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礙的表現

1、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發作期和緩解期都可以出現睡眠障礙,通常表現爲入睡困難、淺睡多夢或間斷性睡眠,一般是以入睡困難爲顯著特徵。精神分裂症後期患者睡眠增加、睡眠效率也增加。精神分裂症經治療後,可延長睡眠潛伏期。長期用藥的患者,體重增加,易出現呼吸睡眠暫停綜合症。

2、重性抑鬱障礙患者常伴有睡眠紊亂,最常見的是失眠,少數患者睡眠過度或睡眠總時間延長;年青抑鬱症患者睡眠潛伏期大多延長,老年患者入睡多正常,但與夢有關的覺醒次數增加,擾亂了睡眠的持續性,降低睡眠效率。

3、躁狂發作的患者由於長期處於情感高漲和易激惹狀態也可引發睡眠紊亂,致使實際睡眠時間和睡眠需要減少。

4、對於焦慮合併抑鬱的患者,常常表現爲睡眠效率下降、睡眠潛伏期增加、睡眠總時間減少、夜間覺醒次數增加,重複性焦慮性夢境。

總之,睡眠障礙的病程與精神障礙的病程密切相關,常常是精神症狀緩解時,睡眠障礙也相應得到改善。

如何克服睡眠障礙

1、要以樂觀的態度冷靜正視這一現實,這一點對於穩定情緒,克服和消除引起失眠的消極因素無疑是重要的。

2、消除致病因素。正確認識造成失眠的現實,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就能夠放下包袱,使睡眠情況有所好轉。

3、養成良好習慣,改善睡眠。維護正常穩定的生活規律,建立有條不紊地作息制度。睡前保持心情愉快和平靜。不要喝濃茶咖啡等,這些刺激性東西都會使大腦皮層興奮妨礙順利入睡。晚飯要定時定量,過飽或飢餓都可引起大腦皮層中樞興奮,從而使人睡不着。

4、睡眠環境十分重要。保持安靜,溫度適宜,環境舒適。

5、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藥,但是絕不能把全部希望寄託在藥物,需要注意的是許多治療精神病的藥物也可能引起睡眠障礙。

如何有效預防心理疾病

保持樂觀心態

樹立正確的心態和積極樂觀生活的態度,是預防心理疾病最基礎的部分。

善於自我調節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面對不同的狀況,都泰然處之。

擴大社會交往

在交際中相互理解和表達交流思想感情,既能取悅他人,也能放鬆自己,這是積極的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

培養業餘愛好

適度緊張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的失落感,而充實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鬱心理。培養業餘愛好可以有效調節和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進而消除疲勞,以緩解緊張感。

運動鍛鍊,養心健體

運動能有效地增強肌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且能促進腦細胞代謝,使大腦功能得以充分發揮,提高工作效率,延緩大腦衰老。

適當變換環境

過於安逸的環境反而更容易引發心理失衡。而新的環境,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生活,可以激發人的潛能和活力,從而使自己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