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的明十三陵,每天前往參觀的遊人絡繹不絕,而在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定陵一直被各歷史愛好者所津津樂道。不僅由於其發掘出的珍寶,更是因其陵墓主人更是充滿爭議與話題。

說起這萬曆皇帝,也就是明神宗朱翊鈞(1563—1620),他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10歲繼位,在位48年,是明朝衆帝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其在位前期與後期,可謂是有天壤之別,初期不僅有張居正等能人主持政務,自己也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完全是一位勤勉明君的風範,不過後期由於種種原因,不上朝,致使國家幾乎停擺,不僅使自己在史書之上留下污點,也給大明王朝的覆滅埋下伏筆。

而本篇,我們來聊聊著名的“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朝鮮之役”萬曆二十年(1592年)開始至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結束)由於明史清修,對這一戰役的記載確實不多,在有限的記載之中,還多以批評爲主,但是在當時的背景下,這場足以影響日後東亞格局的戰爭。明朝卻是不得不打的。

往小了說像是大哥在保護自己小弟,小弟受欺負了。大哥總是要幫出頭的,要讓其他藩屬國看到,瞧!讓你們進貢不是白給的,關鍵時刻,我能保護你們。往大了說就是壓制有可能崛起威脅到自己地位的小鬼子,保障自己利益(根據日本方面的史料,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豐臣秀吉的目標是明朝,豐臣秀吉就曾爲侵略明朝制訂了戰略計劃)。所以歷來強硬的大明王朝在此局面下幾乎是一定會出兵的。

一、背景分析,朝鮮戰備鬆弛,日本暗度陳倉

此時的朝鮮,作爲大明王朝的藩屬國,朝鮮王朝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爲國家統治理念,在國家體制方面也是向大哥學習,各種宮廷結構與明朝大體相當,當然學到的不僅是好的方面,就連壞的也是學的有模有樣的,就連出的問題也差不多(無貶低的意思):朝鮮李氏王廷掌權、各種黨爭、各種王子叛亂,後宮的女人也來湊熱鬧,而且軍事上重文輕武,有關於記載道:“人不知兵二百餘年”。確實,朝鮮半島在元末以後一直沒有大的戰事,在如此武備鬆弛,幾乎不設防,加上日本方面暗地裏積極備戰,明面上頻繁出使朝鮮表明“善意”,朝鮮一觸即潰,一瀉千里也就不足爲奇。

而日本方面,剛剛結束了日本村與村的械鬥局面,豐臣秀吉(1537 -1598)統一日本成爲大村長(開玩笑啦,此時日本的實力不可小覷)。說到豐臣秀吉這個人,乃是一個梟雄,出身卑微,生於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落,從足輕,也就是下級步兵做起,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爲織田信長(同爲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另外兩位是德川家康,豐臣秀吉)後實質的掌權人。又一步一步的確定地位。對內建立新的封建體制,扶植城市的發展。對外四處征伐,剿滅降服其他勢力,結束了戰國林立的局面,統一了日本。

雖然是百廢待興,但是從戰場走出來的士兵戰力很高,可以說是兵強馬壯之際,而且立國封賞是大事,區區四島哪夠一衆功臣封賞,再加上剛剛平定的新勢力嘴服心不服,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讓自己內亂還不如去霍霍別人呢!這叫啥轉內部矛盾爲外部矛盾,還等什麼?幹吧!又剛好有在內亂的朝鮮這隻小羊(並不肥,)對外可以開疆拓土,對內可以穩定局面,想要封地是吧?那打下來哪裏哪裏封給你,封給他,成不成看你拼不拼啊,我“空頭支票”是開好了。首先要征服朝鮮,再來征服中國,後再征服印度(呵呵,這野心夠大的)。

豐臣秀吉以上臨下的國書:“夫人生於世,雖歷長生,古來不滿百年焉,鬱郁久居此乎?不屑國家隔山海之遠,一超直入大明國。易吾朝之風俗於四百餘州,施帝都政化於億萬斯年者,在方寸中,貴國先驅而入朝,依有遠慮無近憂乎。”

二、發動戰爭,日本勢如破竹,朝鮮一瀉千里

文祿元年(1592年),豐臣秀吉以宇喜多秀家爲元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爲先鋒,九鬼嘉隆爲水軍指揮官,調動了軍隊30餘萬,以15萬兵力入朝作戰,其餘作爲預備隊。於釜山、慶州一線登陸,拉開侵略朝鮮的序幕。開始了這場歷時七年的侵略戰爭。久疏軍事的朝鮮哪裏是準備充分的日本的對手,匆忙組織起義軍也是無力對抗,

4月14日日軍於釜山登陸, 5月2日就攻克朝鮮王京漢城, 6月15日陷平壤。那是一個摧枯拉朽。僅僅一月有餘就形成了:“王京陷落,八道失陷七道,僅靠近明朝邊境義州一帶尚存,請求明朝援助的使者,在路上絡繹不絕”的局面。朝鮮掌權人也是準備做個亡國之君“予死於天子之國可也,不可死於賊手。”其實是想多寫一點朝鮮的戰爭場面,比如戰死多少人,決不投降,哪個城池堅持多久啥的,可是沒辦法,就像是太快了,沒感覺那啥的。唯一的亮點可能就是朝鮮名將李舜臣指揮下的海戰吧,前後以極小的傷亡擊毀擊沉日軍艦船300餘艘。 但是海戰無法左右戰爭走向。該敗還是敗了。

三、明朝出兵,諸多困難,一波三折

古人早有一些,"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我這種大哥旁邊怎麼可以有隻猴子在跳呢?更何況讓我挺討厭的這隻猴子還在欺負我小弟。沒說的,不能慫啊!

“關白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我救朝鮮,非止爲屬國也。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於泰山矣”。“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這種觀點在當時有一定的代表性。明廷上下,基本達成了“迎敵於外,毋使入境”的共識。

這段時期明朝的情況,大家也知道,沒好到哪兒去,後張居正時期,明朝正在一點點滑向衰落的深淵,西北諸多戰事、遼東女真虎視眈眈、太湖農民起義、廣東白蓮教起義,也是小事不斷。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有內患之憂,但是以“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王朝骨氣來說,必定會出兵,話雖如此,但也是有諸多的困難的。

首先,情報誤差:那時候不比現在,啥事一個電話,衛星一拍完事,那是靠探馬、靠書信一站一站傳過來的,消息閉塞的很先不說情報消息的時效性,日本入侵朝鮮了,明朝朝廷上下難以接受啊,這是耍什麼花招,以至於要華挺大的功夫去甄別,就算這個事情是真的,那還存在朝鮮爲了讓大明王朝出兵,誇大事實或者虛瞞消息的嫌疑呢,比如首戰奇襲平壤就喫了這個虧:朝鮮情報指出平壤只有1000多名倭軍,實際交戰後估計倭軍有上萬人。加上地形不利,遼東遊擊史儒力戰而死,副總兵祖承訓敗出城外。《明史朝鮮傳》:“僅以身免”,而朝鮮史載則,表示明軍戰損並不大,而且日軍將領小西行長的兩個弟弟極有可能也在此戰中陣亡。但是首戰就是這樣一個失敗的結果。像這樣的恐怕不止這一次。所以明朝意識到朝鮮戰事非同小可,決議積極備戰。

其次,糧草後援:幾十萬大軍戰場廝殺,拼得不僅是戰鬥素養,更打得是糧草,打得是後援。“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先不說距離較遠,交通不利,就是朝鮮敗得太快,以至於明朝出兵迅速,徵調糧草入朝也需要時日。那我幫你朝鮮打戰用你的可以吧?還是不行,各地陷落,朝鮮政府對於地方的掌控已經完全失控。亂糟糟的,中央也不知道地方的詳情。也是毫無保障。熟悉近代的“抗美援朝”我們可以知道,當時得情況是有多艱苦。

還有,指揮和士氣問題:朝鮮希望明軍能由朝鮮將領指揮,明朝將士又不太信賴朝鮮軍的實力,指揮不明,出的問題就多,在戰場上被拖後腿的戰例不少,據記載祖承訓指出:

同去平壤的還有500名的朝鮮軍,結果臨交戰時,400名朝鮮軍率先潰逃,剩下的100名則與對方有所交談。同時,明軍多有遭弓箭射傷與射死,根據朝鮮的情報,倭軍只有鐵炮與長劍,所以懷疑射箭的是朝鮮人。經過朝鮮使臣的反覆申辯,楊紹勳總兵後來接受了朝鮮的解釋,也就是軍情是由朝鮮的節度使提供的,可能偵查有誤,關於射箭一事可能是因爲朝鮮兵器落入倭軍手中,或者是因爲有朝鮮人遭到俘虜,才受到倭軍指使。

最主要的是,友軍潰敗,明朝將士不是神,不會無動於衷,士氣多多少少會有打擊。基於此,第二波明軍援朝之後,指揮權只能在大明王朝手裏,戰場規劃,軍馬調動,如何打,怎麼樣纔可以勝。纔有第一次談判。

四、談判鬧劇,語言不通,雞同鴨講

前往日本以沈惟敬這個“賣國賊”爲主導的談判如下:

日本方面條件:1、迎明帝公主爲日本天皇后;2、發展勘合貿易;3、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4、京城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5、朝鮮送一王子至日作爲人質;6、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7、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隨後以小西如安爲主日本使團前往北京:

在沈惟敬欺上瞞下,虛報日方條件下,明朝方面條件:1、日軍在受封后迅速撤離朝鮮和對馬;2、只冊封而不準求貢;3、與朝鮮修好不得侵犯。

明朝朝廷不知道是沈惟敬搞的鬼,於是就按日本投降爲前提的冊封,派遣使團前往日本冊封:

詔書內容如下:"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 。龜紐龍章,遠賜扶桑之域;貞珉大篆,榮施鎮國之山。 嗣以海波之揚,偶致風佔之隔。當茲盛際,諮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西馳一介之使,欣慕來同。北叩萬里之關,肯求內附。情既堅於恭順,恩可靳於柔懷。茲特封爾爲日本國王,賜之誥命。於戲龍賁芝函,襲冠裳於海表,風行卉服,固藩衛於天朝,爾其念臣職之當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無替款誠,祗服綸言,永尊聲教。欽哉!"

豐臣秀吉聽到“茲特封爾爲日本國王”時,勃然大怒,朝鮮半島的戰火重新點燃。

五、戰火重燃,明軍三路進攻,日軍殊死頑抗

從來就沒有和平是談判桌上面得來的,竟然談不攏,那就打。日軍出兵包括海軍在內14萬人,明軍出兵包含水師在內7萬餘。進行戰略反攻。日軍先是以慣用手段偷襲了漆川島(世濟島北端西)的朝鮮海軍。使朝鮮海軍覆滅,掌握了制海權。不過陸地上就不是日本的舞臺了,雖然初期日軍比較順利,接連攻克泗川、南海、南原、光州、全州、黃石山、金州、公州,兵鋒直指漢城。

不過,冒進的日軍在稷山北與青山遭到當頭痛擊,日軍被重兵包圍,死傷慘重。不僅如此官復原職的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朝鮮海軍,擊斃日軍主將來島通總大敗日軍海軍。日軍攻勢被瓦解,再無繼續北進的能力。戰場天平逆轉,優勢來到中朝聯軍。隨後雖然中朝聯軍遭遇蔚山戰役慘敗,但是經過短暫調整,分三路向日軍發起進攻(東路軍麻貴率軍3萬餘人,西路軍劉綎率軍2萬餘人,中路軍李如梅率軍1萬餘人)。先後收復晉州、泗州(後又陷落)。戰場形式進入拉鋸狀態。但是因爲後勤後援的問題,壓力全部在日軍一方。

就在戰場形式瞬息萬變之時,日本後方起火,豐臣秀吉死去,導致日軍軍心大亂,接連後撤。明朝聯軍軍乘勢追擊,斬獲甚多。陸上全面收復失地,海上對日進行阻擊,露梁海戰中。明朝聯軍以李舜臣、鄧子龍戰死的代價重創日軍。消滅完朝鮮半島殘餘日軍後明軍也開始撤出朝鮮。值此明日朝三國大戰結束

《平倭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纘承洪緒,統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惡,普欲包荒。屬者東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隸,敢發難端,竊據商封,役屬諸島。遂興薦食之志,窺我內附之邦,伊歧對馬之間,鯨鯢四起,樂浪玄菟之境,鋒鏑交加,君臣逋亡,人民離散,馳章告急,請兵往援。朕念朝鮮,世稱恭順,適遭困厄,豈宜坐視,若使弱者不扶,誰其懷德,強者逃罰,誰其畏威。況東方爲肩臂之藩,則此賊亦門庭之寇,遏沮定亂,在予一人。於是少命偏師,第加薄伐。平壤一戰,已褫驕魂,而賊負固,多端陽順陰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憐。冊使未還,兇威復扇。朕洞知狡狀,獨斷於心。乃發郡國羽林之材,無吝金錢勇爵之賞,必盡弁服,用澄海波。仰賴天地鴻庥,宗社陰騭,神降之罰,賊殞其魁,而王師水陸並驅,正奇互用,爰分四路,並協一心,焚其芻糧,薄其巢穴。外援悉斷,內計無之。於是同惡就殲,羣酋宵遁,舳艫付於烈火,海水沸騰,戈甲積於高山,氛浸淨掃,雖百年僑居之寇,舉一旦盪滌靡遺。鴻雁來歸,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羆振旅,漢家之德威播聞,除所獲首功,封爲京觀,仍檻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棄屍稿街,傳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鑑戒,大泄神人之憤心。於戲,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茲用佈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識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幹顯罰,各守分義以享太平。凡我文武內外大小臣工,尚宜潔自愛民,奉公體國,以消萌釁,以導禎祥。更念彤力殫財,爲日已久,嘉與休息,正惟此時,諸因東征加派錢糧,一切盡令所司除豁,務爲存撫,勿事煩苛,諮爾多方,宜悉朕意。"

六、戰後態勢,各方的影響

萬曆朝鮮之役持續了七年之久,最後終以中朝兩國的勝利,日本的失敗而告結束。發動戰爭的日本在朝鮮擄掠較多的資源技術回國,但是也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得到了豐臣秀吉身死,德川家康奪權。日本上下重新洗牌的局面,而朝鮮半島歷經戰火洗禮,從亡國到復國,人民流離失所,大量人口死亡或被日本軍隊擄掠。戰後百業蕭條,代價沉重。

而明朝,這勝利也是來之不易,耗費大量錢糧(近八百萬兩),由於此役,削弱了遼鎮的軍事實力,使得明朝一方在二十年內無力進剿後金力量,使得女真部落日益強大,最後對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脅,最終滅亡明朝。但是,這是必打之戰,有很多不利後果,也無法否認這場戰役的意義,在這場維持東亞秩序的戰爭中,如果日本在這個時期徹底佔領了朝鮮,恐怕侵華戰爭恐怕就要提前了。#明朝那些事#

注:部分資料以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單選|你認爲“萬曆三大徵”中哪一次戰役對後面局勢影響最大?

平定蒙古人拜叛變的寧夏之役
抗擊日本豐臣秀吉入侵的朝鮮之役
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
打開百度APP進行投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