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看了万历皇帝的成长经历。我只感受到两个字就是压抑。我们都觉得现在小孩子课业很多事情很忙。应该看一下万历皇帝的生活。

首先他的老师张居正很厉害。之所以能成为首辅,就是因为用一招,就干掉了之前的首辅。心机、城府和能力都是五星级的。

其次就是他的妈妈。在他幼年,妈妈和身边的太监是一伙的。也就是他的所有言行举止都在妈妈的掌控之下,而妈妈是一个严格的母亲。

她一生气,万历皇帝要长跪几个小时。怎么驯化动物呢?是当它做的符合你心意时就给予奖励,但它做的不符合你心意时,就它惩罚。

摧毁一个孩子,要从教育开始。皇帝在母亲河身边太监的影响下,练习书法。当书法练习不错时,就把写好的书法送给大臣。而张居正第二天就说,书法是小道,你需要学的是治国大道。

所以就把他的书法课程免了,只能学经史。那这课程该有多无聊多儒家呀。

太监

在有关于太监,我印象里,朝政有主理权的,大概有五种状态,就是宦官、后宫、外戚、文臣、武将。

正常状态是掌握在皇帝手中,文官辅助,不正常状态,大概有以上五种,也就是掌握在除皇帝之外的其他人手中。

宦官干政,一般都是王朝衰落或者末期的表现。但在明朝不一样,起点是明成祖朱棣,用宦官做一些出使,出海(郑和下西洋),到地方做一些就是巡查督查之类的工作。

太监真的很专业。首先他们有不同的等级,有秉笔太监,有普通太监,然后还有打扫卫生的肽键。有精细化的分工,这样才能高效运转。

其次还有晋升的途径,上下层的流动性。宦官之间有个学校,可以通过读书上这个学校,实现阶层的跃升。但宦官以后明朝灭亡重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直到清朝才彻底解决。

张居正

张居正很强大。这种强大透过朝政,透过他做的事情彰显出来。但他的强大,也导致了更大的反弹和反抗。

然后张居正很气派很华丽。回老家的时候排场很大。1.要做32个人抬的轿子,对他的官位来说,这个品级明显超支了。

2.有戚继光派的一队火枪手护送,这就很敏感了。有点政治敏感度的人,就知道这挺危险。3.这件事皇帝竟然不知道,或者说他的秉笔太监冯宝,让他知道他能知道的。

这一点就是红色的一级警告。只是他忽略了一件事情,皇帝的友谊和其他的友谊不一样。可能他是知道的,但是他身处在那个位置上。屁股决定脑袋。

对万历来说,前期的张居正特别棒,很给力。后期的张居正,在万历眼里,就证明了他的错误。

对方辜负了他的信任。充分证明了一句话,事实是一件事情,对事实的解释是另一件事情。张居正的所有言行举止,在他死后被重新解释一遍。

尤其是他得罪过的人,比如太后,太后的爸爸,曾经被他处置过的官员,他扶持过的官员戚继光等。前面有多华丽,死后就有多悲凉。

爱妃

皇帝结婚了。当然,没有什么情投意合,没有什么两情相悦。有的只是两个被禁锢的人,皇后在礼仪方面做的很出色,只是还有另外一个爱好,就是拷打宫女,死了挺多人。

皇帝的结婚也很好,但对皇后没兴趣,没有精神寄托,处在妈妈和严师的管教之下。没有出心理问题,只是空虚寂寞了一下,这应该可以理解吧。

结婚给他带来了一件好事,就是他可以开party,一个一直在圣贤经传教养下的15岁少年,知道他可以开party,那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情。

不用想,肯定会玩的很开心。但因为这件事被他妈妈和首辅张先生,严厉斥责,并且需要下跪求情,才能避免这次过失。

然后皇帝遇见了他的皇长子,接着又遇见了,前面说到的很重要的皇三子的母亲,这个一生的爱人,矢志不渝。

当然他们的情感,不是建立在美貌上的,而是建立在精神上的,因为宫里年轻的女孩子太多了。

而皇帝的青春就那几年,会因为青春萌动而心动的人,也就那几个。而这位他喜欢的这个女孩郑氏,是个聪明人。

首先,能理解命运给她的安排,其次在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符合皇帝的心意。两人能达到精神上的交流,情感上的共鸣。

总结

万历的童年,一个词可以贯穿始终,就是压抑。在儒家礼教之下,他自己的生命力得不到伸展,四处碰壁,总是被证明自己是错的。

成年之后,遇见了他的心上人郑氏,其他人都把她当工具,但郑氏可以做到和他情绪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交流。但这又隐藏了另一个政治危机。

谢谢你的欣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