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介绍一下事情的背景。

华中科大计算机学院的副书记郑强,同时也是一位教授,年龄超过60岁,为了学生的宿舍分配问题,掀翻了学校后勤部门某位领导的桌子。

起因是该学院有60名学生被分配在了45个不同的宿舍,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混住,不同楼层,不同楼栋,学生怨声载道。且连续五年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郑老师多次与后勤沟通协商未果,是可忍,孰不可忍。

事情的时间脉络如下。

9月16日掀翻桌子没有解决问题。

10月15日郑强老师被学院通报批评处理。

10月18日郑强老师写了一封致学校后勤集团的一封公开信:为了一切不再发生。

至此,学生的宿舍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直到10月26日,事情被捅到网上开始发酵,学校才迅速行动起来,对外称事情已经在解决中,有部分学生已经调整宿舍,有些学生还没搬云云。

针对郑强老师的做法,所有学生都非常感激与支持,能为学生如此着想的老师,能冒着被处分风险为学生争取应得利益,令人佩服。

在某高知社区论坛,一名大学老师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郑强教授的做法不够理智,其一共罗列了如下三点分析。

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学生是否一定要分配到同一个宿舍楼

住在一起固然有利于相互交流,形成专业氛围,但大学应该是包罗万象,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还可以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再者,宿舍毕竟不是学习的主要地方,有学术学业方面的交流需求有教室和办公室。

当然,宿舍如何分配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果学生确有同学院和专业集中住宿的需求,后勤部门理应配合,做好服务工作。

郑强教授的处理方式值得商榷

从郑教授自己的发帖来看,他似乎带着学生的诉求直接找到后勤集团的负责人,要求满足诉求。但从高校的办事程序来说,郑教授更明智的做法宜为:学生向辅导员提出诉求,辅导员统计诉求并形成纸面文书,交由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直至反馈到负责后勤集团的分管校领导,由分管校领导出面给后勤集团下达指令。

郑教授以教师身份为学生出头,虽然仗义,但于办事程序而言并非最适宜方案,也容易引起后勤集团的抵触。

整个事件中“教授”与后勤部门的角力。

教授不是行政身份,但拥有威望,在学术界这一威望分量十足,但在行政部门里未必一定能打通关节。

后勤部门原则上是个服务部门,应该为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提供便利,可是学校很多资源由后勤部门具体分配,经年累月后往往给他们造成一种错觉:这些资源是他们的。再加上后勤部门负责人如果与分管领导关系不一般甚至存在其他利益关系,那么后勤的地位就完全不一样了,不是一位教授可以随便挑战的。

整个事件其实是个很好的梳理高校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关系的契机,不应该仅凭一纸通报就把事情盖棺定论,否则就太可惜了。

笔者的观点

后勤部门本应是为学生,老师,学校服务的,但为何在一些学校里,后勤集团被学生和老师们频频诟病,嗤之以鼻呢?

郑强教授掀翻后勤领导的桌子,只是一个爆发点,此前长达5年的现状以及持续的沟通都没有换来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不是被逼急了,谁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郑老师,一个做了二三十年的副书记,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吗?但他仍选择这样做,可见是被逼急了。

在郑强的通报批评中没有看到郑的要求是否合理,但是后勤部门没有摆正自己的定位。后勤只从他们自己方便的角度出发。

后勤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企业尤其是外企,私企,所有人都要围绕核心竞争力做事情。这件事被吵到网上,说明五年内没有人给郑强一个维持现状的合理解释,这是学校管理问题。

5年内,肯定都反应无数次了。不是没有解决吗?所以没办法才掀桌子。难道要一直忍让下去吗?那最后肯定是学生受到影响最大。

郑强是为自己吗?当然不是,难道不该敬佩吗?

在教书育人的校园,公平公正的原则应该是秉持的。宿舍安排不就是应该以学生的正当需求为首要原则吗?

现在学校开始解决了,说明公开信起到了作用。

所以,郑强老师的做法并无问题,不是一时之气,是长达五年之气。

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我是教育向前冲,图文等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