的李忠、《马龙记》中的马龙等角色。

二小生,即后来的文小生。如《万花船》中的甘希之、《兰花山》中的韩湘子、《天河配》中的牛郎、《大花园》中的梅廷选、《秋江》中的潘必正等角色。旦行中的正旦即后来的青衣,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罗帕记》中的康素贞、《牧羊圈》中的赵景堂、《背公公》中的刘梅英等角色。小旦类似后来的武旦,如《反西唐》中的樊梨花、《破洪洲》中的穆桂英、《吊山》中的刘金定等角色。

二旦即后来的花旦,如《避风簪》中的周风娘、《开国图》中的陈妙堂、《玉虎坠》中的王娟娟等角色。旦角的唱法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真声假声明显分开使用。此外,旦角中也有一种特殊的唱法叫小嗓。这个小嗓,还有一个由来呢!由于莱芜梆子剧种从形成一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为止,从来没有出现过女演员,剧中的女角色全部由男演员来扮演。

这在化妆和表演方面并不难解决,而在声音上必须进行包装,所以在唱腔尾音翻高八度时,男演员用假声演唱,甚至道白的尾音也用假声的音韵,以表示出“女性”的特征。到了1954年,山东省莱芜市正式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招收了部分女学员,老艺人便按老一辈的唱法进行传授,一直沿用下来,便成了这个剧种旦角唱腔的一个特点。作为女演员来说,小嗓的唱法毫不费力,就是按原音符翻高八度用假声唱出,所发之音也细腻圆润娓娓动听。

它的用法一般是作为旦角的甩腔,用以表现兴奋喜悦的心情。如《借闺女》中秋菊唱到“但愿他二人共偕百年”时,便用到了这个技巧。这个圆润华丽的小嗓甩腔,表现了秋菊对帮喜与金莲婚事的良好祝愿。老旦如《十王官》中的李太后、《清风亭》中的吴氏、《三进士》中的孙士林、《乱潼关》中的吴母等。在传统旦角行当中,老旦与后来不同的是还要兼演彩旦。

如《春秋配》中的婆婆、《双玉镯》中的刘媳婆、《狮子楼》中的王婆等。老旦的唱法与生角的唱法相似,多用真声而少用假声。自从山东省莱芜梆子剧团编演现代戏以来,有时为了剧中人物情感的需要,把旦角的小嗓甩腔也搬过来用上了。如《三定桩》中陈大娘的唱段,小嗓甩腔的运用,把陈大娘从城里看闺女归来后,看到山区如此巨大的变化油然而生的兴奋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每次演到这里,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净行中的大花脸类似京剧的铜锤花脸行当,它主要以唱功为主。如《铡美案》中的包拯、《游阴山》中的司马毛、《红打朝》中的陈平、《花打朝》中的程咬金等角色。在山东省莱芜当地,人们还习惯把饰演包拯的净角行当称为黑头。二花脸类似后来的武花脸,如《渑池关》中的张奎、《下山》中的赵公明、《战洛阳》中的尉迟恭、《滚鼓山》中的张飞等角色。

副花脸主要扮演的角色有《两狼山》中的韩昌、《马龙记》中的魏兵部、《老征东》中的张士贵、《三开铡》中的杜文焕等。三花脸即后来的丑角行当,它主要扮演的角色有《龙凤旗》中的宣帝、《三搜府》中的施不全、《小上坟》中的刘禄敬、《打面缸》中的四老爷等。花脸的唱法也是以真声为主,个别情况下使用假声。它的唱腔旋律与生角没有多大区别,但由于发声方法及发音部位的差异,以及花脸嗓的运用,听起来却与生角迥然不同,别有风味。二花脸和副花脸在唱腔中使用假声,也用花脸嗓。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