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爆發後第二天,蘇俄就呼籲與各國停戰,並確定了條約簽訂的原則 “不割地與不賠款”。但蘇俄爲了退出一戰,付出的代價還是太大了。在與德國簽訂的《佈列斯特和約》中不難發現,這簡直就是一個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

蘇俄爲了退出一戰,失去大片土地和還繳付鉅額賠款,這是什麼操作?

很多人覺得不值,畢竟俄國曾經是協約國成員,雖然俄國變天了,但協約國是不同意蘇俄退出一戰的。雖然協約國不喜歡這個新政權,但是爲了抵禦德軍,不得不利用其牽制東線的德軍。

但蘇俄鐵了心的要退出一戰,這讓協約國成員非常不滿。蘇俄與協約國商量沒有結果,於是開始單獨和德國談判。

其實德國也非常着急,兩線作戰,德國已經有點疲於應付了。可是德國人的胃口遠遠超乎了俄國人的意料。正是因爲這樣,讓蘇俄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

在蘇俄拒絕後,德國開始對蘇俄大舉進攻。

最終經過了一系列的討論,蘇俄還是與德國簽訂了《佈列斯特和約》。

十月革命前,其實俄國還有一場二月革命。這場革命後,建立了兩個政權,一個是俄國臨時政府,一個是蘇維埃政權。

臨時政府首腦宣佈要做一個誠信的國家,繼續參戰直到戰爭勝利,國內還圖謀消滅蘇維埃。這才又有了之後的十月革命,推翻了這個臨時政府。

本來英法等國在二月革命後還挺高興的,他們認爲俄國終於走上了和他們相同的道路,不再是獨裁政府了。不過沒多久就啪啪打臉。

列寧剛剛上臺,就宣佈了和平法令,要退出一戰。

其實列寧之所以這麼做,有三個原因。

第一,蘇俄是社會主義政權,這個政權和資產階級政權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如果還要繼續參加一戰,那麼和這些政權本質上就沒有區別了,也不利於團結歐洲的工人階級,所以列寧頻繁的向外釋放善意。

第二、一戰對俄國的影響太大,俄國玩不起了。

經過了3年多的戰爭,俄國已經變成一個巨大的殘骸,國內已經堅持不住了。本身俄國就不像英法兩國那樣,經濟發達,工業完備。俄國雖然在近代不斷改革,但是和英法差距不小,根本耗不起。

第三、列寧需要退出一戰,穩定國內政權

十月革命勝利了,不過反對者仍然大有人在,尤其是支持以前沙皇的勢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要派遣大量的軍隊和德國對抗,很有可能造成內部空虛,被敵人趁虛而入。

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綜合以上因素,列寧是鐵了心的要退出一戰。

不過《佈列斯特和約》雖然屈辱,但只不過是一紙空文。因爲就在德國投降的第二天,蘇俄就宣佈廢除該條約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