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脾胃不好,通過“察言觀色”就能看出來。

1.看面色。健康的面色是明潤光澤的,如果脾胃虛弱,運化出了問題,面部就會發黃或發白,缺少光澤。若面色發黃,枯槁無光,稱爲萎黃,多爲脾胃氣虛,氣血不足;若面色黃而虛浮,稱爲黃胖,爲脾虛溼蘊;若面色淡白無華,脣舌色淡者,多爲脾胃氣血虧虛。當然,面部顏色因人而異,有的人較白,有的人較黑,關鍵是看面色有沒有滋潤的光澤。

2.看眼瞼。《靈樞大惑論》提出了“五輪學說”,其中眼瞼屬脾,眼瞼與脾胃關係密切。健康人的眼瞼紅潤,若眼瞼淡白,多爲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若眼瞼發紅,多爲脾胃溼熱;若入睡後眼瞼不能完全閉合而眼珠外露,多爲脾虛清陽不升;若上眼瞼下垂,難以抬舉,多爲脾氣虛衰,肌肉鬆弛所致;如果眼睛易疲勞乾澀,多是脾胃不足的表現。

3.看鼻子。鼻居面部中央,屬脾,與足陽明胃經有聯繫。健康的人鼻端微黃明潤,若鼻端晦暗枯槁,多爲胃氣衰敗;若鼻端紅腫生瘡,多爲胃熱;若鼻端色白,多爲脾胃氣血虧虛;若鼻愛出血,血色淡紅質稀,多爲脾虛不能統血。

4.看口脣。中醫認爲,脾開竅於口,其華在脣。如果口脣發白,沒有血色,往往是脾胃虛弱的表現;如果口脣乾燥,甚至起皮,或發紅,表明脾胃有熱。還有些人會流口水,尤其是睡着了流口水,要注意口水的性狀。口水清淡無味,多是脾胃虛弱;口水比較黏稠,還有臭味,往往是脾胃有熱或飲食積滯。

5.看齒齦。中醫認爲“齦護於齒”,爲手足陽明經分佈之處,觀察牙齒和牙齦能判斷胃腸功能。若牙齒乾澀,是胃陰受損的表現;若牙齦淡白,多爲脾胃氣血不足;若牙齦紅腫疼痛,多爲胃火亢盛;若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多爲胃陰不足;若牙齦出血,口氣臭穢,多爲胃腸實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