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扬,生于1894年,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女性。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后,43岁的她,奔走在抗日一线,唤醒民众,筹措物资,支援华北游击队。

(右二刘清扬)

这年,一位叫杨慧琳的女记者采访了她,从她那里,得到了一些华北游击队少为外人所知的秘辛。

她告诉小杨,华北游击队之所以能成立,与1935年6、7月间何应钦与日本天津驻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的协议有关。

那时,北平很多学生就知道,中日大战,可能难以避免,所以,他们便往民间,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使很多民众,对以后的抗日,有了预期,知道这事,迟早会来。

日军占领北平,紧闭城门,一些学生,找机会缒城而出。

他们发现,二十九军撤退时,遗留了很多枪支,还没被日军拿走,高兴得要命。他们三五成群,提枪到之前已联络过的骨干那里,迅速拉起了一支支游击队。

游击队里,自然都是热血人士,学生、工人、农民、小商贩……这些是必然的,但有些更复杂的人,也进来了。

盗贼,响马……

民族危难之际,他们良心发现,也不再犯罪了,而是加入到反抗军里来。

各支游击队,本来想等着正规军来了之后再行配合,后来发现,该及早打击敌人才是。

最终,华北民众抗日军政委员会成立,刘清扬说道:

华北热血的精华,从此汇成了一支铁流。

(抗战老照片)

她还说到,尽管游击队成分很庞杂,但救国并非是哪一种人的特殊任务。不管是工农还是反戈的保安队,都是欢迎的。

他们甚至让会日语的战友,骗开了北京城外一所监狱的大门,以检查为名义,把里面的犯人都放了出来,告诉他们,现在你们自由了,你们是否愿意为国家争独立自由呢?

当场就有两百多人报名,占总数的一半。

怎样,是不是很像神剧里的情节呢?

没错,神剧怎么说也是源于生活嘛,只不过,有些太过高于生活,让人难以置信,反是对抗日先烈们的不尊重。

刘清扬告诉小杨,对战士们而言,死亡不是最可怕的,他们不怕在与日军的搏斗里牺牲,他们最怕的是饥寒交迫。

他们只能吃得半饱,大冬天的,也没有棉衣。农民们就算想帮他们,也是杯水车薪,因为农民自己也是吃不饱穿不暖的。

受伤的战士,没药可用,甚至,连绷带都没有。

(抗战老照片)

刘清扬借记者的笔呼吁,不要再让我们的战士在沉重打击敌人之后,自己却被严寒沉重打击。希望全国人民,都能捐款捐物,帮助游击队员们。

杨慧琳的这篇文章,发表在《群众》杂志第一期上。华北游击队员们是否收到了御寒衣服与粮食?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