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号智能视觉环卫机器人,请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能乱扔垃圾哦!”10月28日,记者漫步在钱江新城新业路人行道上,遇到了一位正在工作的特殊“环卫工”,它是江干区最新投入使用的垃圾分类机器人。碰到有路人驻足观看拍照,它便会主动发起对话。

用机器人替代部分人工作业,是江干城市管理应用数字治理的新举措。“环卫工人资源日益稀缺,我们通过引入垃圾分类机器人,可解放部分环卫工人双手,投入到缝隙、沟渠等技术很难覆盖的领域,推动城市垃圾分类精细化。”江干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这台黑白相间的垃圾分类机器人,长宽高均在1米左右,应用视觉学习、导航定位等前沿技术。

记者看到,大到可乐罐或矿泉水瓶,小到烟头或餐巾纸,机器人经过“手臂”抓取后,能准确投放在标有“其他垃圾”或“可回收物”字样的筐中,识别精度可达98%,每天持续工作8小时,可拾取垃圾35斤左右。

该机器人由江干区城管局和浙江博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解决了机器人应用于垃圾分类场景的诸多痛点。

“比如,为了实现自主巡逻功能,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在实现预判避让障碍物的基础上,加配差速转向轮,让它灵敏地在非机动车行驶场地穿梭。此外,通过后台,我们还可提前设置它的行驶路线,记录沿途所拾取的垃圾照片和视频。”江干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当遇到紧急事件时,主管部门还可发布远程操控指令,命令机器人执行开启、关闭等应急操作。

截至目前,江干已在新业路、解放东路、富春路等四条道路的人行道和慢车道上,投放了两台垃圾分类机器人,代替4至6名环卫工人的基本工作。下一步,江干还将对机器人进行智能语音系统开发,为行人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城市咨询服务,并在杭州亚运会前推广使用更多的智能机器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