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中國現代革命史從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蔣介石欲亡我之心不死,正傾注全力於西北,轟轟烈烈地籌備和組織着所謂的“通渭會戰”,同時嚴密監視已經與紅軍建立聯繫的張學良和楊虎城,一門心思要將之調離西北,加以肢解消滅。

針對這一緊急形勢,張學良提議紅軍及早進行寧夏戰役,爭取第一時間打亂蔣介石的如意算盤。

中共中央通過發電報徵求各方面軍領導人的意見後,決定實施寧夏戰役計劃,“造成了橫跨黃河兩岸發展,雄峙西北的戰略態勢。”(見徐向前元帥的《歷史的回顧》)

10月11日,中共中央發佈了《十月份作戰綱領》,制定了各方面軍的作戰任務,其中四方面軍的任務是南向通道地區防禦,拒阻南面敵人的進攻,以三個軍的兵力渡河進攻寧夏。

三十軍按照中央電令於10月24日夜從虎豹口成功渡河;26日,九軍也渡過了黃河,並佔領了紅水以北之樞紐地帶,準備襲取戰略要地定遠營。三十一軍本擬於29日渡河,但彭德懷建議留該軍在河東作戰,於是三十一軍從河邊轉向麻春堡。

也在這個時候,國民黨軍隊突然開進靖遠,負責監視靖遠守敵的紅五軍即全部撤到了河西三角城地區。

這樣,黃河東西兩岸的紅軍,被敵人一分爲二。

在河西,軍閥馬步青、馬步芳的兵力遠超紅軍。

馬步青、馬步芳的武裝力量達十八萬人,以騎兵爲主,人強馬壯,彈藥充足,有主場之利,以逸待勞。

已經過河的紅軍三個軍,第九軍六千五百人,槍二千五百支,每槍平均子彈十五發。三十軍七千人,槍三千二百支,每槍平均子彈二十五發。五軍三千餘人,槍一千餘支,平均每槍子彈五發。

不難看出,紅軍非但人數遠少於“二馬”的軍隊,而且槍支、彈藥奇缺,平均下來,每一個紅軍戰士僅擁有0.44支槍、6發子彈!

另外,在全軍二萬一千八百人中,婦女獨立團、回民支隊等非戰鬥人員約近半數。

在即將開展的戰鬥中,紅軍的困難可想而知。

10月下旬,國民黨軍隊大舉北進,河東紅軍難以遏止,寧夏戰役計劃被迫取消。中央軍委於11月8日提出《作戰新計劃》,命令河西部隊組成西路軍,批准成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在河西創立根據地。

然而,西北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瀕臨流產,蘇區地小且貧,數萬紅軍缺食少衣,難以度過嚴冬……西路軍根據地的創建工作極難開展,而且,西路軍還不得不與數倍於己的“二馬”軍隊拼死廝殺,歷經古浪、高臺、水泉和倪家營子等地血戰,兩萬多西路軍損失殆盡,到了1937年3月,剩下的戰鬥人員也就三千人左右。

1937年3月14日,西路軍總部在肅南縣康樂鄉石窩山舉行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會議。

會議決定將現有三千人就地改編成三個支隊,分散遊擊,保存力量,等待劉伯承率領的援西軍到來。

這三個支隊是:王樹聲、朱良才率九軍剩下的300多步兵和100多騎兵爲右支隊,約500人,到右翼大山打游擊;畢佔雲、張榮率特務團一部、傷病員、婦女團餘部及總部幹部爲一個支隊,就地堅持游擊戰;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煥率三十軍千餘人爲左支隊,到左翼大山打游擊。

這三個支隊中,最先被敵人打散的是王樹聲的右支隊,他們在馬家軍的輪番包抄、兜剿下,最後只剩十幾名通訊員,無力展開遊擊,只好化整爲零,分散下山,渡過黃河回陝北去了。

總部五局偵察科長畢佔雲的支隊有多個軍、師幹部,精英扎堆,但可供指揮作戰的兵力只有一個不滿員的步兵連。在敵人以一個團的兵力的圍攻下,這支“幹部遊擊支隊”也被打散,最後退避入祁連山裏過起了“野人”生活。

比較頑強的是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煥的左支隊。

這支不足1000人的隊伍,衣衫襤褸,戰馬骨瘦如柴。他們翻山越嶺,艱難前進。馬家軍緊咬追擊。爲了甩脫這條討厭的尾巴,程世才安排戰士在隊伍後面邊走邊掃雪,以便把腳印清除掉掃平。

走了三天,到達乾涸的柴溝河邊,乾糧已經喫盡,且天氣寒冷,大家衣衫單薄、並破爛不堪,很多人的手腳都被凍壞了。隊伍裏的傷員沒有消炎藥,傷口潰爛,膿水流個不停。

三十軍副軍長、八十八師師長熊厚發左臂中了槍傷,如果有醫用紗布和藥物護理,原本沒什麼大礙,但這時候傷口感染,全身高燒、抽搐,已經不能走路,只能躺在擔架上,由戰士們輪流抬着走。

熊厚發痛苦不堪,兩頰深陷,嘴裏不斷呼叫:“傷口痛得要命……再往前走,就得死在路了……我個人死了沒有什麼,但不能給部隊增加了累贅……同志們,就把我放在這裏吧!”

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煥等人聽了,無不落淚。

可是,如果把熊厚發就這麼放下,那又跟眼睜睜地看着他去死有什麼分別?沒有人同意把他放下。

熊厚發卻極力擠出一抹笑容,語氣堅決地說:“追兵很快就要來了,這兒太危險,同志們,快放下我,你們走吧!”

李先念低聲詢問總部衛生部長蘇井觀:“快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救救熊厚發。”

蘇井觀緩緩地搖了搖頭,說:“真沒辦法,傷勢太重,翻山缺氧,帶不過去的!”

爲了全軍的利益,程世才最後只好點頭,把熊厚發安放在附近一個突出的石崖底下,並留下一個排在附近打游擊,以掩護熊厚發。

李先念特意給熊厚發留下一包鹽洗傷口,問他有什麼話要說。

熊厚發眼睛裏散發着堅毅的光彩,說:“政委,給我留下一封介紹信吧!有了它,將來回到陝甘寧,我還是個共產黨員!我好繼續爲黨工作……請黨放心吧,我就是死了,也是爲革命,值得!”

程世才他們走後,熊厚發收攏了60餘名失散的紅軍戰士,連同留下的一個排,總人數約100餘人,堅持在祁連山中打游擊。

四天之後,熊厚發他們在祁連南山草嶺大坂的大山根石崖邊與搜山的馬忠義部遭遇,一番激戰過後,熊厚發和戰士們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再說程世才他們,他們繼續西進,翻越了無數高山,穿過無數深谷,登上了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高原。

開始,他們偶爾還遇上一些蒙古包,可以向牧民買牛羊肉、青稞等東西喫。但敵人爲了困死紅軍,下令封山,把老百姓全部趕走了。紅軍找不到嚮導,只能在山中瞎轉。沒有糧食和炊具,就宰殺戰馬,用刺刀當菜刀,用臉盆作鍋,用擦拭槍膛的串了馬肉在火上烤來喫。

最苦的是沒有鹽,戰士們的臉發黃發腫。

在山大約走了20多天,騎兵連的馬,所有團以下幹部的馬,全部殺掉喫了。

一天,要宰殺政委李先念的戰馬,大家都哭了,不肯動刀。

李先念說:“不喫點東西,明天怎麼走路?殺了吧!”他鼓勵大家說:“在我們共產黨隊伍面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取得勝利!”

話是這樣說,但接下來該往哪個方向走,該怎麼做,大家心中都沒底。

程世才和李先念幾個多麼想得知中央的指示呀。

部隊有一部電臺,但電池早耗完了,唉!

還有一臺汽油發電機,但去哪兒找汽油?!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把汽油發電機改裝成手搖發電機,電臺還是可以工作的。可是馬家軍在後面緊追不捨,又哪裏有時間從容進行改裝?!

部隊就這樣疲於奔命地往前趕,在到達青海海巡堡以北的分水嶺,終於暫時擺脫了敵人,可以歇一歇了。

電臺人員顧不上休息,爭分奪秒地在改造發電機。

!終於,汽油發電機被成功地改成了手搖發電機!

隨着發電機發出“嗚、嗚”的運轉聲,左支隊與黨中央電臺溝通了聯絡!

李卓然和李先念擬了電文向中央報告西路軍情況,請求中央指示。

黨中央回電指示:要保存力量,團結一致,前進的方向由左支隊自己決定,不論到哪裏,中央都派陳雲、滕代遠同志去迎接。

工委於是迅速確定了行動方向,同時將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向部隊傳達。

在這窮途末路之際得到中央的指示,不啻於沙漠中看到了綠洲!

大家一齊雀躍歡說:“太好啦!太好啦!迷途的孩子找到爹孃啦!”

1937年4月中旬,左支隊1000多人翻過烏蘭達坂,進入了疏勒堖的考克塞,在當地牧民的支援和引導下,獲得了三百隻羊的補給,並沿着寒徹骨髓的疏勒河支流查干布爾嘎斯,跨過野馬河谷,,翻過大公岔達坂,走出祁連山,來到了石包城。

在石包城,戰士們終於嚐到了久違鹽巴,一個個精神煥發,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隨後,左支隊越過上水峽口、橫巴浪溝,翻越摟摟山,上下路口灣,沿着踏實河(即榆林河)畔前進,於4月22日到達了安西境內的蘑菇臺。

這時,全軍還有903人。

在蘑菇臺,左支隊得到了萬佛峽道觀道長郭元亨的鼎力相助。

郭道長尊崇而欽佩地對程世才說:“紅軍是爲窮人打天下的隊伍,扶助紅軍是我道門責無旁貸的義務。”

他讓兩個徒弟送來了2石4鬥小麥,6鬥黃米,30斤胡麻油,4口袋硝鹽,另外還有兩頭黃牛,20只羊,一匹駿馬。

程世才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把糧油、牲畜列成清單,鄭重地簽上“程世才”三個字,交給了郭道長。

補一筆:左支隊走後,馬家軍搜捕紅軍來到萬佛峽,以私通共產黨的罪名,抓走了郭元亨道長,沒收了那個借條,將郭道長折磨得死去活來。

1961年6月3日,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司令員的程世才找到了已被選爲甘肅省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的郭元亨,隆重地表示感謝,感謝他對革命的幫助。

1937年4月26日,左支隊800餘人在安西縣城西北方由甘入新的要隘白墩子被2000多馬家騎兵追上,被迫應戰。

在敵強我弱、瀕臨險境的情況下,左支隊爲保存實力,且戰且退,從白墩子戰到西北50裏外的紅柳園,然後利用沙丘作爲掩護,趁着天黑轉移入了戈壁灘深處,結束了西征的最後一場惡戰。

在一望遙無邊際的戈壁沙漠裏,不時狂風驟起,飛沙走石,舉步維艱。

大家互相扶持着,一步步挪着沉重的雙腿,踩着沒到腳腕的沙子,藉着北斗星辨別方向,艱難地向西行走。

相對而言,晚上還好受些。到了白天,太陽暴曬,氣溫酷熱,大家渴得咽喉冒火,但四周都找不到水!

百般無奈,程世才只好下令殺馬取血,讓大家喝馬血滋潤咽喉,堅持着向前走。

在沙漠裏艱難地走了四天,到了猩猩峽。

5月1日,中共中央代表陳雲、滕代遠派來了40輛載運被裝、食物和藥品的汽車在等候着大家。

親人見了親人面,什麼困難呀,艱苦呀,疲勞啊,痛苦啊,全部煙消雲散了。大家相擁在一起,笑啊,哭啊,叫啊,沒完沒了跳啊!

在一番歡樂過後,陳雲給左路支隊的指戰員講了話,傳達了黨中央、毛澤東的關懷和慰問,勉勵大家不要悲觀泄氣。

他說,現在剩下的幾百人,是在烈火中鍛煉出的鋼和鐵,是革命的寶貴財富。這幾百人將會發展成幾千人、幾萬人、幾十萬人的革命大軍。我們一定能夠打敗一切反動派,革命是一定會勝利的!

4日,左路和中路支隊的400多名幹部戰士,乘上了陳雲、滕代遠派來的汽車,從猩猩峽出發,經哈密、吐魯番、鄯善,向迪化進發。

悲壯的西征歷程結束了!

這支部隊中誕生了一位共和國主席——李先念,走出了近百位將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