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上谕:是年南郊大祀,令诸皇子在坛襄事,曾以所定皇子(颙琰),默祷于上帝。若所定之子克承堂构,则祈昊苍眷佑,俾得年命延长。倘非大意所属,则速夺其算,朕亦可另为选择,毋误我国家宗社生民重寄。

乾隆的意思是请老天爷再帮他把把关,看看颙琰是不是块当皇帝的料,如果是,就请保佑他;否则,让他短命而终。总之,祖宗的江山社稷至关重要,为此,顾不上父子之情了。乾隆帝如此祷告,可见他对立颙琰为太子的犹豫不决和无奈。用这样恶毒诅咒的语言加在儿子头上实属罕见。

乾隆皇帝,一共有十七个子嗣,而继承皇位的并不是嫡长子,也不是长子,而是令妃生的皇十五子颙琰,他也就是所谓的嘉庆皇帝了。

历史上杨广因为军功显赫而轻视太子杨勇,朱高煦因为军功而轻视太子朱高炽……。封建王朝的帝位继承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一条试图用年龄的大小顺序来限制残酷皇位争夺的办法。这里暴露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不是按照能力来选择太子,而是个人后天无法改变的“谁生的,什么时间生的”问题。

但是在古代试图挣脱乃至砸碎这条规矩的帝王们层出不穷,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废长立幼”甚至弑兄夺位的悲剧,比如杨广、还有赵光义。古代的宫廷皇位争夺的血腥让人伦成为一种奢求。

今天就说说古代废长立幼的事。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废长立幼”的现象呢?道理很简单,顾名思义,幼儿还在成长期,可塑性强,听招呼,易于播弄,特别是对于一些开国皇帝或者起家比较阴暗的在位者们,这方面的“专家”非慈禧莫属,她在亲子死后,立了两个小皇帝。

以李唐为例,唐代皇长子或者年龄较长的皇子在“太子”的位置上多半没有站住,从开国的太子李建成算起一直到末代的唐昭宗的嫡长子李裕。其中李贤、李瑛都是因尾大不掉从而被得 位不正的老娘、老爹废杀。

到了清代,皇权统治空前高压,就算是贵为太子,也往往承受不住皇帝的威慑。而太子本人也因此牢骚满腹,例如康熙朝的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便公开叫板说:“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鉴于这些历史教训,乾隆从一开始就很注意驯化接班人的个性,刻意造就一个乖孩子的形象,颙琰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除开上述原因外,还有一条比较隐秘的因素并不常为人道及。那就是“儿童太子”的入选有利于皇帝自身的安全。

说起来,还是十六国时期的割据暴君石虎讲了句大实话:“吾欲以纯灰三斛自涤其肠,何为专生恶子,年逾二十辄欲杀父!今世方十岁,比其二十,吾已老矣。”作为一个亲手干掉两个亲生儿子、几个亲生孙子的老头子到了晚年居然发出这番感慨。

北魏的创立者道武帝拓跋珪、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是因为没有按照石虎的“办法”办,结果都被儿子们提前处理了。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弘历祷告“上帝”的“倘非大意所属,则速夺其算”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