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时,他是唯一外籍将军,拟授中将,最后定为正军级少将

在55年首次授衔的一千多名将军当中,只有一位外籍人,这位在中国名叫洪水的将军,兼有越南人民军少将衔,是世界上少有的两国将军之一。

首长在评价他时说,“洪水的性格是透明、执着的,这样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驰骋千里的骏马,否则就是爱尥蹶子的马。”

这段话,最好的概括了他光辉而又曲折的战斗的一生。

洪水出身在一个比较富有的旧式大家庭,父亲却思想开明,并与越南爱国志士有密切联系,他自小又从母亲那里听到许多爱国志士的故事,少年时代便确立了从法国殖民统治下争取民族独立的意识。

1923年,身为师范学生的洪水利用假期到法国考察,结识了越籍法共领导人胡志明,接触到马列主义,回国就投身学生运动。

1924年底,他听说胡志明在广州为苏联顾问当翻译,便赶到那里并参加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

为掌握武装斗争知识,他于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次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洪水退出了国民党而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广州起义,失败后曾暂时离境避难。

1928年,洪水再次来到中国,在香港从事了短期海员工会工作,隔一年年便到粤东参加了红军。

当时,面对国民党的咒骂,这个越南青年表示:“敌人骂我们是洪水猛兽,好,我就叫洪水。”

1932年,洪水以师级干部身份到瑞金红军学校任教,1934年他又以“少数民族”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洪水性格耿直,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因为左倾路线的影响,他曾被误认为“高级特务”开除党籍,他含冤坚定地走上长征路,到了遵义才恢复党籍。

接着,洪水又不计较地位,当了连队的指导员。同四方面军会师后,他因为公开批评“南下错误”,又被打成“国际间谍”并开除党籍。

不久,部队被打散,他千里要饭走到陕北,同志们见到身穿藏袍的他骨瘦如柴,都几乎认不出来,看到他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党中央再次为他恢复了党籍。

洪水精通中越两种语言,又会法语、英语,还会编剧、演戏、撰文、作诗,多才多艺。

抗战爆发后,他随八路军总部到山西开辟根据地,历任五台县四区区委书记、晋东北特委副书记,又到抗大二分校主管过教育,指挥过许多战斗。

洪水讲演不用稿子,说理透彻,人们说他讲课是“不卡壳的机关枪”,“连蚂蚁都要爬出来听”。

在抗日根据地,洪水建立了家庭,其中国妻子陈剑戈在抗大二分校担任女生队指导员。

在一次对抗日寇,“扫荡”的艰险的突围战斗中,妻子一度失散,在野外风雨中生下第一个孩子,便取名“暴风雨”。因条件过于艰苦,孩子仅6个月便夭折了,他们夫妻忍着悲痛照常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后,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洪水便被派回,担任南方抗战委员会主席,并改名阮山。

当时越南卫国军刚建立,还缺乏经验,洪水便介绍了在中国学到的理论和经验。并指挥打下了全越第一场攻坚战。

随后,越军面对法国殖民军的进攻,撤往山区开展游击战,洪水担任连接南北战场咽喉的四战区司令员兼政委。

1948年,胡志明主席授予洪水少将军衔,并在他推辞时用中文写了一首十二字赠言:“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

不过洪水离国多年,同一些人形成了隔阂,加上他愿意直言,常口无遮拦,便出现了某些难解的矛盾。

1950年夏,中国顾问团进入越北丛林后,胡志明从爱护角度出发说:洪水不能在越南工作了,请中共中央将他调回。

1950年秋,洪水第三次来到中国,先在中央统战部二处越南组任负责人,1951年又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一班,毕业后,他到中央军委条令局任副局长。

在越南进行抗法战争的重大战役期间,领导人还请他作战况分析,以供中央决策参考,人称他为没有被任命的“参谋长”。

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开始考虑给洪水授中将。

询问越方意见时,胡志明表示其军衔级别与越南人民军的军衔级别取得一致为好。于是,干部部门将洪水定为正师级少将。

因为他是黄埔时期参军的,后来在主席的过问下,改为正军级。

作为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唯一的外国人,洪水在中国战斗生活了27年,已视这里为第二故乡。

不幸的是,1956年他被查出患癌症且已属晩期。中央决定送他到苏联治疗,洪水知道作用已不大,此时特别怀念故国并要求回去,结果回国后不到一个月,他便病逝了。

在中国和越南,洪水不论受到什么曲折,都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这主要源于理想和信念的作用。就此,他以卓越的战斗功绩,赢得了中越人民的肯定,成为中国和越南共同的少将。

中国人民永远记得,洪水在大革命风暴、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烽火岁月中的贡献,越南人民也时常缅怀,他在1945年到1950年期间为抗法战争立下的汗马功劳。这位将军特殊的经历和传奇的人生,在中越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