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國內經濟蕭條,工業萎縮爲了轉移國內注意力,掠奪資源,擺脫經濟危機的泥潭,趁着中國內戰之機,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罪惡的侵華戰爭。1931年至1933年先是逐步侵佔東四省。設立“僞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

當然,侵略者的野心是無法滿足的,從1936年下旬起,日本開始陸續向華北增兵,不斷製造摩擦,挑起事端,頻繁進行軍事演習,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在此退無可退的國破家亡之時。

1937年7月17日,時任中華民國最高領導的蔣介石在廬山發表了著名的《廬山抗戰宣言》。我們對其中“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所以政府必特別謹慎,以臨此大事;全國國民亦必須嚴肅沉着,準備自衛。”幾句話,可謂是耳熟能詳。不過中國領土廣大,全面抗日就會涉及到很多規劃和部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戰區分佈,那麼當時中國共有幾個戰區,又是怎樣規劃的呢?

其實戰區的劃分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隨着抗戰的不斷深入與擴大逐步改變的

一、早期,隨着東北淪陷,日方逼近,逐步進行戰區部署

最初1935年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1934年度國防計劃大綱的基礎上,制定了防衛計劃大綱,就將全國劃分爲三道防衛。分別是:第一線有察晉綏、魯、江浙、閩、粵桂區;第二線有察冀、魯、豫、皖、贛、湘區;第三線有晉綏、寧、甘、陝、鄂、川、滇區。

而1936年初,在“爲保全國土完整,維持民族生存起見,應拒止敵人於沿海岸及平津以東與張家口以北地區,不得已時逐次佔領預定陣地,作強韌之抗戰”的作戰方針下。全國劃分爲四個國防區,分別是:抗戰區:察、綏、冀、豫、蘇、浙、閩、粵;警備區:皖、贛、湘、桂;綏靖區:甘、陝、川、寧;預備區爲陝、川、鄂、湘、桂、贛、滇、新、青、藏、康。還有抗戰區內分別設六個國防軍總指揮部;在其它區域內設立一個由八省組成的預備軍總指揮部

以上就是最初的戰線劃分,從中變化,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蔣介石政府還在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但是在抗日戰爭上也並沒有放任不管,而是隨着局勢的變化更改着戰略部署,不過卻頗有一些紙上談兵的味道,退讓綏靖的性質還是沒有改變多少,實質做了哪些有效措施這裏就不討論了。

二、中期,隨着局勢轉變,戰場內移,逐步更改戰區部署

隨着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原本的戰線規劃已經不適應戰局部署,蔣介石政府也放棄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國共兩黨共同抗日,1937年8月7日,在南京召開了最高國防會議上,在“持久戰爲作戰指導之基本主旨“的作戰指導方針下,將戰場劃分爲了五個戰區:

第一戰區:河北及魯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

第二戰區:晉察綏地區,司令長官爲閻錫山,下轄第六、七、十八集團軍(八路軍)。

第三戰區:京滬杭地區,司令長官爲馮玉祥(後改由蔣介石兼),下轄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團軍。

第四戰區:閩粵地區,司令長官爲何應欽,下轄第四、十二集團軍;第五戰區爲魯南及蘇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後改爲李宗仁),下轄第三、五集團軍;另將西南各省部隊編爲一、二、三、四四個預備軍,隨時聽候調遣。

第五戰區:連接南北兩戰場而設,具有"中樞"地位,作戰區域爲蘇北及山東,司令長官爲李宗仁,韓復集副之,轄韓復榘、顧祝同2個集團軍 。

第六戰區:津浦路北段,馮玉祥爲司令長官(1937年9月17日)。

第七戰區:長江下游沿岸佈防部隊,以劉湘爲司令長官,下轄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團。

不過,由於局勢發生變化,侵華日軍蠶食加速,上海、南京淪陷,華北地區幾乎全部失守,中國軍隊主力退守華中,日軍兩線推進,戰場向華中地區轉移。1938年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重新對戰區進行了劃分: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爲程潛,在平漢路作戰;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爲閻錫山,在山西作戰;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爲顧祝同,在蘇浙作戰;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爲何應欽,在粵桂作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爲李宗仁,在津浦路作戰:第六戰區、第七戰區撤銷。新增設第八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守備甘寧青地區。1938年6月14日,又增設第九戰區,以陳誠爲司令長官,組織武漢保衛戰 。

此後,至武漢會戰後,隨着戰線的拉長,日軍兵力分散在漫長的戰線上,加上日軍國內資源壓力凸顯,幾乎無力再進行較大規模的會戰與軍事行動,所以日軍就確立了“確保佔領區“的戰略目標,局勢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而國民政府也根據:“國軍連續發動有限度之攻勢與反擊,以牽制消耗敵人,策應敵後之遊擊隊,加強敵後方之控制與襲擾,化敵後方爲前方,迫敵侷限於點線,阻止其全面統制與物資掠奪,粉碎其以華制華,以戰養戰之企圖,同時抽調部隊輪流整訓,準備總反攻。”的方針,重新劃分了戰區:

第一戰區:轄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長官爲衛立煌(1947年3月改編爲西安綏靖公署)。

第二戰區:轄山西及陝西一部,司令長官爲閻錫山(1948年改製爲太原綏靖公署)。

第三戰區:轄蘇南、皖南及浙閩兩省,司令長官爲顧祝同。

第四戰區:轄廣東、廣西兩省,司令長官爲張發奎。

第五戰區:轄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長官爲李宗仁。

第八戰區:轄甘寧青及綏遠一部,司令長官爲朱紹良(後改製爲西北軍政長官公署)。

第九戰區:轄鄂南及湘贛兩省,司令長官爲陳誠(由薛嶽代理)。

第十戰區:轄陝西省,司令長官爲蔣鼎文。

魯蘇戰區冀察戰區兩個游擊戰區,分別以于學忠、鹿鍾麟爲總司令。

另設立桂林行營(統轄第三、四、九戰區)、天水行營(統轄第一、二、五、八、十戰區及魯蘇、冀察戰區)。後1939年10月,恢復第六戰區,以陳誠爲司令長官。1940年4月,撤銷桂林行營、天水行營。5月15日,撤銷第十戰區 。

三、後期,隨着日軍在太平洋失利,戰略反攻,逐步完善戰區部署

1945年,由於日軍的野心,不滿足在中國、東南亞的所得。對美宣戰開闢了了太平洋戰場,不過日軍此盲目的舉動,成爲作死的開始,雖然日軍初期在珍珠港等戰役中取得一些成果,不過隨着美軍反應過來,日軍開始節節敗退,爲配合盟軍,準備戰略反攻,1945年4月,國民政府重新進行了戰區的劃分:

第一戰區:胡宗南(代),下轄陝甘寧及豫西,計6個集團軍。

第二戰區:閻錫山,下轄晉西,計5個集團軍。

第三戰區:顧祝同,下轄浙南、贛東、閩北,計3個集團軍。

第四戰區:張發奎部,下改編爲第二方面軍。

第五戰區:劉峙,共計2個集團軍。

第六戰區:孫連仲,下轄鄂西和湘西,計3個集團軍,以及總司令吳奇偉部(長江上游江防部隊)、傅仲芳部(湘鄂川黔邊區清剿部隊)。

第七戰區:餘漢謀,下轄贛南粵北,計1個集團軍以及香漢屏部(閩粵贛邊區總司令)。

第八戰區:朱紹良,下轄陝甘寧青綏,計4個集團軍。

第九戰區:薛嶽,下轄贛西南,計2個集團軍又4個軍(包含新四軍)。

第十戰區:李品仙,轄鄂豫皖邊界,共3個集團軍。

第十一戰區(保定綏靖公署)、第十二戰區(張垣綏靖公署) 爲1945年6月26日增設。

此外。還設立了:川陝鄂邊區、川康、廣西、太原、粵東、滇黔六個綏靖公署。日軍投降後,1945年9月,蔣介石又將中國戰區劃爲15個受降區。

所以,抗戰並不是哪裏有敵人,就一窩蜂的往上衝,而是經過規劃與部署的,雖然各戰區組織的戰役輸多贏少,但是也給予日寇沉重的打擊,阻擊日軍進犯的步伐,爲後期的反攻做了積極準備。

注:部分資料以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