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翻译成中文就是人工智能。是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之前在科幻大片中看到,如今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像无人驾驶、全息投影等等。正是因为AI的高科技标签,也让很多公司和产品都攀上了这个风口,也想体验一把飞起来的感觉。一时间,身边的科技公司多了,技术员多了,甚至在外谈事,不聊点人工智能,都感觉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笔者是从事文字创作工作的,运营一家自媒体。这种类型工作的好处就是时间自由,但也有不足,就是白头发会多一些。前不久,朋友要给我介绍一家AI科技公司,据说核心产品就是AI撰稿,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几秒钟形成一篇稿件。怀着对AI撰稿技术的崇拜和对这种创作效率极高工具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和朋友约在了宝格丽酒店,虽然一份下午茶人均800+,可想想这工具要是这么神奇,这钱分分钟就赚回来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见到了正主。西服革履、爱马仕大地香水、MacBook Pro,一张某某科技公司总裁的名片,瞬间让我有一种见到投资人的感觉。寒暄几句后,对方打开PPT准备给我讲解。别的不说,光看着PPT,绝对可以用在纳斯达克上市路演用。在介绍公司背景、团队内容时,我基本上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出于礼貌性的回应。当讲到AI撰稿时,我放下甜品,身体前倾,生怕错过了每一个字。

"你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或者是多个词"、"直接按回车键"、"3秒就可以生成一篇文章"、"语句通顺,不会出现错别字"。这也太神奇了,如果按照这个效率,我将很快步入富豪的行列。没等对方讲完,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到:我这里有个新车发布,能不能现场给我演示一下。对方自信的回答:"当然没问题!"。我把昨天写的一篇新车发布几个关键词进行输入,一按回车键。果然,3秒后一篇文章呈现在我眼前。正要惊叹AI技术如此出神入化的时候,突然发现内容似曾相逢。仔细一读,晕!有一半的内容和我昨天刚发布的原创文章一样。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用手机百度查了查其他的内容,居然是网上其他原创文章的拼凑。

在我一脸懵的时候,对方依然自信满满,说到:怎么样,效果不错吧。这时我也琢磨明白了,这不就是洗稿嘛!难道传说中的AI撰稿,就是从百度中查询关键词后重组,再适当替换关键词吗?不过,当着朋友的面不会明着问,于是草草结束了这餐下午茶。路上给做技术的哥们打电话请教,他的回答让我开始心疼3000多元的下午茶,他说:"这种操作,你用excel替换就行!而真正的AI撰稿可不是这样,你没事上网查查就知道了。"挂了电话,我只想哼唱: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经过我"马后炮"的市调才知道,其实近几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今日头条等科技、媒体和资讯类企业都在机器人撰稿方面进行布局,以加速和实现内容生产智能化的进程。而真正的AI撰稿技术拥有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原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输入关键词以外,还会对原文进行理解分析,根据不同平台特点进行改编和配图,确保多维度呈现核心内容,也不会大段的抄袭,并不像这家公司 "AI撰稿"这么山寨。而识别真假AI撰写的方法就是让软件去海量写一件从未发生的事情,从未报道过的产品。如果数量、内容差异性、原创性同时满足的就是真AI撰稿。

不过话说回来,经过这件事让笔者更加坚定文字原创的道路。原创的核心是创造新的稿件,而不是用已经发布的稿件大段复制黏贴。如果媒体人都这么去做,不仅会受到平台的惩罚,读者看到的内容也会越来越没有营养。而AI撰稿,也必须遵循原创的准则,让AI撰稿和文字创作者相互促进。像那些打着AI撰稿技术旗号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公司,如果一旦有了市场,行业岂不会乱象横生?

其实,不管是创作也好,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遇事,如果一碰到困难就选择习惯性投机,以为解决了麻烦,或是获得了眼前的利益,但仔细想想,其实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新麻烦而已。

谨记,劣币早晚会被良币驱逐,欺骗终不会成为主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