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平 三剑客

题图/大唐 三剑客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停地爬山。

翻过一座又一座地高山后,发现还有更高的山在横亘在前。

起起伏伏,欣赏着不同的风景。

如果让我选,人宁愿走平坦的大路。

脚步轻盈,向着心中的远方。

昨天,今年服役满20年的战友发朋友圈说,终于作了决定。

中午趁着午休,我打过去电话,结果和我想的一样——

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干四年。

如果不是过来人,我真的很难解释,一个当了20年兵的战友,又一次面临进退走留时,内心的彷徨和焦虑。

说实在的,在部队的那些年,每隔三年或四年,就周期性地来这么一家伙。

真的很烦很烦。

有时候,甚至可能会因此失眠。

记得,起初那些年,士官指标不多,竞争压力很大。

很多留不下来的战友,只能含泪不舍离开。

这些年,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战友离队时,开心得像个孩子。

其实,如果真的舍不得离开部队,一定会难过,一定会哭。

这是人的情感的真实表达,很难控制。

中途有几年,指标一下子大幅增加,想留的都能留下来了,一些不想留的,也因为要完成任务,而被劝留。

无形之中,又制造了一些焦虑。

还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坦白地说,剑客在部队服役的16年里,因为迷茫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始终相伴,从未离去过。

原本以为,战友选了高级,就不用再为进退走留的事情烦忧了,哪曾想,他仍然没有逃脱。

当年,一个车皮到部队的战友100多个。

到16年转高级时,就剩下一个独苗儿了。

说实话,我们都挺羡慕他的。

尽管平心而论,他并不是我们中最优秀的一个,也不是最适合在部队的那一个。

但他一定是其中之一。

这也许是部队的成功之处。

但还是难免遗憾。

毕竟最好的兵,最希望在部队干的兵,最终大多数都无奈离开了。

碰巧,也是前两天,一个战友转发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讲某外军是怎么选拔营长的。

为了把最优秀的人选拔到营长岗位上来,这支军队专门搞了一个项目,设计了很多的环节,很复杂,估计也花了不少钱。

结果如何,我不能人云亦云,作出判断。

但其中的一句话很有意思:那就是把过去由领导一个人决定的事变成了一群人来决定。

本质上,是削了领导的权。

剑迷们可能会说,你不是讲你战友面临进退走留时很焦虑吗?

怎么又扯到了人才的选拔上了?

是的,战友的焦虑,实际上是由于我们人才选拔不够透明所造成的。

以一个士兵的成长为例。

剑客当兵那会儿,一个战士到了部队后,他是没有办法自已选择到哪个岗位的。

那时候,强调的是,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也就是说,你枪打得准,想去侦察营当个狙击手,是很难的。

你如果是头牛,你不想拉车,想去犁田。

对不起……

类似于前几天,网上的那个战友一样,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侦察兵的料,想去侦察营。

结果被分到了保障部里,天天给汽车加油。

给大领导写信,还差点被穿小鞋。

最终,如愿成了侦察兵,在国际军事比武中拿了金牌,立了一等功,退役。

实话说,从他取得的成绩和成就来看,他是一个好苗子。

好战、敢胜、勇敢、身体素质好,又有射击的天赋,可以说是一个万里挑一的好兵了。

假如说,他没有打起勇气给首长写那封信,就不会有后面的传奇。

而真正让人感觉遗憾的是,他最后选择了退役。

对于一个百万大军来说,失去一个好兵,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这件事,却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思考。

再回到服役20年的高级士官,为什么在进退走留时“睡不着觉”?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那就是他仍然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第一,如果自己决定留下,继续服役,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留下?

第二,如果自己留下来了,到了二转一时,能不能留下干到退休?

这些都是未知数。

用他自己的话说:“对于未来就像在走夜路一样”。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小舟,方向船并不在他手里。

我能理解,战友需要的是一个清晰的未来,一个他能够看得见,知道通过自己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或高度。

而不是,既要靠努力,又要靠机遇才能成长起来。

本质上讲,我们每个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明天在作准备。

都是为了明天更好。

因此,我们更希望,明天是清晰的,看得见的。

以前,经常有战友说:“没有多少人能在部队干一辈子”。

实际上,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在部队干到退休的军官和士官越来越多。

毫无疑问,职业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支撑起职业化的,不仅需要一颗奉献的心,还要一套稳定的,成熟的制度体系。

什么是职业化,简单地说,就是知道自己到底能在部队干多少年!

理想的状态是:一个军官或士兵从他入伍开始,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需要付出哪些努力,能够达到何等高度。

这样一来,他们就只需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就行了。

不用再隔几年就为自己的进退走留担忧了……

而从部队的角度,也可以很好地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了。

一举两得。

相关文章