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杰因为各种原因被迫淡出娱乐圈,选择回乡成为种植大户时,80、90后的观众或许会对他心生惋惜,毕竟,他的演技是得到大众认可的。

一个优秀演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成就一个经典角色,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周杰却在两年内,同时塑造出了两个不同风格的经典角色,一个就是1998年播出的《还珠格格》里的尔康,另一个就是2000年播出的《少年包青天》里的包拯。

对于当下的00后来说,这两个角色可能有点遥远,但是,对于那时候的观众来说,无论是这两个角色,还是这两部电视剧,都是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经典作品。

最近重温了《少年包青天》系列作品,总觉得后两部始终无法超越第一部。

周杰饰演的包拯相对于陆毅和邓超来说,多了几分天然的灵性,虽然,我们无法考证历史上年轻时的包拯究竟怎样,但当周杰的黑脸带着额头上的月牙一出场,在观众心中,年轻时的包拯就已然被定型成了这个样子。

角色的塑造离不开演员的钻研,顶着尔康身份的周杰,在2000年,也就是《还珠格格》首播两年后,再次塑造了与尔康形象完全不同的包拯,并且成功掀起当年的收视狂潮,实属难得,而《少年包青天》这部剧,也就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是非难辨,善恶难分,初出茅庐,却能为真相持之以恒,这是贯穿这部剧的主要核心。

说实话,当初看包拯怼庞太师,审问皇后,甚至不惜对抗皇上,也要查明真相,我当时的心情很是畅快,尤其是在第一部中最后狸猫换太子的案子中,包拯先是被秀珠误导审问八贤王,而后又被八贤王误导判处八贤王死刑,后来再被庞太师要挟放弃追查,当最终牵出太后和皇上时,依旧没有放弃道出真相的机会,包拯也就成为了我当时想要学习的榜样。

但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再回头去看看这个惊心动魄的案子,尤其是,当包拯冷静地问皇上“假如六子有智慧有勇气,那么,你还愿意让位吗?”皇上皱眉不语,包拯躬身拜别。

此刻,这已不再是君臣之间的平常对白,而是生死一线的精神考验。

试想一下,如果放在如今的现实社会中,有哪个人敢赌上前途,甚至是生命,去要一个所谓的真相呢?答案恐怕是寥寥无几。利益的诱惑或是权力的恐吓,早已让人心变得怯懦,人性变得贪婪,而包拯这样的人,也就无法重新在现实中出现。

所以,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会如此喜欢这部电视剧。

终于我明白了,这部电视剧代表着我年少时曾有过的理想,那种理想,就是可以有几个生死之交,就像任泉饰演的公孙策和释小龙饰演的展昭,无论前方多少坎坷,从来都对包拯不离不弃。还有就是保持对于信念的坚守,就像无论最后真相多么残酷,犯罪就是犯罪,无论罪犯背后势力多么雄厚,或是身世多么凄惨,真相永远都是真相。

诙谐幽默,紧张刺激,爱恨情仇,大是大非,这是这部剧的主要风格和叙事脉络。

从第一集的小试牛刀开始,周杰饰演的包拯算是正式出场了,而公孙策刚开始对于他的态度,则是不屑,毕竟一山难容二虎。可之后公孙策对于包拯态度的改观,则全然来自包拯人格魅力的吸引。

大概,文人都有个通病,恃才傲物,但他们也有个优点,爱才如命。所以,即便包拯在琴棋书画上比不上公孙策,但在破案上却高于公孙策,两人最后的联手也就成为必然。

整部剧最好的一点,就是将幽默和悬疑相结合,既可以让每个案子不局限在恐怖氛围的营造上,又可以在重要关键点利用幽默情节作为调节和过渡。

比如,整部剧中最最恐怖的隐逸村之秘,暴雨梨花针地使用和利用干尸移动制造假象,这都是推动案件的关键证据,而在包拯办案的过程中,如果纯粹的恐怖到底,难免会引起观众的心理不适,所以,其中便添加进去了很多搞笑的桥段,这样也就起到了缓冲的效果。

当然,点到为止的情感戏也没有喧宾夺主,抛开玛丽苏的狗血剧情,楚楚和包拯的若即若离,庞飞燕和公孙策的嬉笑怒骂,都在给这部剧进行适当的点缀。这四个人的情感,貌似一直处在相敬如宾的状态,既没有点破,也没有拆散,而楚楚每次不经意间的话,也都会成为包拯破案的关键,这种人物关系的处理,恰到好处。

最为精妙的,就是每次真相背后隐藏着的悲剧。

虽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这部剧却很好地做到了细究可怜之人为何成为可恨之人的原因,它在追查真相,但更在观察人性。善恶总在一瞬间,这里已然不再是是非对错的讨论,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探讨,然后发出这样一个感叹,为什么所有的罪恶,都要在事情发生后才能醒悟?为什么心存善念的人们,不能一直坚守初心?

电视剧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却能够在每个案子罪犯悔悟的时候,给予荧幕外的观众一个思考的空间。包拯在惩恶扬善,观众在思考大是大非,悬疑只是过程,真相只是结果,思考才是目的。

再来说说,为什么《少年包青天》的第一部,要远远好于后面的两部续集呢?

首先在叙事节奏上,续集不如前作紧凑,环环相扣中对于真相的追逐,第一部永远都在一条平行线上推进。观众能够跟得上节奏,也能够跳出旁观者的角度,进入到参与者角度进行思考。

而第二部和第三部,明显都在为了如何隐藏真相而绞尽脑汁,这样,很容易忽略掉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关于案件发生背景和缘由的设计,只有拥有足够合理的发生背景和缘由,才能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倘若失去这种与观众情感的互动,则只会陷入自嗨而变得索然无味。

其次就是叙事风格上,陆毅版本的过于严肃,邓超版本的过于恐怖。

如果没猜错,陆毅版本中的包拯,似乎失去了第一部自带的幽默风格,从头到尾满脸的严肃,好像谁欠了他钱似的。而邓超版本中的包拯,倒是更加倾向于搞笑成分,可是,案件的设计,却一直朝着恐怖方向发展,很多诡异的气氛,并不是为了案件作铺垫,而是为了给观众制造一种压抑的氛围,自然,也就丧失了突出包拯成长这一潜在的主题。

大概,周杰饰演的包拯代表理想,陆毅饰演的包拯代表理想和现实的割裂,而邓超饰演的包拯则代表现实。

从第一部到第三部,包拯的成长是依次递进的关系,所以,我们才会觉得,续集远远不如前作。毕竟,很多人还是喜欢在电视中看到理想,因为现实中的我们早已遍体鳞伤,总希望在电视剧中找一些安慰,正好,周杰饰演的包拯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弥补了观众现实中的缺憾。

从2000年的第一部,到2001年的第二部,再到2006年的第三部,《少年包青天》似乎已然成为了曾经经典电视剧的代表,即便它也陷入到了抄袭的风波里,但我总希望这个系列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像我希望《铁齿铜牙纪晓岚》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一样,不为别的,就因为现在的电视剧真的没法看了。

经典永远都不会过时,即便过去二十年,依旧会散发其独有的光彩,尤其是在当下烂片横行的年代,我无比怀念过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