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镇浩日彦艾勒嘎查的村民白秀花和往常一样乐呵呵地来到自己院里的大榆树下,拿起扫把清扫着随着秋风散落在园中的树叶,这个有着300多年树龄的老榆树,成了她经营的“古榆香农家院”一个最吸引人的“招牌”。白秀花家院子里的这颗老榆树,在浩日彦艾勒嘎查还有很多,这里曾经是清朝达尔罕亲王府的所在地,"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的出生地,文化和生态旅游,让当地人走上了致富之路。

浩日彦艾勒嘎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周边除了有孝庄园旅游区,还有唐格尔庙、寿安寺、蒙古大营和自驾游营地等大型旅游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绿色生态,给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发展以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养殖、文化休闲旅游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成为当地人选择的致富之路。

“我家的这棵老榆树可招人了,很多来孝庄园旅游的游客,都是听别人说有家农家院里有一颗清朝皇帝都乘过凉的老榆树,他们来看看,我就在家里开了农家乐饭店。我经营饭店就是实惠,菜量足,保证游客来我家吃饭吃的香吃得饱。时间长了,名声传出去了,客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因为我们附近有旅游景点,今年国庆节期间来吃饭的游客也非常多,农家乐里都坐满了。”白秀花笑呵呵地说。

“古榆香农家院”是当地办得比较成功一家农家院,每年的收入能达到20余万元,加上玉米种植的收入,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白秀花和儿媳经营饭店,儿子掌勺当厨师,还雇佣几名当地贫困户村民到农家乐里干零活,干零活的收入每个月也能达到3000元左右。一起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共享旅游红利,浩日彦艾勒嘎查积极与景区对接,优先聘用当地贫困群众。”花吐古拉镇党委书记石斌告说,花吐古拉镇曾经是科尔沁左翼中旗西部地区较为贫困的乡镇,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04户,2810人。如今,依托孝庄园文化旅游区,浩日彦艾勒嘎查这些年积极发展以农家饭菜和蒙古族食品为主的 “农家乐”,每户年盈利均在50万元以上。

近年来,花吐古拉镇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重点推进落实节水农业、肉牛养殖、庭院经济、生态产业、光伏发电等五大方面的产业扶贫,尤其是发展庭院经济助推脱贫方面,花吐古拉镇结合本地区农牧户居住分散、庭院闲置、土地面积大的实际,旗委政府统筹研究,提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提升效益、改善环境”的目标,全面推行“小果园、小田园、小菜园”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真正把农家“小庭院”建成了致富增收的“小产业”。

目前,花吐古拉镇904户贫困户“庭院经济”实现了全覆盖,在浩日彦艾勒、柏林艾勒、韩家窝堡等嘎查村打造了“一村一品”的产业链模式。截至2020年10月,花吐古拉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汤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