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王國康 通訊員 王勇)去過泗陽的人,都知道泗陽是中國意楊之鄉,建有中國楊樹博物館,而在楊樹博物館西側的一片楊樹林中,還“藏”着另外一個博物館,它就是中國棉花博物館。泗陽爲何建設棉花博物館?棉花給當地帶來了什麼?帶着種種猜想,近日,記者前往中國棉花博物館探館尋“寶”。

溫暖的事業

棉朵雕像

“來到棉花博物館,就不得不介紹一下泗陽棉花種植的輝煌歷史。”在棉花博物館入口處,講解員介紹說,泗陽是全國著名的商品棉生產基地縣。“泗陽大棉花”曾一度享譽大江南北。泗陽棉花原種場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棉花良種培育基地,培育了“泗棉”系列優良品種,在國內各植棉區大面積推廣種植。另外,泗陽的紡織業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代,盧廷蘭(明代桃源人,今泗陽縣人)就因改革織錦工藝,而後被江南機坊奉爲“盧祖”。

走進展館序廳,映入眼簾的是左側牆上《棉花賦》,由清代作家胡承珙所寫,生動描寫了棉花的引種歷史,文章結尾處:“家家都有種花田,花開花落又一年,花開阡陌如摛錦,花落衣裳盡着棉”。起初棉花在中國是以觀賞爲主,後來才逐漸被人們認識到它的經濟價值。右側牆上的前言告訴大家,中國是世界上種植棉花較早的國家之一。

千絲牆

序廳的正中是一座大型的棉朵雕塑,下方寫着“溫暖的事業”幾個字。“好大的一朵棉花呀!確實是溫暖的事業。”面對記者的感嘆,講解員解釋說:“‘溫暖的事業’主要表達的是兩層含義,一是暖身,二是暖心。棉花所制之衣可以暖身,棉花的經濟價值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那便是暖心了。

在棉朵雕塑的後方,是一面由580個仿棉線捲筒製作而成的千絲牆,看上去非常震撼,在燈光的照射下,千絲牆光芒四射。設立千絲牆,主要是反映了棉花產業的發展對棉紡織業產生的巨大影響。

泗陽大棉花

黃道婆雕像和模型織機

循着展覽路線細細觀看,可以在中華大地上尋覓棉影,可以在茫茫史海里追尋棉蹤,也可以重溫先民們彈花、織布、紡線、貿易等場景。紡車、犁鏵、織布機器,文字、圖像、微縮模型,帶你回到從前,回到棉花給生活保溫、取暖的時代裏。

在介紹泗陽棉花事業發展時,講解員自豪地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泗棉人”奮戰廢黃河灘,移土造田,改造自然環境,建設良種繁育基地,培育優良品種。“泗棉人”堅持以科技爲先導,以創新爲動力,經過50年的艱苦奮鬥,泗陽棉花科研育種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泗棉人”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傾情紮根古黃河灘,以青春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時代讚歌。

講解員講解棉花種植歷史

“這邊是不同時期棉花上報的內容以及獲得的證書。”在一面展牆上,掛滿了各種獲獎證書。講解員說,每一個泗陽人提起泗陽大棉花,臉上都掩飾不住驕傲的神情。“泗棉”“泗杭”“泗雜”“泗優”等系列優良品種遍佈大江南北,昔日蠻荒之地,一躍成爲全國聞名遐邇的種子搖籃,印證了中國棉紡織業的快速發展與壯大,成爲這份偉大事業的縮影。如今這些品種優良的大棉花已經從泗陽棉花人手中傳遞到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造福着成千上萬的棉農。

在棉花博物館,還可以拜謁黃道婆、盧廷蘭等先賢雕像和蠟像。黃道婆,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她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爲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並師從黎族人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敬仰。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爲布業的始祖。

近代棉紡織布機

“這尊蠟像人就是從我們泗陽走出去的,被江南機坊奉爲‘盧祖’、與黃道婆齊名的明代織機改革者盧廷蘭。”在盧廷蘭蠟像前,講解員娓娓道來,盧廷蘭,明代桃源(今泗陽縣)人,愛讀《天工開物》《夢溪筆談》一類的書籍與文獻,並愛好民間鐵木工具製作、紡織工藝。他重新設計、改進織錦工藝,還按照所織花紋編撰歌詞,讓機工邊操作邊唱,心手相應,以一人的十指代十人,節約大量勞力,提高了生產率,降低了成本,得到了織錦作坊人的讚揚。

原棉水分測定儀、軋花機、紡織機械……從種植到加工,棉花博物館裏收集了不同時期的生產工具和加工機器,有不同時期紡織企業的股票、廣告紙樣,還有各種棉花票,這些都見證了棉花事業閃光的足跡。

家家種花、花開阡陌的場景不會再現了,但是溫暖了這方水土、那個時代的泗陽棉花,卻不會在歷史的長河中被堙沒。如果你還懷念,就去棉花博物館重溫那份溫暖吧,長存於心的溫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