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看病遠?雲醫院爲你解鎖看病新模式

“排隊三小時,看病五分鐘”可能是老百姓常有的一種遭遇,受限於醫療資源的緊張,看病難一直是困擾患者的難題。不過,今年在疫情的催化下,一種全新的看病方式和體驗正在逐步改善看病難的現狀。

由公立醫院主導的互聯網醫院今年以來飛速落子佈局,目前全國已建成900多家互聯網醫院,超過7000家二級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服務。就在本週,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也投入了試運行,患者不僅可以在網上看病、拿藥,甚至還可以直接拿醫保報銷,大大縮短了傳統看病所需耗費的大量時間成本。

那麼,隔着屏幕雲看病,醫生是否可以全面瞭解病情,患者可以放心嗎?徐匯中心醫院是上海首家拿到互聯網醫院執照的公立醫院,執行院長朱福表示,因爲國家衛計委對於雲看病的診療範圍有明確的規定,只有慢性病的複診才能在雲醫院進行看診,初診並沒有列入雲醫院的看診範圍,所以遠程看病完全可以跨越地理空間,患者不需要擔心醫生不瞭解自己情況。

此外,在互聯網診療時,病人也必須上傳自己的既往病史,所以醫生可以更好地瞭解病人的病史和前期的治療方案,保證醫療質量。

今年7月15日,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對外公佈,提出要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規範推廣慢性病互聯網複診、遠程醫療、互聯網健康諮詢等模式。緊接着,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再次提及醫保政策"鬆綁"的問題。

白玉蘭遠程醫學管理中心董事長田培傑坦言,醫保政策的鬆綁,傳遞出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就是國家對互聯網醫療的認可。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醫保可以在互聯網醫療中直接支付無疑將加速雲看病、雲診療的推廣和接受。

數據顯示,從去年年底開始,各省市相繼推出了醫保的在線支付後,互聯網醫院的診療數量大幅上升。尤其是今年8月,長三角率先實現醫保一卡通後,以徐匯雲醫院爲例,就當月就完成了江蘇和浙江的遠程診療結算,大大節省了患者往返奔波的辛苦。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針對大家關心的互聯網醫療責任劃分問題,儘管目前沒有法律法規對此作出規範,但專家對此的看法還是比較一致的。徐匯中心醫院執行院長朱福認爲,醫生在互聯網醫院進行診療服務時,代表的是醫院,所以如果出了醫療責任,應該有醫院和醫生共同來承擔。

今年上半年,國內新增互聯網醫院數量爲215家。這一數量基本上接近去年全年新增互聯網醫院的總量。不過,極速飛奔的互聯網醫療也並非沒有隱憂。一些互聯網醫療平臺在線"補方",或者在沒有直接得到檢查報告等材料時就做出一些診斷,人員資質弄虛作假也時有發生。爲此,政策要求所有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單位都必須接入監管平臺。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份建立了省級互聯網醫療監管平臺。

對此,長三角智慧醫療發展聯盟的理事長朱仁明提出,作爲行業聯盟,要加快互聯網醫療安全性、規範性甚至是標準的統一。特別是臨牀路徑、檢驗診斷的標準,只有有了統一的標準後,才能更好地規範互聯網醫院和第三方平臺的診療行爲。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賀璟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