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红届顶流中的一股清流,李子柒每次上热搜都能引起大家的热议,而这一次的热搜关键词是:#李子柒另一半得会挖地#

前不久,30岁的她在节目中罕见的谈到了择偶标准:

“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善良和孝顺嘛,踏实点就行了,还有就是可以帮我挖地,如果可以帮我挖地的话,我会优先考虑。”

主持人听完这话的第一反应是:“你要求也不高呀!”

一些男网友们看完则更激动了,个个都真情实感的说要去帮她挖地:“一直以为李子柒是我遥不可及的梦,原来只要会挖地,我还是有机会的呀哈哈!”

总之,大家似乎都觉得她的要求很低、很务实、很接地气,有人夸她“没有忘本”,也有人阴阳怪气的说“原来仙女也这么俗气”……

但Gigi我作为一个常被各种莫名其妙的人催婚,无数次被追问择偶标准的女性,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是:

孝顺、善良、踏实、勤劳……这样的标准都太空泛了,而“挖地”这种词也都是无效标准,门槛低到即使现在不会,也能马上去学。

所以,她不过是随便扯个理由敷衍一下没礼貌的主持人,怎么大家就全都当真了啊?

说句实话,如果生活中有人跟我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之类的话,我肯定早就用“关你屁事”给怼回去了!

- 采访主持人说:“你也老大不小了”

最近,因为“择偶标准”而上热搜的可不止李子柒一个,还有金莎、金晨和郭麒麟,也都有过类似的话题。

这几个人里,最大的金莎有39岁,最小的郭麒麟只有24岁,都是因为上婚恋类真人秀而被追问。

然后Gigi仔细看了一下他们的“标准”,以及他们身边家人朋友对此的反应,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先说说很想谈恋爱的金莎吧,她的择偶标准是:

“高一点,就是大概一米八多以上,眼睛大一点,鼻子高一点,就是立体一点,然后笑起来是好看的,要喜欢运动,身上有一些运动的那些感觉。”

“要是圈外人,行业跟我不一样,因为我还对别的事情很有兴趣。”

- 综艺节目《女儿们的恋爱3》

听完这样的描述,节目组编导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样的匹配度,我们的资源库里:无!”

演播厅里的金莎爸爸,以及其他嘉宾也都说:“她的标准是比较高的。”

然后是互谈”理想型“的金晨和张继科,他们俩是节目组安排的相亲对象。

张继科的标准比较简单:“1米68以上,皮肤白点,职业都可以,性格跟自己一样。”

金晨的标准则比较具象化:“皮肤雪白,懂艺术,萌萌的,时而开朗时而神秘,年龄比我大,匀称,顺眼,单眼皮……”

看完彼此的理想型之后,张继科略显尴尬的说:“我写的她基本都有,但她写的我好像有很多都不符合。”

- 综艺节目《女儿们的恋爱3》

最后是不想谈恋爱的郭麒麟,号称要找一个从来不听相声的,导致一大堆“德云社女孩”哭晕在现场:

“第一眼肯定先看模样,但样貌是决定能不能一眼就喜欢上,你要说长久在一块儿,肯定是看性格和气质。”

“我要找肯定找一个从来不听相声的,性格不能太张扬,但可以开朗,年龄比我大十岁以内的都能接受。”

其实,我觉得“理想型”和“择偶标准”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没什么高低好坏,外人也没什么好评价的。

但通过对这几位的总结归纳,还是可以将谈“择偶标准”的单身男女们,大致划分为以下两类:

一种是比较具体的,比如金莎和金晨,会罗列出对方的身高、体重、职业、肤色等等,宛如一张精细客观的配方表,然后就按照这个标准在茫茫人海里死磕。

另一种则比较飘渺,俗称“看感觉”,常用话术就是:顺眼、差不多、我没啥要求……往往说的特简单,但心里的条条框框却并不少,比如李子柒和郭麒麟这种。

- 综艺节目《心动的信号3》

可能是快到年底了吧,最近我身边好几个单身的朋友,也都被家里人给安排了相亲。

所以“择偶标准”这个词,简直天天围绕在我耳边。

不过在听过她们的吐槽与抱怨之后,我发现咱们普通人关于“择偶标准”的感受,可远比那些明星们来得要真实且深刻多了!

以我的闺蜜A小姐为例,在第N次相亲无果之后,她发出了这样感叹:

“比美股跌得更惨的,是我的择偶标准啊!前几年还嚷嚷着非八块腹肌、有颜有趣的靓仔不可,现在觉得只要是个男的、活的,都可以先约出来见一面再说。”

“什么爱不爱情的都不重要了,一上来都是先打听对方有无车房?是否独生子女?户口在何处?职业发展前景怎样?父母是否有养老金?……

“你别觉得我俗气,这些全都是要考量的现实问题。”

的确,作为一个合格的社畜、一个优秀的打工人,在被现实生活虐上个两三年后,基本都会放弃对帅哥和浪漫爱情的幻想。

然后幡然醒悟,“成年人的择偶标准”和“少女时期的理想型“,完全就是两回事嘛!

甚至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上还有这样的观点:婚姻是财产的交换,人们趋向于选择门当户对的对象,是为了不让财产流失到下一阶层。

但我的另一位闺蜜B小姐,却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我之所以不排斥去相亲,是因为日常交际圈太窄了,我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认识新的人,但这并不代表我就要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去将就或者凑活。”

“我挺讨厌别人说我要求太高了之类的话,我有工作、有收入,还有爱我的父母和朋友,我不需要靠结婚去改善生活,怎么就不能遵从本心挑一下呢?

“两个人很好,但一个人也很开心,哪怕十年后我还会这么说。”

的确,婚姻不是必需品,择偶标准也不是公式,不能套用在所有人的身上。

而B小姐的想法,其实与金莎在节目中说的很类似:

“降低标准等于否定了我过去所有对爱情的执着,也许不是我不愿意推翻,而是我做不到。”

总结一下就是,如果爱情是你想要的幸福,那就不要因为别人的目光,而去推翻自己一直坚持的信仰,不然就是舍本逐末了。

我觉得以上的各种观点都很有道理,毕竟大家的人生际遇都各不相同,心中的标准和能做的选择也都不一样,谁也无法给出最好的答案。

不过还是挺想跟有婚姻焦虑、年龄焦虑,但还愿意相信爱情的女孩们,分享梁文道说过的一段话:

“抱着理想去寻找爱情,总会让人失望的。”

“我不喜欢‘条件说’,尤其是爱情的‘条件说’,因为带着清单去找的话,那就不是爱情了,你只是在考试、在买货,这样是不可能真的爱上一个人的。”

“我们要相信爱情的发生,但也要做好没有爱情也能活下去的准备。”

部分图片 / 网络

责任编辑 / 金田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