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粵劇《紅頭巾》在佛山市演藝中心(瓊花大劇院)上演。/佛山日報記者龍翔攝

粵劇《紅頭巾》佛山公演,餘音繞樑。據悉,該劇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 和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由“省市區鎮+廣東粵劇院”共同打造,爲精品孵化提供全新的實踐經驗。

創新題材:

現代粵劇創作根植本土

廣東粵劇院建院60多年,曾聚集了馬師曾、紅線女、白駒榮、羅品超、羅家寶等粵劇大師,也培養造就了幾代名揚海內外的粵劇名家。

對於現任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而言,粵劇《紅頭巾》的出爐實現了該院諸多“第一次”。例如“省市區鎮”四級聯動,共同孵化精品。

據悉,爲掌握精品創作的主導權,佛山相繼出臺《佛山市“十三五”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推進計劃》《佛山市文藝重點創作項目聯席會議制度》《佛山市文藝精品專項扶持資金實施意見》等,加強對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組織規劃,建立文藝作品創作題材庫,形成“規劃一批、儲備一批、實施一批、推出一批”的文藝創作生產推廣機制。粵劇《紅頭巾》創作初期,鮮明的本土特色以及嶄新的現實題材打動了各級評審專家,過五關斬六將成爲“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創作期間,主創團隊一次次去到三水蘆苞鎮,盡力蒐集與“紅頭巾”有關的證物,最終呈現在舞臺上,92個品種628件道具,大到花轎、細至梳子,都力求貼近真實。

“藝術創作需要紮根基層,才能接地氣。”三水區文聯副主席黃敏說。她不但是“紅頭巾”的研究者,還參與了粵劇《紅頭巾》創作初期的工作。黃敏還記得本劇導演張曼君在三水採風聽聞當地的“嘆歌”,堅持將這個元素融入舞臺。三水嘆歌的內容有歌頌先人時唱的哀悼之辭、有出嫁時對家人不捨的依戀之辭,2009年入選三水區“非遺”,但平日難覓佳音。黃敏受張曼君所託,四處尋覓嘆歌演唱人,錄下音軌發給她,最終在戲中“盲婚”橋段運用了這種“非遺”元素。

佛山市文聯主席楊凡周認爲,三水區擁有“紅頭巾”這個題材,能反映歷史上嶺南人的生存狀態,值得發掘。

情感共鳴:

折射佛山優秀傳統文化

《紅頭巾》 的公演擊中了許多歷史親歷者的內心。71歲的三水赤東村村民鄺毅初想起“紅頭巾”奶奶臨終時的眼神,淚水打溼了他的眼睛。

“用心共情,同真唯美。”本劇編劇莫非說,“紅頭巾”的故事具有跨越時空和年齡的共鳴能力。中國近代史上,曾有三次人口大遷徙: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這三次大遷徙,都是貧苦民衆抗爭命運、艱難創業生存的歷史。其中下南洋(粵語“過番”)是最爲壯觀的跨國大遷徙,“紅頭巾”是大潮中一支強韌的女性力量。

“《紅頭巾》講述的是佛山優秀傳統文化!”國家一級編劇尹洪波當日首次觀看這部粵劇,近期他也聽聞許多戲劇從業人員談論這部粵劇並給予好評,“這部粵劇真的不錯,我相信它會走得很遠,帶着佛山的文化、理念和理想,走向世界。”(記者 黃鶴婷、莫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